西藏手工人参,藏族小人参

 2023-07-29  阅读 381  评论 0

摘要:1. 藏族小人参1、瓜州蜜瓜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

1. 藏族小人参

1、瓜州蜜瓜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 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2、庆阳苹果

庆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

3、武都花椒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武都——中国花椒之乡.武都是我国花椒原产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90.4万亩,花椒年产量1020万公斤,堪称“中国花椒第一县”。武都花椒远近闻名,畅销全国,著名餐饮连锁小肥羊火锅店的花椒全部来自甘肃武都,可见其盛产的花椒的影响力。其中尤以武都花椒的颜色、麻味更胜,武都也因此被称作花椒之都。我国首座花椒博物馆在著名花椒之乡武都开馆。中国第一个花椒博物馆在武都开馆武都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4、陇西黄芪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

5、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文化典故陇西白条党参为菊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因其主产甘肃陇西,色白条直,富含多种药用成分和保健元素,被誉为陇西白条党参

6、岷县当归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岷县适宜当归和其他中草药材的生长,有“千年药乡”的美称。当地阴湿、雨量足、高寒,“岷归”早在1500多年前当归就是贡品,极为珍贵的中草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占到全球总需求量的54%。

7、苦水玫瑰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地域范围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玫瑰”地理标志登记生产区域为苦水镇、红城镇、龙泉寺镇、大同镇、柳树乡、中堡镇、上川镇、城关镇、树屏镇、河桥镇、连城镇、武胜驿镇等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

8、定西马铃薯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9、玛曲欧拉羊

玛曲欧拉羊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的特产。欧拉羊是藏系绵羊种。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约75公斤,母羊约58公斤。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欧拉羊产于甘南州玛曲草原,是藏系绵羊种。体形高大,成年公羊体重75公斤,母羊重60来公斤,远大于一般羊种。耐高寒,生长快,肉质细腻,肉味鲜美。一、品种特点欧拉羊体格高,体重大,肉脂性能好,对高寒草原的低气压、严寒、潮湿等自然条件和四季放牧、常年露营放牧管理方式适应性很强。欧拉羊头稍长,呈锐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绝大多数都有角,角形呈微螺旋状向左右平伸或略向前,尖端向外。四肢高而端正,背平直,胸、臀部发育良好。尾呈扁锥形,尾长13~20厘米。

10、瓜州枸杞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

2. 藏族小人参果

拉吉 是祝福长寿! 蛀嘛是使用的小人参吧

3. 藏族人参果多少钱

1、酸菜汤:酸菜汤是当地人家饭桌上常见的一道菜。酸菜汤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酸菜和洋芋糍粑一起煮食也是当地有名的美食。

2、洋芋糍粑:一种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方小吃,具有类似糯米糍粑的弹性和粘性,具有独特的质感。

3、烧馍馍:烧馍馍是当地的美食,用玉米面、麦面或荞面做成的饼状,埋进柴火灰中,翻动几次,烧熟后就是烧馍馍。也有用特制的花纹模子印出凹凸花纹的,就像手工艺品。吃烧馍馍时用刀子剖开,中间夹酥油,也可夹蜂糖、猪膘、酸菜等,边喝茶边食用,十分可口。

4、人参果饭:人参果饭被藏族同胞视为一种吉祥的食物, 逢年过节首先就要进食这种食物。 把人参果煮熟,然后把米饭舀进碗里,饭上 面舀上煮熟的人参果,撒上白糖,最后淋上一点 滚烫的酥油汁,人参果饭就做成了。

5、猪膘:把猪背上宽约 30 厘米的膘割下,不撒盐,吊在屋梁上熏干或挂于墙壁 风干,称之为“猪膘”。逢年过节或待客时,割下一块猪膘,用火烧刮干净, 切成块食用。

4. 藏族人参果的功效与作用

拉萨的特产有糌粑、奶渣包子、藏族血肠、藏族酥酪糕、人参果、藏刀、唐嘎藏鸡蛋、吞弥藏香、吹肺、藏式酸菜汤、青稞酒、藏族茶等等

5. 藏族人参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首先把人参果煮熟,然后把米饭舀进碗里,饭上面舀上煮熟的人参果,撒上白糖,最后淋上一点滚烫的酥油汁就成了。

