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
A概念:以现在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B健康管理特点:是管理学、预防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的交叉与结合,是三者互相弥合与提炼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与行业。
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C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效用效益。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D健康管理基本步骤:1)了解你的健康,开始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价。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干预。4)效果评价
E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健康体检2)健康评估3)个人健康管理咨询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F健康管理基本策略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基本策略六种: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2、生活方式管理
1)概念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2)生活方式管理特点: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3)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4种: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3、需求管理
1)概念:是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4种: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患者偏好;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3)需求的主要方法: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以医疗卫生花费为基础的评估。
3、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疾病管理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关注个体和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4、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一级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测,问卷、筛查;三级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减少疼痛和伤害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独特的预防医学理论。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之中,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这一理论学说。“上工治未病,何也”。《金匮要略》开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仲景以整体观为指导思想,对发病、预防、病因、病机、诊断、护理等均作了原则性提示,为全篇杂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1、健康管理的定义:
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通俗的说法,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2、健康管理三部曲:
1)、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即健康状况的检测和信息收集。
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即健康风险的评估和健康介。
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即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和健康促进·
体检是前提,评估是手段,干预是关键,促进是目的。
3、健康管理的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康危险因素;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应用效率;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4、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和道德各方面的完好状态。
健康管理的手段:
1)、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2)、健康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干预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
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迨疗,这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
6、健康管理服务特点:标准化、量化、个性化、系统化。
7、健康管理的宗旨: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8.健康管理具体做法: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到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9、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
10、健康管理的公众理念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1. 形容"脑子有病"的文言文句子有什么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释义: 君王,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
出处: 《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文章寓意1、要及时医治,以免耽误病情。
2、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要防微杜渐。
3、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调整,修正自己。
4、善于批判主观猜忌,知道拒绝忠告的危害。
5、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1.差异性主要包括理论体系不同,护理评估和诊断方法不同。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的基本要求。
2.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西医护理的整体学说的统一性,中医护理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医护理的内外环境思想具有一致性,西医护理的护理程序与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有一致性,中医护理的情志护理与西医护理的心理护理在内涵和实践中具有一致性,中医护理的“治未病”思想与西医护理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具有一致性。
疾病防治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康复的中医思想。这一思想流传千年,深受人民群众好评。它有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防止疾病发生变化。二是防止疾病加重或影响其他器官。比如中医认为,人有肝病时,要注意脾胃的功能,即看肝病,了解肝脾的传递,先健脾。三是防病于未然。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后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应该彻底治愈它,防止疾病复发。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