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人参果,苹果,这都代表长寿吉祥安康平安的果子
关于藏历新年的节日习俗
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为藏历新年做准备了。要准备的物品有牛羊肉、酥油、清油、青稞等食材,华美的民族服饰,祭祀时盘供所用的油炸面食、羊头、青苗,装饰屋顶的经幡、彩帏,还要进行大扫除、酿青稞酒等各种准备工作。此外,制作切玛,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之事。切玛是一种供物,外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斗,里面盛着炒青稞和用酥油拌好的糌粑,上面插着青稞穗和酥油花。新年期间,人们把切玛供奉在家中,祈愿来年丰收。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是藏历新年的除夕。这一天,吃古突和驱鬼仪式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古突是藏族的特色食物——面疙瘩里加萝卜、羊肉、辣椒等。古突不能吃完,吃剩的古突须倒入一个破陶罐里,再用糌粑揉成小团,揩拭身体之后一并放入陶罐,据说可以祛除秽气。傍晚时分,驱鬼仪式开始。一人拿着破陶罐,另一人手执点燃的禾秸跟随其后,走遍每个房间,口中喊着“出来吧,出来吧”,同时做出驱鬼的样子。最后将燃烧的秸秆和破陶罐扔向附近的路口,象征把鬼驱走。至此,仪式结束。
翌日即正月初一,头一件事便是去河边抢吉祥水。藏民们信奉新春的第一桶水最为圣洁、甘甜,谁家能汲到这第一桶水,在新的一年便能免去灾祸,吉祥如意。汲水回来,全家换上节日的盛装,按长幼次序入座,食用以人参果、酥油和糖做成的吉祥饭。饭后,每人要抓几粒切玛中盛放的青稞和糌粑,撒向天空来祭祀神灵,然后自己拈食一点。这时人们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恭贺新年。这一天须闭门谢客,在家中进行祭神、祈愿和佛事活动。
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登门拜访的人在门外高声祝福,男主人听到后手捧切玛出来迎接,客人先取一些切玛中的糌粑、青稞撒向空中,然后自己尝一些。在互致问候后,客人被请进门,这时候女主人提着系上哈达的铜壶出来向客人敬青稞酒。为表尊敬,客人须三口饮尽一杯。富裕的人家还会请来民间艺人表演藏戏,与宾客同乐。户外人们聚在一起跳起锅庄舞、弦子舞,表演藏戏。这些娱乐活动要持续三至五天,继而转入宗教性的佛事活动,如拉萨的传昭法会、昌都和羌塘草原的朝佛祈愿仪式等。
初三在藏语里称酡岁,意为“在高处祭祀”。这天,人们在自家屋顶挂上崭新的经幡,并点燃柏枝、桑叶,以屋顶鲜艳的彩幡和缕缕桑烟向上天传达美好的愿望。拉萨的藏民们还要登上宝瓶山或药王山,在山顶插上经幡,挂上彩旗,煨燃桑叶,祭祀山神和水神。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赛马大会。
到了初四,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拉开序幕。来自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其他寺庙的近两万僧侣汇集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虔诚祈祷,举行庄严的辩经活动。此外,还有许多藏传佛教信徒到此朝拜、听经。法会当天,还会举行酥油灯展、打鬼仪式和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迎请未来佛仪式。
初五这天,人们不仅自己身着盛装,也给耕牛披上节日的礼服——犄角上插着彩色羽毛,额上贴着酥油图案,尾巴上系着五彩绸带,牛轭上挂着缀满贝壳和松石的彩带——这是要去参加隆重的开犁礼。开犁之前,农人还要把一块白色山石请到田中央,这块石头被视为庄稼的保护女神阿妈色多,汉语意为“金石头妈妈”。之后,农人要围绕白石耕出五畦,分别播种豌豆、小麦、蚕豆、青稞、油菜子。接着,人们在田里煨桑、立幡、喝酒、唱歌,共同祈求新年里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年期间,藏族地区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如摔跤、举重、赛马、射箭、长跑、马术表演、藏戏表演等。庆祝活动从藏历元月初二一直持续到元月十五。
西游记中先是师徒四人路过五庄观,孙悟空偷了三个人参果,一个落到地里去了,后来被骂推到了人参果树,去寻找海外仙方,福禄寿三星和观音菩萨到场,镇元子敲下了十个人参果与他们吃。
蜂蜜为蜜蜂采集花蜜,经自然酿造而成的黏稠液体。蜜被誉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古希腊人把蜜看做是“天赐的礼物”。中国从古代就开始人工养蜂采蜜,蜂蜜既是良药,又是上等饮料,可延年益寿。还可用于美容的保健品。
虽然,大家都知道蜂蜜是纯天然的美容养生佳品,但是关于蜂蜜在古代这些真相你知道多少呢?
人参果饭被藏族人视为一种吉祥的食物,所以过年的时候要吃
人参果饭 雪域人参果也叫“蕨麻”,蕨麻的小果实据说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先将人参果煮熟后,放在米饭上面,细细地撒些白糖,再均匀地淋上一勺滚烫的酥油汁,一份营养又好吃的人参果饭就做好了。人参果饭被藏族人视为一种吉祥的食物,人参果饭一般都只在婚礼、节日食之,以之待客,视为尊贵之意。在隆重的藏历新年,人参果饭会被盛在一个小巧精致的盛器内,供于佛龛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