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人参果收获是在9、10月份。甘肃人参果主要产地在武威的民勤县和酒泉的玉门市,每年的9~11月份是人参果的成熟期。
人参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茄科,原产于南美州安第斯山北麓。肉中含有较高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同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和硒及钼、铜、锌、铁等十来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保健功效。它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蔬果两用食品,。人参果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多种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以及抗氧化物质,能够延缓衰老、增强免疫、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消炎、美容养颜等功效。
气温在15C左右时为人参最佳采收期,一般在8月末至9月中旬,此期比往常9月下旬采收鲜参产量提高3.6%,折干率提高4. 4%。因此,必须适时收参,并做到边起、边选、边加工。采收时切勿伤根断须,也不宜在日光下长时间暴晒,起出的人参应尽快送田间分选棚初分选,随即装包运送至加工厂加工。由于人参采收期影响人参的产量、折干率、加工质量及药效成分含量等,而上述问题又与当地的温湿度、土壤降水量、光照及栽培技术有关,故各地应因地、因时制宜,视人参生长状况及当时当地的气候情况来确定人参的适宜采收期。
2.采收年限
人参随着生育年限增长,产量和药效成分含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人参生长到6年生以后,生长速度及有效成分积累缓慢,同时病害增多,产品质量下降,因而延长收获年限是不经济的。实践证明,我国人参产区多数在6年生收获参根;少数加工边条参(如吉林省集安县)或石柱参(如辽宁省宽甸县)的人参产区,多栽培8~10年或以上收获加工。综合人参的产量和质量水平药效成分的积累动态及医药加工和人药需要,人参的收获年限趋于提早,如4年生或5年生收获加工。
3.采收方法
人参收获期确定之后,提前半个月拆除参棚,拔出立柱,堆放于作业道上,以便放阳放雨,促进参根增重和有机物质积累。起参时先用锹、镐或三齿子将畦帮两边刨开,以接近参根边行为度,接着从参畦一端开始按栽参行一-行一行地挖或创,深 度刨至畦底,以不伤根断须为度。起出来的参根,抖去泥土,头对头、尾向外装入木箱或条筐中运至加工厂。尽量做到边起、边选边加工,防止在日光下长时间暴晒或雨淋,仓储水参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堆积过厚,否则易造成参根跑浆、伤热、腐烂而影响成品
人参比较适合在气温处于15℃上下的时候采收。
所以它的采收时间一般是8月末到9月末这段时间。此时采收能够采到更多的人参。在采收的时候,需要小心操作,不能将它的参须折断,也不能让强光直接照射到它。在采收以后,需要尽快将它运输到附近的工厂加工,以免变质。
1
人参果几月份成熟
人参果原名为香瓜茄,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其性温、味甘,含有碳水化合物、纤维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产地、品种的不同,成熟期也有差异,但我国的人参果大多是在9~11月份成熟。
人参果
2
人参果什么时候吃最好
早上吃。
人参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还含有大量的硒、锌、铁、钙、钴等微量元素,是营养丰富的水果,早上消化能力较强,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适量食用人参果能补充多种营养,还能促进体内宿便的排出。
人参果
3
人参果一天最多吃几个
一天吃1~2个即可。
人参果营养丰富,果肉清香甘甜、爽口多汁,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但不适宜多吃,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等成分,过量食用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等,一般来说,一天吃1~2个即可。
人参果
4
人参果怎么吃
人参果沙拉
1、准备好苹果、香蕉、人参果、草莓、酸奶;
2、将人参果、苹果洗净,去皮切块;香蕉剥皮切段;草莓洗净;
3、将人参果、苹果放入碗中,加酸奶,搅拌均匀;
4、放香蕉、草莓,淋上沙拉酱即可。
人参果果汁
1、将人参果洗净,去皮,切成块状;
2、苹果洗净,削皮,切成块状;
3、将食材放入榨汁机中,到牛奶,启动按键;
4、将果汁倒入杯中,加适量蜂蜜即可。
人参一般在种植3-4年左右才会开花。因为人参是一种长生植物,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积攒足够的养分来支持开花。此外,人参开花也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和条件,比如土壤营养充足、水分充足、光照条件适宜等。如果人参在培育过程中受到环境不良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其开花时间。人参开花后,花期通常持续很短,只有数天至一周左右,因此采摘人参的时间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种植情况来决定,一般建议在人参成熟后及时收获。
3-4个月
不能在农田种植
普通参采用一次移栽,6年收获。
边条参采用两次移栽。6-8年收获。
石柱参主产辽宁宽甸。采用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培育15年左右收获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叶片无气孔和栅栏组织,无法保留水分,温度高于32度叶片会灼伤,郁闭度0.7-0.8。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长于北纬33度—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人参的别称是 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山区的森林地带,对生长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分布地区是有限的,而且在野外条件下,生长非常缓慢,参根要生长三五十年才能达到50克重(加工干燥后只有10克重)。在人为条件下,土壤、水分、光照等都比野生环境优越得多,再加上经常锄草、松土、防治病虫等,人参生长发育比野生的快多了。经过研究,初步看到,人工种植6年收获的参根,在重量和质量上都相当于野生20~30年的参根。)
人工种植的人参,从植物学角度看,它和野山参原是一家;从化学角度看,没什么本质区别。
但人参对生长环境很苛刻,它特别喜欢生长在茂密的森林里,但不是所有茂密的森林中都能生长的。早在1000多年前,民间流传着“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的说法。这说明,最适合于人参生长的森林是针阔叶混交林和杂木林,其中以有椴树生长的阔叶林为最佳。当然,除了有椴树的森林以外,在有柞树和椴树的阔叶林中也有人参生长。
人参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它喜欢生长在棕色森林土上,而且需要比较丰富的腐殖质。在阔叶林里,由于常年枯枝落叶的堆积和腐烂,产生了许多腐殖质,土壤结构比较疏松,因此能满足人参的需 要。
人参是喜阴植物,喜爱散射光和较弱的阳光,最怕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而这种生长条件,在东北的阔叶林内最为理想。
人参也是耐寒植物,气温在15~20°C是生长发育良好,气温高于30度,就会停止生长,温度再高便会死亡。相反,冬季它在-4c0度是不会冻死,仍保持着生命力,第二年春天可继续生长。
上述条件,只有我国东北林区才有。特别是长白山地区,地处海拔450~12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那里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在-17度,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度,而且土壤为棕色森林土,森林内阔叶树有椴、柞、桦、杨等,透光适中,这些都是人参生长的理想环境条件。
人参是一种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 既怕积水, 又不耐干旱, 忌强光直射, 对生长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⑴ 土壤。要求是腐殖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性强、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好, 但碱性土壤不宜种植。⑵ 水分。发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适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长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为宜, 全年生长发育期湿度范围以40~50%为好。⑶ 光照。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阳光。栽培时, 应进行遮荫, 调节透光度, 避免强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⑷ 温度。怕高温, 耐严寒。生长发育期间, 以平均气温在15~20℃为宜,播种后出苗期要求温度在10℃以上,生长期最适宜温度在20~25℃。⑸ 肥料。喜有机肥和无机肥, 怕未腐熟粪肥以及施肥后土壤缺乏水分
东北的人参,西洋参,红参,高丽参,基本都是在11月份最便宜,因为这个季节是丰收的季节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