6. 藏族人参果怎么吃

西藏人参果的食用方法

1、人参果酸奶:取适量人参果洗浄泡软,加两倍水大火煮开,之后加进到酸奶搅拌,即可享用。

2、人参果米饭:将米淘洗干净后与人参果按4:1的比例置于锅中按正常方法蒸煮。

3、人参果营养粥:人参果与米或小米按1:4的比例,再配以红枣,葡萄干、枸杞、莲子、桂圆肉等少许一同煮约30分钟食用。

4、人参果营养汤:人参果与肉按1:4的比例,再配以枸杞、党参等少许一同煲汤约30分钟即可食用。

7. 藏族人参果介绍

1、药材:

在九寨沟这个植物王国里,生长着数以千计的药用植物,为四川中药主产地之一。九寨沟人常用药草防病治病,往往药到病除,十分灵验。九寨沟的名贵药材主要有:松贝、当归、黄芪、虫草、天麻、雪灵芝、藏红花、雪茶、松贝、桃儿7、雪上一枝蒿、延龄草、锦鸡儿、牛黄、蕨菜、羊肚菌等。

2、藏刀:

藏刀是藏族地区的历史特产,从古至今就以独特的制作方法和装饰手法闻名于世界,藏刀分为长剑和腰刀两类。长剑藏语称“八当莫”,长在1米左右;腰刀藏语叫“节次”,长度在10—40厘米左右。藏刀的外饰有木质、铜质、铁质和银质的。异常的锋利,刀鞘上一般都雕有龙、凤、虎、狮和花卉等图案。有的还点缀着宝石、玛瑙等珍贵物品。

3、唐卡:

唐卡,藏名也叫唐嘎,也属于九寨沟特产,是一种绘画装裱后挂在墙上供奉的佛教卷轴。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社会诸多方面,堪称藏族的“百科全书”。

4、首饰:

当地首饰主要有玉器、银饰、猫眼、水晶和绿松石、翡翠、珊瑚、天眼石、水晶等。也是由当地族人纯手工编制而成,成品精细漂亮。主要有手链、项链、戒指、耳环等,如果您对藏族风情的首饰情有独钟,那一定要去选一选,当然那些珍贵材料的饰品价格肯定有点不菲。

8. 藏族人参果的做法

关于藏历新年的节日习俗

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为藏历新年做准备了。要准备的物品有牛羊肉、酥油、清油、青稞等食材,华美的民族服饰,祭祀时盘供所用的油炸面食、羊头、青苗,装饰屋顶的经幡、彩帏,还要进行大扫除、酿青稞酒等各种准备工作。此外,制作切玛,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之事。切玛是一种供物,外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斗,里面盛着炒青稞和用酥油拌好的糌粑,上面插着青稞穗和酥油花。新年期间,人们把切玛供奉在家中,祈愿来年丰收。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是藏历新年的除夕。这一天,吃古突和驱鬼仪式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古突是藏族的特色食物——面疙瘩里加萝卜、羊肉、辣椒等。古突不能吃完,吃剩的古突须倒入一个破陶罐里,再用糌粑揉成小团,揩拭身体之后一并放入陶罐,据说可以祛除秽气。傍晚时分,驱鬼仪式开始。一人拿着破陶罐,另一人手执点燃的禾秸跟随其后,走遍每个房间,口中喊着“出来吧,出来吧”,同时做出驱鬼的样子。最后将燃烧的秸秆和破陶罐扔向附近的路口,象征把鬼驱走。至此,仪式结束。

翌日即正月初一,头一件事便是去河边抢吉祥水。藏民们信奉新春的第一桶水最为圣洁、甘甜,谁家能汲到这第一桶水,在新的一年便能免去灾祸,吉祥如意。汲水回来,全家换上节日的盛装,按长幼次序入座,食用以人参果、酥油和糖做成的吉祥饭。饭后,每人要抓几粒切玛中盛放的青稞和糌粑,撒向天空来祭祀神灵,然后自己拈食一点。这时人们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恭贺新年。这一天须闭门谢客,在家中进行祭神、祈愿和佛事活动。

