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里把壁虎叫守宫,是守宫科动物。因为壁虎经常守伏在屋壁宫墙,捕食虫蛾,故得名为守官。
1、守宫是晰蝎的一种。它的躯体略扁,脊部颜色灰暗,有粟粒状的突起,能游行在直上的墙壁上,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2、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
3、壁虎栖息在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
4、大壁虎俗称蛤蚧、又称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
5、壁虎在受到惊吓或者当你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因为折断的一段尾巴里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以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会摆动,起了吓唬作用,有时能够达到自卫的目的。
野生的蛤蚧喜生活于石山峭壁的岩石缝内或树洞中,有时也发现它在住宅的墙壁砖缝中居住。昼伏夜出捕食活虫,偶尔也吃蜥蜴、小蛇、小蛙等。由于蛤蚧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它会躲到石缝或树洞深处冬眠。
蛤蚧,学名为大壁虎(Gekko gecko),是热带的一种爬行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常雌雄成对出来活动,雄的叫声象蛤、雌的应声似蚧,所以称为蛤蚧。由于晒干的大壁虎可以入药,而遭到人们大量捕杀,目前野生资源要加以保护。
区别如下:
一、物种不同
1.花甲为软体动物门双壳纲。
2.蛤蚧为是壁虎科、壁虎属的动物。
二、形态不同
1.花甲长约3厘米,壳卵圆形,淡褐色,边缘紫色。贝壳较瘦长,是长卵圆形。
2.蛤蚧体型较大,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背腹面略扁,头呈扁平三角形;皮肤粗糙,全身密生粒状细鳞;体色有深灰色、灰蓝色、青黑色等,头、背部有深灰、蓝褐等颜色横条纹,全身散布灰白色、砖红色、紫灰色、橘黄色斑点,尾有白色环纹。吻鳞不接鼻孔。背部粒鳞间散布的疣鳞约12-14纵列。指、趾间微蹼。
三、栖息地
1.花甲生活在浅海底。
2.蛤蚧栖息于山岩或荒野的岩石缝隙、石洞或树洞内,生活于树林、开阔地、山区、荒漠及房屋内。
蛤蚧是爬行动物,外形像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可入药。
该药物的功能作用是有补血益气、健脾暖胃、祛风湿、壮筋骨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体弱、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腰酸骨痛等症状。忌油腻食物,孕妇慎用。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服用,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材料
蛤蜊 1斤,姜 约姆指大小的姜切丝,蒜头 4瓣,九层塔 约手抓一把的量,辣椒 依个人喜好添加,米酒 约1/2杯,酱油 3大匙,砂糖(或冰糖) 1小匙
做法
1、蛤蜊洗净、姜切丝、蒜头切成蒜末、九层塔洗净,以上备用。
2、将锅热油,爆香姜丝和蒜末,然后丢入蛤蜊和米酒拌炒至蛤蜊开。
3、酱油沿锅边倒入,再加砂糖提味,九层塔也丢入快速拌炒均匀即可关火。如喜欢吃辣的在丢九层塔时可以一并丢入辣椒一起拌炒。
4、料理新手怕手忙脚乱,可以将酱料米酒、酱油、砂糖先装碗直接在步骤2一起倒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