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血参的条件方法如下:
种植第一步:
种植血参首先要选择合适血参生长的土地,一般选择土质肥沃、利于根部生长发育的土地,对土质不做要求,地势要选择地下水位高的平原区来栽培,只是在种植时根部深入土层0.3米以上就可以了;选好地后就是整地,一般每亩地施肥大概在2500公斤到4000公斤,整地时要挖开较深的沟,而且大约20米要再挖开一条腰沟,这样尽可能的保证排水顺畅。
种植第二步:
繁殖方法的选取,主要有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分株繁殖、扦插法,根据不同的繁殖方法来确定具体的细节,不过种子繁殖的话就要尽可能的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而分株繁殖或者扦插繁殖、分根繁殖都需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种植期初期间需要尽可能的细心照看,具体细节小标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种植第三步:
和大多数植物一样,在种植成活后最重要的就是后期的管理,血参也不例外。
1、施肥,在开春返青后需要施肥,四五月份再次施肥,在六七月份的时候施最后一次肥,但是每次施肥的量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2、松土除草,要注意松土的深浅,避免伤及根部;
3、灌溉排水,注意及时清理沟道,保持排水通畅;
4、修枝剪叶,剪去老杆,促进新的枝叶生长;
5、病虫害防治,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小地虎病、银纹蛾、灯蛾这几种病,根据具体病症对症下药。
丹参的肉质根肥厚,茎高40~80厘米,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轮伞花序6花或多花,黑色小坚果椭圆形,花期4~8月,花后见果,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部高寒地区以外几乎各省、区、市均有分布,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等地,在日本也有分布。
丹参的产地环境
丹参喜欢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7.1℃,平均相对湿度为77%的地区是最优良的种植区,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较好,但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广,中性、微酸、微碱均可生长,野生丹参多见于路旁、坡地、河边。
裕丹参,俗名血参,是传统中药材—丹参的一种,因生长在南阳裕州(今方城县),品质优异,疗效显著而闻名。
1991年,裕丹参获“仲景杯国际博览会银质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2002年获得南阳市无公害仿野生丹参生产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茎四棱形,上部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片。顶端小叶片较侧生叶片大,小叶片卵圆形。轮伞花序项生兼腋生,花唇形,蓝紫色,上唇直立,下唇较上唇短。小坚果长圆形,熟时暗棕色或黑色。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九曲血参是丹参材质。
血参,即丹参,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血参,又被称作是紫丹参,也有的地方称它为红根、血参根等,是血参属于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双子叶唇形科,植株成体一般可以生产至六十公分至八十公分左右。
血参的根一般呈紫色或者红色,这也是血参被称作是紫丹参的原因之一;血参的茎一般为圆柱形,有分枝,有沟纹,并且长有糙毛;血参的叶为对生叶,一般为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呈先端渐尖状;血参的花期为每年的四月至十月,为头状花或者管状花,多生产在叶腋或者茎顶,花梗细弱,花序一般比较小,直径为十五毫米左右。血参花后会结果,果实呈红褐色,有疣状突起,长有短毛。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