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酶由酶蛋白和辅因子组成,只有全酶才具有催化作用。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酶对底物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对底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调节性以及不稳定性。酶的特异性包括绝对特异性与相对特异性。
生物化学中酶活性调节的主要方式有:
1、调节酶的浓度:主要有2种方式:诱导或抑制酶;
2、通过激素调节酶活性、激素通过与细胞膜或细胞以此来调节酶活性;
3、反馈抑制调节酶活性:许多小分子物质的合成是;成的第一步的酶,往往被他们终端产物抑制。
酶受大分子抑制剂或小分子物质抑制,从而影响活性。例如:大分子物质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小分子的抑制剂如一些反应产物:像1,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活性受到它的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的抑制,从而可对这一反应进行调节。
此外某些无机离子可对一些酶产生抑制,对另外一些酶产生激活,从而对酶活性起调节作用。酶活性也可受到大分子物质的调节,例如抗血友病因子可增强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因此它可明显地促进血液凝固过程。
扩展资料:
每分子酶或每个酶活性中心在单位时间内能催化的底物分子数(TN)。相当于酶反应的速度常数kp。也称为催化常数(Kcat)。1/kp称为催化周期。碳酸酐酶是已知转换数最高的酶之一,高达36×106每分,催化周期为1.7微秒。
一般采用测定酶促反应初速度的方法来测定活力,因为此时干扰因素较少,速度保持恒定。反应速度的单位是浓度/单位时间,可用底物减少或产物增加的量来表示。因为产物浓度从无到有,变化较大,而底物往往过量,其变化不易测准,所以多用产物来测定。
参考资料来源:
一般用来催化化学反应过程。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protein)或RNA(Ribonucleic Acid),因此它也具有一级、二级、三级,乃至四级结构。按其分子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仅含有蛋白质的称为单纯酶;结合酶则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例如,大多数水解酶单纯由蛋白质组成;黄素单核苷酸酶则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结合酶中的酶蛋白为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为非蛋白质部分,只有两者结合成全酶才具有催化活性。
不是,传明酸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蛋白酶对肽键水解的催化作用,从而阻止了如发源性蛋白酶等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黑斑部位的表皮细胞机能的混乱,并且抑制黑色素增强因子群,再彻底断绝因为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黑色素发生的途径。
即让黑斑不再变浓、扩大及增加,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和改善皮肤的色素沉积。
1.何谓酶的专一性?可分为哪几种? 答: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成一定的产物,这种现象称为酶的专一性.专一性可分为三种类型:1绝对专一性 2相对专一性 3立体异构专一性.
2.根据酶的化学组成,可分成哪几种?结合酶中的辅助因子和酶蛋白分别起何作用?答:可分成单纯酶和结合酶两种,结合酶中的辅助因子的作用主要是:1稳定酶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 2在酶的催化过和中起传递作用 3在酶与底物结合时起桥梁作用.(结合酶中的酶蛋白决定酶的专一性)
3.何谓酶的竟争性抑制作用和非竟争性抑制作用?两者有哪些不同点?氨基酸脱氨基的方式有哪几种?主要的方式是哪几种? 答:抑制性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能竞争性地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使底物与酶的结合减少,酶促应反降低,这种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不相似,不能与底物竞争酶 的活性中心,而是酶活性中心外的化学基因可逆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这种作用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方式:1氧化脱氨基作用2转氨基作用3方要方式联合脱氨基作用
4.何谓转氨基作用?体内重要的的转氨酶有哪两种?测测它们在血液中的活性有助于哪些疾病的诊断?转氨酶的辅酶是什么? 答:转氨基作用:是指在氨基酸转移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x-氨基转移到a-酮酸的酮基上,生成新的x-氨基酸而原来的a-氨基酸则转变成相应的a-氨基酸的过程,体内重要的转氨基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P)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P)例如喀性肝炎患者血清ACT活性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AST明显升高,测定它们在血清中的活性有助于疾病诊断转氨酶的辅酶是维生素B6磷酸脂
5.血糖有哪些来源与去路?降低血糖的激素是哪种? 答:来源:食物中的粮类经消化吸入血的葡萄糖,肝糖原分解释放入血的葡萄糖,糖异生释入血的葡萄糖.去路:氧化分解供能这是血糖的主要代谢去路,合成糖原,转变成其他物质
6.糖分解代谢的途径有哪几条?各有何意义? 答:1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 3磷酸戊糖途径 意义:1迅速提供能量,以供应机件需要.2糖的有氧氧化是人体利用糖供能的量重要途径.3产生与一磷酸核糖和NADPH+H+
7.何谓氧化磷酸化?促进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有哪几种?何谓呼吸链? 答:电子传递链的递氢氧释放能量的反应与ADP磷酸化偶联在一起的过程. 1.DADH/NAD+ 2.ADP+PI/ATP 3.甲状腺素,线粒体中由一系列酶与辅基按一定顺就序排列构成,直接参与递氢递电子过程并与细胞利用氧密切相关的体系.
8.体内CO2生成的方式是什么?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方式:是由有机酸脱羧基生成. 生成方法:1.氧化磷酸化2.底物水平磷酸化
9.脂肪在哪种情况下成为主要供能物质?酯酰COA进入线粒体被何种物质携带?脂酰COAβ-氧化的过程包括哪几步? 答:脂肪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需要在酶的催化下,由线粒体内膜两侧的碱将脂肪酰基携带轻运进入线粒体基质内,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4步
10.何谓酮体?包括哪几种物质?在哪里生成?合成的原料是什么?在哪里利用?为什么严生糖尿病时会产生酮症? 答: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的正常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种物质,原料:乙酰COA在肝内生成,利用:肝内生成的酮体需经血液循环运输到肝外组织被氧化和用,是由于脂肪动员加强,肝内酮体生成过多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而引起血中酮体增多.
11.何谓一碳单位?转动一碳单位的载体是什么? 答:某些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代谢上较活泼的含有碳单位,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四氧叶酸(FH4)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