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小柴胡汤是张仲景的名方,由柴胡、黄芩、人参、清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达原饮原名达原散,为明朝吴又可所创,由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组成。这两个方子合在一起,治疗湿热导致的发烧(多是潮热,也就是经常是下午或傍晚发热,舌苔厚腻)疗效很不错。使用时必须注意,方中的草果不能缺少,因为草果有辟秽之功。
20-30分钟左右吧,1)将以上半夏、黄苓、干姜、炙甘草、黄连、人参、大枣,一同放入药罐内;
(2)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留汁;
(3)将大米洗干净后置于锅内,倒入煎好的药汁及适量清水;
(4)用武火煮30分钟后,加入白糖即
经常腹胀的人,中医治疗多数需要宽中理气消胀,大致可以分为实胀和虚胀两类。
实胀,多因为饮食停滞,痰湿内停,或气滞血瘀等导致;虚胀,多因为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导致。
伤寒论里面有一首方子叫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这个方子治疗腹胀效果独特,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虚实两类皆可使用。
其中厚朴能够宽中理气,行气燥湿,半夏辛温散结消痞,生姜温中理气散寒,人参甘草甘温培补中气益脾胃。
运用这种方子可以适当的加减,如果中气不足明显的可加入白术,气滞明显的可加入木香枳实等,饮食停滞的可加入神曲、山楂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科普,关注郑医生……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的方子,原方组成是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补虚降逆,祛寒泻热的作用。用于治疗寒热错杂导致的,恶心呕吐,心下痞满,肠鸣腹泻的作用。如果你大便不畅,是脾虚导致的话,也是有一定的作用。
没有什么副作用,主治咽喉部的不适感,如有炙脔意思是咽喉部就像有一块烤肉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类似于现在所说的梅核气、慢性咽炎等疾病,中医辨证为痰气互结。具有降气化痰、开郁散结的作用。其中半夏、茯苓、生姜为小半夏加茯苓汤,是治疗脾胃水湿停聚上逆而呕的病症,为方中主药,可以降气化痰;厚朴燥湿消痰
[原料]猪肚150g
[调味料]香油、碱灰各10g,熟猪油30g,味精2g,精盐3g,葱白5g
[做法]
1、猪肚用碱灰和香油混合搓揉5分钟,搓揉出粘液后用清水洗涤3~4遍,洗净后放入沸水锅中煮半小时,捞出,再用清水冲洗。
2、把洗净猪肚切成3cm长,3cm厚片状。
3、葱白洗净,切段。
4、姜洗净,拍破待用。
5、将锅放在旺火上,倒入猪油烧热,先放葱、姜炒一下,接着放入肚片爆炒,加盐。再将炒片装入砂锅或砂罐内,放足清水,用中火煨至猪肚烂时放入味精起锅即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