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12月初,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有意思的是,藏族人民过年无论是供奉的内容还是入口的食品,从用酥油和面粉炸“卡赛”到糌粑、炒青稞粒、人参果,上插着青稞穗的“竹素琪玛”五谷斗,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会用上食物。这些食物在新年期间具有喜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的含意。 12月29日的傍晚被称作“古突之夜”。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帕吐”(面疙瘩)。天黑时,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开始聚吃“吐粑”。藏族称此为“古突”,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仪式颇为隆重,藏语“古”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吐粑”的意思。在这个仪式过程中,必须做两种“帕吐”。一些帕吐被制作成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如太阳象征富有、威严和荣誉,经书贴象征聪慧、有学识,鼓象征不可靠、两面人等。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也具寓意,如石子预示心肠硬;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兴。 除夕晚上,藏族人家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卡赛”(油炸果子)四、五层和各种水果、干果、酥油、砖茶、盐块等物,以表庆祝节日;家庭主妇煮好“观颠”,即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待初一早上喝。 藏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接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切玛”和青稞酒,并献上哈达,祝吉祥如意,然后坐下,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
人参果 昌都醉梨 嘎玛苹果
奶酪是藏族奶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有各式各样的味道、形式和口感,它是属于纯天然无污染的奶品,更健康。制作时选用牛奶全脂1升,淡奶油175毫升、柠檬2个,食盐1小勺。
首先在锅中倒入全脂牛奶和淡奶油用小火加热,同时用木勺轻轻搅拌,加热至锅边泛起小泡即可,防止溢出。
然后在锅中加入柠檬汁搅拌,乳清和凝结的颗粒逐渐分离。
让锅中的反应继续进行10-20分钟,会看到凝结的颗粒变的更大。凝结完成后加入盐搅拌均匀。
将纱布铺在可以滤水的容器上,把凝结颗粒和乳清一同倒入纱布中过滤。
最后,上面用重物压住以利于把水挤出,压1小时左右即可取出,放入冰箱密封冷藏
西藏的特产有很多!!主要看什么能够吸引你啊!要是装饰性的我建议你带山南木碗和金银铜器!这些都很有装饰性!而且个头较小,不占用很大的空间!你要是打算买日喀则地毯,江孜藏毯,拉萨,泽当,贡嘎氆氇(藏式毛呢)等。我建议你先做好怎么运回去的打算!:)要是想买两件个性服饰,藏靴和个别的藏装都是不错的选择!回到都市与自己的服饰进行搭配,绝对让你与众不同!食品类酥油茶、卡色、青稞糌粑、(炒面)、青稞酒等都是各具特色的食品。看你能不能吃惯了!反正我是不行!!西藏的珍贵药材有熊胆,麝香,冬虫夏草,人参果,天麻,雪莲等。如果你打算带回去孝敬父母或者赠送礼物的话,这些都是很好的!
答:一,人参果的营养价值
人参果的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的人参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以及含量如下所示:热量80千卡、钙13毫克、蛋白质0.6克、核黄素0.25毫克、镁11毫克、脂肪0.7克、烟酸0.3毫克、铁0.2毫克、碳水化合物17.7克、维生素C12毫克、锰0.13毫克、膳食纤维3.5克、锌0.09毫克、维生素A8微克、胆固醇铜0.04毫克、胡萝卜素0.4微克、钾100毫克、磷7毫克、视黄醇77.1微克、钠7.1毫克、硒1.86微克。
二,人参果味甘多汁,适量食用可以既可以帮助缓解人体口渴现象,又可以为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具有一定生津止渴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人参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以及钙、铁、磷等成分物质,适量食用帮助增加人体抵御细菌以及微生物的能力,具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干人参果是用人参果晒干而成,人参果是一种蔬菜类食物,特点是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各种矿物质,热量水平极低,基本不含有脂肪和蛋白。人参果可以起到健脾益胃、收敛止血、生津止渴、补血益气的作用。建议干人参果可以直接食用,或者可以用于炖汤食用。