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登门拜访的人在门外高声祝福,男主人听到后手捧切玛出来迎接,客人先取一些切玛中的糌粑、青稞撒向空中,然后自己尝一些。在互致问候后,客人被请进门,这时候女主人提着系上哈达的铜壶出来向客人敬青稞酒。为表尊敬,客人须三口饮尽一杯。富裕的人家还会请来民间艺人表演藏戏,与宾客同乐。户外人们聚在一起跳起锅庄舞、弦子舞,表演藏戏。这些娱乐活动要持续三至五天,继而转入宗教性的佛事活动,如拉萨的传昭法会、昌都和羌塘草原的朝佛祈愿仪式等。

初三在藏语里称酡岁,意为“在高处祭祀”。这天,人们在自家屋顶挂上崭新的经幡,并点燃柏枝、桑叶,以屋顶鲜艳的彩幡和缕缕桑烟向上天传达美好的愿望。拉萨的藏民们还要登上宝瓶山或药王山,在山顶插上经幡,挂上彩旗,煨燃桑叶,祭祀山神和水神。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赛马大会。

到了初四,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拉开序幕。来自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其他寺庙的近两万僧侣汇集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虔诚祈祷,举行庄严的辩经活动。此外,还有许多藏传佛教信徒到此朝拜、听经。法会当天,还会举行酥油灯展、打鬼仪式和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迎请未来佛仪式。

初五这天,人们不仅自己身着盛装,也给耕牛披上节日的礼服——犄角上插着彩色羽毛,额上贴着酥油图案,尾巴上系着五彩绸带,牛轭上挂着缀满贝壳和松石的彩带——这是要去参加隆重的开犁礼。开犁之前,农人还要把一块白色山石请到田中央,这块石头被视为庄稼的保护女神阿妈色多,汉语意为“金石头妈妈”。之后,农人要围绕白石耕出五畦,分别播种豌豆、小麦、蚕豆、青稞、油菜子。接着,人们在田里煨桑、立幡、喝酒、唱歌,共同祈求新年里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年期间,藏族地区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如摔跤、举重、赛马、射箭、长跑、马术表演、藏戏表演等。庆祝活动从藏历元月初二一直持续到元月十五。

9. 藏族人参果饭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百姓的日常饮料,是采用酥油、砖茶、牛奶、鸡蛋等原料,放入酥油茶桶(现在已经用上了电动的了),上下不停的搅拌,让各种原料充分融合,等呈现乳状,就成了非常可口的酥油茶。

酥油茶含有很高的热量,味道咸甜,醇香可口,既可以作为平时的饮料,又可以充饥解饿。多喝酥油茶对缓解高反一定的作用,不过第一次喝,可能会不太习惯。现在酥油茶已经开始机械化生产,市面上有包装型的,可以买回家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酥油茶与糌粑一起食用,感觉更好。

甜茶

甜茶是和酥油茶齐名的,都是藏族百姓的饮料,是非常有特色的。是把红茶、牛奶或者奶粉、白糖,放在锅里熬制,不停搅拌,让原料在火的温度中互相融合,然后就成了香甜可口的甜茶。甜茶对于很多外地游客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西藏到处都是甜茶馆,随便都可以尝到。

拉萨光明港琼甜茶馆,这是一个很市井的地方,位于拉萨市藏医院路雪域宾馆旁(离北京中路和大昭寺都很近),茶馆提供甜茶和藏面等小吃,茶馆门口就是到大昭寺的主要通道,商业繁荣,加上茶馆的价格地道,虽然内部环境很一般,但这个茶馆名气、人流量在当地都是最大的。

西藏酸奶

西藏酸奶,尝过的人都会念念不往,在其他地方吃酸奶也不会找到吃西藏酸奶的感觉。西藏酸奶是用新鲜的牦牛奶,经过蒸煮、冷却、发酵而成的。制作良好的酸奶是乳白色糊状的,有时候会凝结成块。

