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属不同
香附,别名莎草、大香附、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小茴香,又叫怀香,怀香籽,香丝菜,茴香子,谷香,是伞形目,伞形科,茴香属多年草本。
2.形态特征不同
香附,多年生草本。有匍匐根状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有时数个相连。茎直立,三棱形。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上,叶片窄线形,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质硬;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几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形,略扁平;颖2列,排列紧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每颗着生1花,雄蕊3,药线形;柱头3,呈丝状。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状。花期6~8月。果期7~11月。
小茴香,草本,高0.4-2米。茎直立,光滑,灰绿色或苍白色,多分枝。叶片轮廓为阔三角形,末回裂片线形,复伞形花序顶生与侧生;花柄纤细,不等长;无萼齿;花瓣45,花黄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圆形,上部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脉1条;雄蕊5枚,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淡黄色;花柱2个,基圆锥形,花柱极短,向外叉开或者贴伏在花柱基上;果实长圆形,5条隆起的棱,尖锐;每个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7月,果期7-10月。
铁疙瘩是莎草香附子。
莎草香附子是香附子的另一个别名,莎草科植物匍匐根状茎长,具椭圆形块茎。叶较多,短于秆,平张;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花药长,线形,暗血红色,花柱长,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形,花果期5-11月。
“莎”,初见于秦系简牍中,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莎”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莎”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莎的字源演变图
详细释义
拼音
shā
名词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别名为“莎虫”。学名“螽斯”
katydid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suō
草名。香附子
cyperus
莎池、莎岸
田无立禾,路无莎薠。——《淮南子·览冥》
通“蓑”
炒香附的功效与作用:抑制子宫。流浸膏能抑制兔、猫、狗离体子宫收缩,松弛子宫平滑肌,与当归相似,但较弱。雌激素样效应。皮下注射和给药均可诱导去卵巢大鼠上皮角化。有人认为香味具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氯氰菊酯挥发油的作用最强,其挥发油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活性。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打出一个【香】字,自动联想出来的中药有:【香附丸】;【香连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香白芷】;【香加皮】;【香子兰】等。
牛筋草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又称蟋蟀草、路边草等。香附子是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生长于山坡荒地草丛中或水边潮湿处。牛筋草和香附子在植物的来源不同、植物形态不同、性味功能不同、药材性状不同、用法不同。
香附,中药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玫瑰花一般指玫瑰,是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多种植物和培育花卉的通称名字。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长不良,开花不佳。宜栽植在通风良好、离墙壁较远的地方,以防日光反射,灼伤花苞,影响开花。
不流,莎草香附子,莎草科莎草属植物。莎草香附子是香附子的一别名,其匍匐根状,茎长,具椭圆形块茎;叶较多,短于秆,平张,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花药长,线形,暗血红色,花柱长,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形。其广布于世界各地。
意思是没有或不要莎草。
“莎”的基本含义为〔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在日常使用中,“莎”也常做名词,表示莎鸡,虫名。
“莫”的基本含义为不要,如莫哭;引申含义为没有,无,如莫大;古同“漠”,广大;姓。在日常使用中,“莫”也常做动词,表示通“慕”,如思慕,向往。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