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出处:唐·李白《月下独酌》
释义:螃蟹的蟹螯就像金液般鲜嫩,糟丘可以视为蓬莱仙境。
2、骨清犹似含春霭,沫白还疑带海霜。
出处:唐·陆龟蒙《酬袭美见寄海蟹》
释义:螃蟹的壳上还似乎带着春日的露水,吐出的白沫好像是海水的霜花。
3、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出处:唐·唐彦谦《蟹》
释义:大家都夸奖螃蟹的美味赛过蝤蛑,尖脐的还要比圆脐的更好。
主料:螃蟹800克
辅料:辣椒(红、尖)100克,辣椒(青、尖)100克,
调料: 酱油200克,辣椒粉5克,大葱3克,大蒜(白皮)3克,姜3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把新鲜且大小适中的螃蟹放进水里,用刷子把外壳和蟹腿刷洗干净后捞出,放到菜篮子里控干水。
2.将辣椒切成一个个小圆圈,去掉籽。
3.打开螃蟹的壳,取出里面的腮等杂物扔掉。
4.把螃蟹分成数块,把蟹爪也剁成一节一节的,用刀背将壳都敲碎,使之容易进味。
5.把螃蟹块放到一个容器里,再往里面倒入浓酱油,等酱油充分地渗透到蟹肉里后,再将油倒出。
6.把葱,姜,蒜,辣椒粉,胡椒粉,辣椒圈等投到腌过螃蟹的酱油里,做成调料酱。
7.在用酱油腌过的蟹肉块上,均匀地抹上调料酱,然后装入坛子或玻璃瓶里,约1-2周后,等到调料酱基本都渗透进蟹肉里即可食用。如果想保存的时间长些,可把做好的蟹肉收藏在冰箱里。
美:指味、色、声、态的好。
色味[sè wèi]:指既有颜色又有味道。常用于形容菜内品颜色佳味道好。
色味双容美:颜色和味道都好。
例句: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扩展知识:
色味读音是sèwei,释义是由物体发射
【汉字】色 【拼音】sè【基本字义】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 部分彩色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鬼。 8.姓氏
【汉字】味
【拼音】wèi
【基本字义】1.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觉。~道(亦指兴趣)。滋~。
2.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香~儿。
3. 情趣:趣~。兴~。意~。津津有~。
4. 体会,研究:体~。耐人寻~。
5.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药。
“东坡肉”是以苏东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对诗文、书法有很深的造诣,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会烹制菜肴,并十分擅长烧肉,在他的许多名诗中都有关于饮食方面的内容,如《食猪肉》、《老饕赋》、《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诗,都反映出他对饮食烹调的浓厚兴趣。
“东坡肉”起先是苏东坡在黄州制作的,那时他曾将烧肉之法写在《食猪肉》一诗中:“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当时并无名称,以其名字命名为“东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时候。当时西湖已被葑草湮没了大半,他上任后组织民工铲除葑草,疏通湖巷,筑堤建桥,使西湖重新恢复了容貌,并增加了景点。杭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听说他平时最喜欢吃红烧肉,于是不少人不约而同地上门送猪肉。他收到许多猪肉后,便让家人将肉切成方块,加调味和酒,用他的烹调方法煨制成红烧肉,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后,称赞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于是人们便以他的名字将此烧肉命名为“东坡肉”。后来此菜流传开来,并成为中外闻名的传统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东坡肉的介绍
东坡肉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
制作方法:
用料:
主料:带皮五花肉500克
辅料:绍兴黄酒400毫升、老抽2汤匙、生姜1块、大葱1段、香葱2根、冰糖50克
制作流程:
1、锅内烧一锅沸水,将猪肉放入煮10分钟出血沫后捞出放凉,不烫手后将其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状;
2、将生姜去皮洗净后切片、大葱斜切成片、香葱切成段后打结;
3、在沙锅内放入一个小竹架、然后在上面铺上姜片和葱片,再把切好的肉块皮朝下放在葱姜片上;
4、把冰糖、200毫升黄酒、1汤匙老抽倒入锅内,最好撒入少许葱结,盖上锅盖,用桃花纸或锡纸封住沙锅的锅盖边缘,大火煮3分钟烧开后转最小火焖约50分钟,一定是最小最小火哟;
5、之后,关火打开锅盖,把肉翻个面即肉皮朝上,再倒入剩下的200毫升黄酒和老抽,盖上盖、密封边缘,最小火焖半个小时;
6、把焖好的肉装入茶碗别的可盖盖子的陶器亦可,把沙锅内剩余的汤汁一并倒入盛肉的茶碗内,盖上盖子隔水用大火再蒸30分钟即可,盛盘前可撒上少许葱结做装饰。
1、东坡肉
东坡肉属浙菜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东坡肉是杭州名菜,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2、水晶肴肉
水晶肴蹄,又名水晶肴肉,是江苏镇江的一款名菜,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水晶肴蹄成菜后肉红皮白,光滑晶莹,卤冻透明,犹如水晶,故有“水晶”之美称。食用时,具有瘦肉香酥、肥肉不腻、酥香嫩鲜等特点,佐以姜丝和镇江香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诗赞曰:“风光无限数今朝,更爱京口肉食烧,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
3、腊味合蒸
腊味合蒸是湖南传统名菜之一,是取腊肉、腊鸡、腊鱼于一钵,加入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徐睿称,腊味是湖南特产,主要有猪、牛、鸡、鱼、鸭等品种,将三种腊味一同蒸熟即为“腊味合蒸”,吃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是用来送饭的首选。
腊味合蒸以各种腊熏制品同蒸,风味独特,是湘菜中传统风味名菜。此菜腊香浓重,咸甜适口,色泽红亮,柔韧不腻,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各尽其妙。
4、飞龙汤
飞龙又名榛鸡,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飞龙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用作滋补汤品。
飞龙(榛鸡)是盛产于兴安岭山林中的一种较小的飞禽。鄂伦春人用飞龙氽汤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洗净剁成小块的飞龙肉放进已加盐的沸水中煮,约二分钟就须将汤从吊锅子里倒出来,再放上一点‘俄欧特’-野葱末后即可食用。