西藏酸奶味道算,但感觉很纯厚、黏稠、有很浓的奶味。第一次吃西藏酸奶,可以会很不习惯,但尝试之后会念念不忘。吃不惯那种味道的话,可以加入白糖拌着吃。白糖是不溶解在酸奶里的,吃起来就有沙沙的感觉,非常奇妙。

在拉萨,有摆小摊卖酸奶的,也有专门的店铺卖酸奶。如果你在拉萨闲逛的时候,看过了,可以买来尝尝,尝试一下这特别的味道。

牦牛肉

牦牛肉有新鲜的,也有风干牦牛肉。新鲜的我们在餐馆里都可以尝到,风干牦牛肉可以带回家作为礼物赠送。

牦牛可以说是高原之宝,不仅可以提供牛奶,牛肉的价值也是非常之高。牦牛在放养的过程中,会吃到草原上的虫草以及其他一些野生药材。这是的牦牛肉本身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其他肉类没有的微量元素,味道鲜美。很多人都说,吃了牦牛肉,就相当于吃了虫草。

鲁朗石锅鸡

说到林芝美食,鲁朗石锅鸡是非说不可的。使用当地养的土鸡,石锅也是西藏的土特产,还有手掌参、蘑菇、枸杞、红枣、八角、花椒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原料。

把材料都放进石锅里,细火慢炖,经过四五个小时,直到闻到了有药材为飘出,才算做好。石锅是用云母石做成的,本身含有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在炖鸡的时候,也有会有散发到汤水中。整一锅石锅鸡都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鸡肉鲜嫩,入口香沉。

正是因为石锅鸡的原料好,制作耗得的时间多,一锅鸡至少也要二百多元,不过也是物有所值。

藏香猪

藏香猪是林芝地区的著名美食。藏香猪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或者高山山,喂养的是天然的饲料,有野果、各种菌类、还有一些药材等。

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以及放牧的饲养方式,使得它本身脂肪含量低,不油腻,肉质鲜美,味道可口,营养丰富。在林芝,可以尝到正宗的藏香猪。

藏土豆

土豆,说是藏族百姓的主食也不为过,家家户户都有不少的土豆。西藏本地的土豆一本块头儿不大,是红皮的,产量较低。

街上大点的茶馆也有土豆买,有炸土豆、土豆泥,也有土豆和其他菜一起做的,例如土豆炖牛肉/羊肉等。虽然土豆对很多人来都不是什么稀奇的美食,但是在西藏这里尝一下地道的西藏土豆,这种感觉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最地道的是用野葱、咖喱煮的土豆,蘸着藏式辣椒吃,简直是一绝。

藏式面条

藏式面条比较黄,是用浓碱水和面制作出来的。面条煮熟后,加入熬制的骨头汤,还有加入其他的拌菜,味道香浓可口。

白肠

原料是大米、羊血、羊油,羊(牛)肉丝、羊牛肠。把大米煮熟后,与羊血、肉丝一起混合,加入各种调味料,在把这些调制好的原料灌进羊牛肠内,两头扎好,煮熟。

一般是切片食用,可做菜可当饭,味道可口,不过有点膻味,不过对于爱好美食的人来说,这点应该不是问题。

藏族酥酪糕

这是藏族百姓特有的酥饼糕点,平时只是用来款待客人的。

使用的淀粉是已经提取过奶油的,呈现乳白色,然后加入黄油、白糖,揉捏成面团,再加入人参果、葡萄干、桃仁等,用模具压成方形的、圆形的,放在蒸笼蒸熟。

藏式酥酪糕酥软松口,奶味浓厚,还可以滋补强身。

青稞糌粑

青稞糌粑虽然是藏族的主食,但对于游客来说,这不失为一种特别的西藏美食。

青稞糌粑原料就青稞,外加一些酥油、奶渣和白糖。青稞需要炒熟,像爆米花一样。然后把炒熟额青稞磨成粉,把上面所说的其他调料加进去,用手捏成一个小团,这就是美味的青稞糌粑。

