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长在什么树上药效最好

 2024-07-18  阅读 498  评论 0

摘要:桑寄生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 按郑櫵《通志》云:寄生有两种,一种大者,叶如石榴叶;一种小看,叶如麻黄叶,其子

桑寄生来源: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 按郑櫵《通志》云:寄生有两种,一种大者,叶如石榴叶;一种小看,叶如麻黄叶,其子皆相似。大者曰茑,小者曰女萝。”《通志》所云“大者”似桑寄生,“小者”似槲寄生。 《蜀本草》云:“按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由此可见古人已认为“惟须桑上者”好,所以说桑寄生是桑树上的好。 中药槲寄生与桑寄生是近亲关系,它们分属桑寄生科的桑寄生属和槲寄生属。且功效相似(均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作用)。 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的一些本草著作,关于桑上寄生一项大都指槲寄生,直至近代。《植物学大辞典》1918年将Lorantheceae译为槲寄生,到197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槲寄生与桑寄生分别列为两种中药。

黄芪 桑寄生 女贞子的药效

黄芪是平常生活中的平常的补气药,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是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二是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三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四是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综上所述,人参与黄芪之功效,有同有异,故不可一见气虚就混用之,否则,易弄巧成拙。 桑寄生 Ramulus Taxilli [来源] 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 (DC.) Danser 的干燥带叶茎枝 [植物形态] 常绿寄生小灌木。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卵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圆。花两性,紫红色1~3朵聚生于叶腋,被红褐色星状柔毛;具小苞片;花萼近球形,花冠狭管状,稍弯曲,外面密被红褐色星状毛,外具小疣状突起。花期4~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本品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凸起的棕色皮孔,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质坚硬,断面不整齐,皮部红棕色,木部色较浅。叶多卷曲,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楔形,全缘;革质。无臭,味涩。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症。 女贞子: 药用女贞子取自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因该植物与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外形相似,四季常绿,因而古时某些地区也称为“冬青”。女贞子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女贞实、冬青子,其性味甘苦而凉,能补肝益肾,乌须明目,治疗由于肝肾阴虚所致的阴虚内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视力减退等。惟其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著名的中成药二至丸,就是本品配旱莲草制成,常服对阴虚诸证有肯定疗效。现代药理证实,女贞子有增强免疫功能、升高外围白细胞以及强心、利尿、保肝、止咳、抗痢疾杆菌等作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178B24DAFJRAl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768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