需要泡。西藏人参果为植物根茎,煮之前浸泡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有效的清除包裹在人参果上的泥土,二是使人参果软化便于煮食。
关于藏历新年的节日习俗
进入藏历十二月,人们就开始为藏历新年做准备了。要准备的物品有牛羊肉、酥油、清油、青稞等食材,华美的民族服饰,祭祀时盘供所用的油炸面食、羊头、青苗,装饰屋顶的经幡、彩帏,还要进行大扫除、酿青稞酒等各种准备工作。此外,制作切玛,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之事。切玛是一种供物,外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斗,里面盛着炒青稞和用酥油拌好的糌粑,上面插着青稞穗和酥油花。新年期间,人们把切玛供奉在家中,祈愿来年丰收。
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是藏历新年的除夕。这一天,吃古突和驱鬼仪式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活动。古突是藏族的特色食物——面疙瘩里加萝卜、羊肉、辣椒等。古突不能吃完,吃剩的古突须倒入一个破陶罐里,再用糌粑揉成小团,揩拭身体之后一并放入陶罐,据说可以祛除秽气。傍晚时分,驱鬼仪式开始。一人拿着破陶罐,另一人手执点燃的禾秸跟随其后,走遍每个房间,口中喊着“出来吧,出来吧”,同时做出驱鬼的样子。最后将燃烧的秸秆和破陶罐扔向附近的路口,象征把鬼驱走。至此,仪式结束。
翌日即正月初一,头一件事便是去河边抢吉祥水。藏民们信奉新春的第一桶水最为圣洁、甘甜,谁家能汲到这第一桶水,在新的一年便能免去灾祸,吉祥如意。汲水回来,全家换上节日的盛装,按长幼次序入座,食用以人参果、酥油和糖做成的吉祥饭。饭后,每人要抓几粒切玛中盛放的青稞和糌粑,撒向天空来祭祀神灵,然后自己拈食一点。这时人们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恭贺新年。这一天须闭门谢客,在家中进行祭神、祈愿和佛事活动。
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登门拜访的人在门外高声祝福,男主人听到后手捧切玛出来迎接,客人先取一些切玛中的糌粑、青稞撒向空中,然后自己尝一些。在互致问候后,客人被请进门,这时候女主人提着系上哈达的铜壶出来向客人敬青稞酒。为表尊敬,客人须三口饮尽一杯。富裕的人家还会请来民间艺人表演藏戏,与宾客同乐。户外人们聚在一起跳起锅庄舞、弦子舞,表演藏戏。这些娱乐活动要持续三至五天,继而转入宗教性的佛事活动,如拉萨的传昭法会、昌都和羌塘草原的朝佛祈愿仪式等。
初三在藏语里称酡岁,意为“在高处祭祀”。这天,人们在自家屋顶挂上崭新的经幡,并点燃柏枝、桑叶,以屋顶鲜艳的彩幡和缕缕桑烟向上天传达美好的愿望。拉萨的藏民们还要登上宝瓶山或药王山,在山顶插上经幡,挂上彩旗,煨燃桑叶,祭祀山神和水神。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地区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赛马大会。
到了初四,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拉开序幕。来自拉萨三大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和其他寺庙的近两万僧侣汇集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虔诚祈祷,举行庄严的辩经活动。此外,还有许多藏传佛教信徒到此朝拜、听经。法会当天,还会举行酥油灯展、打鬼仪式和充满神秘浪漫色彩的迎请未来佛仪式。
初五这天,人们不仅自己身着盛装,也给耕牛披上节日的礼服——犄角上插着彩色羽毛,额上贴着酥油图案,尾巴上系着五彩绸带,牛轭上挂着缀满贝壳和松石的彩带——这是要去参加隆重的开犁礼。开犁之前,农人还要把一块白色山石请到田中央,这块石头被视为庄稼的保护女神阿妈色多,汉语意为“金石头妈妈”。之后,农人要围绕白石耕出五畦,分别播种豌豆、小麦、蚕豆、青稞、油菜子。接着,人们在田里煨桑、立幡、喝酒、唱歌,共同祈求新年里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年期间,藏族地区还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如摔跤、举重、赛马、射箭、长跑、马术表演、藏戏表演等。庆祝活动从藏历元月初二一直持续到元月十五。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