炖羊肉、炖牛肉

西藏的羊肉、牛肉都是非常天然新鲜的,而且本身的营养也是非常丰富。在炖肉的过程中,不断在里面加入各种中药材,可以让肉类的营养和鲜味更加丰富、香味更诱人。经过炖制的肉类,虽然熟烂,依然鲜嫩可口,容易消化。

帕扎玛果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奇怪,像是人名,但其实它是一种面食。和好面后,弄成一个个小疙瘩的形状,放水中煮熟。起锅后,再放进锅里炒,加入酥油、白糖、鲜奶渣,翻炒均匀后就可以食用了。

这是一种甜面食,经过翻炒后,软脆兼备,奶味鲜浓,鲜甜而不腻。

拉萨凉粉

在拉萨的街头小巷中,可以看到很多那种小摊,就是卖凉粉和面条的。这里凉粉是由豌豆粉或者红薯粉制作的,内地的基本都是用面粉制作的,有点区别。这里的凉粉是用辣椒拌着吃,辣椒是自己用水泡的,不是市面上那种瓶装辣椒,吃起来有有种清新的感觉。

有街边的小摊可以吃,不过卫生条件不是很好,如果介意的话,可以去到茶馆里吃。

藏式牛肉粉

在藏餐店中,你可以尝试到美味的藏式牛肉粉。大片的牛肉粉在美味的骨汤中若影若现,还有牛肉丸,边上再点缀着蒜蓉和芹菜,闻着觉得胃口打开。如果喜欢辣的话,加上一点辣椒油,那这青红搭配的牛肉粉就更加可口了。

吧啦饼

这是西藏风味浓厚的酥油糕点,是现在北京风味糕点的前身。主要是用面粉、白糖以及其他一些配料制作而成的,口味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配。加入核桃仁的,就是核仁味,加入桂花的,就是桂花味。吧啦饼吃起来非常酥松,润口而不油腻,香味袭人。

血肠

血肠的做法和白肠的差不多,但主料变成了羊血。羊肉剁碎,把花椒、糌把粉和羊肉混入羊血中,搅拌混合均匀。灌入准备好的肠子中,用线扎紧。

血肠一般是在浓汤里煮,等到肠子变成灰白色,浮起在汤面的时候,就可以起锅食用了。血肠吃起来是不油腻,肉质鲜嫩,非常清香。!奶渣点心

这是西藏很常见的点心。在奶渣中加入白糖、冰糖和酥油,揉捏成团,放在一旁晾干就好了。吃起来酥脆,香甜可口,奶味充足。人参果饭

人参果饭被藏族百姓视为一种吉祥的食物,他们逢年过节首先就要进食这种食物。

人参果饭的做法是:首先把人参果煮熟,然后把米饭舀进碗里,饭上面舀上煮熟的人参果,撒上白糖,最后淋上一点滚烫的酥油汁就成了。

炸灌肺

炸灌肺 藏语音洛乍。多见于拉萨等地。以羊肺为主料配以酥油、面粉等先煮后炸而成。特点是色泽淡褐,外酥脆里软、味道香美。

卡塞

“卡塞”是一种用白面、酥油油炸制成的藏式点心,也是藏历年必备的年货。随着人们变得忙碌,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从外面购买“卡塞”。

卡塞吃起来又素又软,咬上一口让人欲罢不能。

10. 藏族人参果图片

藏族人参果,又称为藏红果,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属于茜草科植物,学名为Lycium ruthenicum Murr。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被誉为"青藏高原的红宝石"。

藏族人参果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地方都可以生长。藏族人参果的果实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果肉厚实,鲜红色,有着甜酸可口的味道。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美味的食材,还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作用,例如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血糖、抗氧化等。

藏族人参果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等。其中,多糖是藏族人参果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肿瘤等多种保健作用。

由于藏族人参果生长在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极为恶劣,因此采摘藏族人参果需要极为艰苦的条件。目前,藏族人参果已经成为了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中药材和保健食品。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e99BW4LDVpXC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329秒, 内存占用1.93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