另一种是先将盐末撒在飞龙肉上,待吊锅子水滚开时,一手拿着飞龙,另一只手不停地用勺子将吊锅子里的沸水掏出来浇在飞龙肉上,边浇边转,烫至六分熟时,再将整个飞龙连同野葱末一块放进锅里,在沸水中煮十来秒钟就可倒出食用。无论是那一种氽法,事前都必须把吊锅子擦洗干净,使其不沾一点油性。为了使飞龙汤保持原有的鲜味,不得加入任何调料或酱油。
5、无为熏鸭
无为熏鸭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誉中外的徽菜传统名菜。它又名无为板鸭,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无为县志记载:“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当地还留传着这样的风俗。
无为熏鸭,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传,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无为县厨师采用先熏后卤的独特方法烹制鸭子,成菜色泽金黄油亮,滋味鲜美可口,其制法与口味均独具一格,因而全县闻名,故称“无为熏鸭”。后来传至各地,到清末已闻名全省,销往各地,成为安徽省人们最喜爱的特色菜肴之一。
6、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
7、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因用刚开鸣的小公鸡烹制而成,故名。本菜特色是特点:用嫩母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
东安子鸡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它始于唐代,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3个老年妇女开的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经商客官,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提来两只活鸡,马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佐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鸡的香味扑鼻,吃口鲜嫩,客官吃后非常满意,事后到处宣扬,小店声名远播,各路食客都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守县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临该店品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着名的菜肴。
8、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传统风味名菜。此道菜选用西湖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其年代可追溯到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
9、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着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着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10、清蒸武昌鱼
“武昌鱼”产于湖北省鄂州市(古时称武昌),俗称团头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同时,以“鳞白而腹内无黑膜者真。”“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鲜活的樊口团头鲂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成菜鱼形完整、色白明亮、晶莹似玉;鱼身缀以红、白、黑配料,更显出素雅绚丽。特点:肉质鲜嫩,营养丰富。
描写中秋吃螃蟹的诗句
中秋蟹
作者: 醉笑天山雪
九月金风降,
三秋明月光。
但得阳澄蟹,
不看菊花香。
黄甲传胪图
(明)徐渭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
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胄欲何为。
寄文刚求蟹
(宋)张耒
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巨实黄金重,蟹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若乏西来使,何缘致洛阳。
《红楼梦》 曹雪芹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2
关于吃螃蟹的古诗
一、《咏螃蟹呈浙西从事》
作者:唐代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译文:
还没有游历沧海就知道蟹的名声,它的肉上长着骨头,长相奇特无比。不要说它没有心肠,它哪里怕什么雷电,大海龙王那里也是横行无忌。
二、《九日水阁》
作者: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译文:
池畔的堂馆已经坍塌,古老的台阁一片荒凉,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过这美好重阳。虽然惭愧古旧的园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一样,但请看一看晚年的气节,正如盛开的黄菊散放清香。
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近年来豪饮的兴致衰败难以勉强,只有高吟诗歌的才力还十分健旺。
三、《渔父 渔父饮》
作者:宋代苏轼
渔父饮,谁家去。鱼蟹一时分付。
酒无多少醉为期,彼此不论钱数。
译文:
渔父想饮酒,到哪一家去好呢,鱼和螃蟹同时交给了酒家换酒喝。饮酒不计多少量,一醉方休。渔父的鱼蟹与酒家的酒彼此之间何必谈论钱数。
3
中秋吃螃蟹有什么寓意
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时,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蟹”与“谢”同音,而所谓“中秋月圆人圆”,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恰好是一个充满着浓情厚谊的节日。游子归来、走亲访友、好友小聚、表达心意……这一个“谢”字再合适不过了,而“谢”要怎么说出口送出手?作为谐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适不过了。
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斯里兰卡青蟹是锯缘青蟹,是最大的青蟹品种,其重量可达3公斤。
因为斯里兰卡青蟹生活在淡水和咸水之间,加上水温适宜,所以它生长速度快,食量大,长得个头大。
相对于市场上常见的拟穴青蟹,锯缘青蟹的一大特征就是其游泳足和大钳子布有明显的网状花纹,所以它也叫“花脚蟳,大沙公”,多为野生,食量大,性情凶猛,生活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处,以小鱼虾及各种贝类为食。同时也是市场上价格较贵的青蟹品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