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也叫跟痛症。该病多发于40一60岁老年人,尤以老年妇女发病居多。它是由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足脂肪纤维垫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减退,扁平足,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类风湿病变引起,脚掌痛除扁平足原因外,也因足横弓过度疲劳,慢性损伤所致。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早起站立时疼痛较重,行走片刻后捎好,但行走过久,疼痛复又加重等症状。(治疗方法,方药组成):1,大黄独活治足跟痛:(处方组成)大黄,黄拍,威灵仙,独活,牛膝,透骨草各30克,芒硝5克,陈醋250毫升。(用法用量)上方前6味药物用砂布包好,加冷水约3000亳升,煎开约半小时后取出药包,把药液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醋搅匀。熏洗时先以热气熏蒸,并用毛巾蘸药交替热敷痛处,待水温降至50一60度时,将患足浸入盆内浸洗。若水温下降可加温再洗,每次洗约1小时?每日一至二次。2,口服方:熟地牛膝治跟骨痛:(处方组成)熟地黄,狗脊,牛膝。赤芍,威灵仙各9克,丝瓜络I5克,鹿角胶6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功效主治)温阳补肾,活血化瘀。主治跟骨疼痛。
导致后脚跟疼痛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如:跟骨应力性骨折、跟腱后滑囊炎、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跗管综合征等。
需要更多资料具体分析,判断具体的原因,方能给出准确的建议。
以下为导致脚后跟疼痛的常见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1.跟腱炎疼痛的位置:足跟偏后上方(跟腱处)
原因:跟腱在跑步时承受过大的压力,发生细微挫伤、撕裂或劳损,导致无菌性炎症,引起足跟疼痛。
建议:
冰敷疼痛位置
暂时停止跑步。如果症状较轻,可改为交叉训练,比如游泳。
正确进行运动康复,如低强度的小腿拉伸运动,但不需要过度拉伸,导致炎症加重。
面向墙壁,两腿保持前后站立,后腿距离墙壁约半米;
前腿屈膝,身体往前倾拉伸后腿,直到后腿小腿肚有拉伸感;
保持拉伸15秒,放松后交换两腿位置;
每天4组,每组5次。
注意:如果拉伸感过强,可减小两腿距离;后腿足跟不要离开地面;后腿保持膝关节伸直。
2.足底筋膜炎疼痛位置:足跟正下方
常见症状:在早晨下床的第一步,会发现足跟有明显疼痛,但行走一段时间后缓解,跑步时间长,疼痛加剧
建议:
休息。跑者应该立刻减少跑步的量,或者停止跑步
每天对足跟进行冰敷,以足跟疼痛与肿胀。
尽量避免在硬地上久站或行走。
通过正确的运动康复,拉伸小腿肌肉与足底筋膜,改善足踝柔韧性,稳定足后跟,减少足底筋膜张力,缓解足底筋膜炎疼痛。
保持上半身直立;
双膝跪地,弯曲脚趾支撑足部;
慢慢蹲坐在脚跟上直到足底有拉伸感;
保持15秒;
返回起始位置
注意:做此运动时上半身需保持直立,脚趾需保持弯曲。
未来我会经常更新跑步损伤康复的内容,如果希望知道更多,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头条号。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