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是获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名老中医非常重视问候,问诊包括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问起病,问现在症,明朝张景岳曾编有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谒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眼药叁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1、九型人格生存之道 1号:我正故我在!2号:我爱故我在!3号:我强故我在!4号:我真故我在!5号:我知故我在!6号:我安故我在!7号:我爽故我在!8号:我威故我在!9号:我和故我在!二、九型人格之“最” 最有责任感:六号最有立场:一号、五号、八号最爱美:三号最爱玩:七号最难接近:四号、五号最认真:一号最无立场:九号最多事:二号最感敏:四号最好学:五号最难相处:四号、八号最易相处:九号最难讨好:一
询诊即中医四诊里的问诊。医生在诊病时必须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精神状态,家族病史,个人病史等。
询诊时间要有一定的程序,道医张景岳曾作过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在诊断中,睡眠的好坏也必须间问的。
“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后见于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后又据卫生部中医司《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通知精神,改编为: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
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1、望诊,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bai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局部的望诊,主要是望舌,舌的不同部位代表不同的脏腑,望舌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两方面.
2、闻诊,闻就是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听包括讲话声、咳嗽声、呼吸声、呃逆声.凡气粗声高、重浊的都为寒症;气微声低的都为虚症.闻就是闻气味,包括口腔气味和各种分泌物的气味.凡是恶臭味重的,属热症.有腥味或气味不重的属虚症.
3、问诊,看病时医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流传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均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妇女尤必问经带.
4、切诊,切诊就是切脉、候脉.切脉部位多在寸口,寸口为手太阴肺经之脉,因五脏六腑的脉都会合於此脉,所以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情况.一般常见的脉有浮脉、数脉、滑脉、弦脉.
中医上的十问歌是中医诊断学里“四诊”中“问诊”的内容,主要有十问,所以叫十门歌。具体内容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