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建造
科学、合理布局池塘,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而且能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池塘的布局主要根据养殖模式而定,茂名地区的养殖模式一般为二级养殖即鱼种培育→成鱼养殖。
1.池塘面积及水位
鱼种塘面积:20亩~30亩,水深1.5米~3米。鱼种塘与成鱼塘面积比例为1(鱼种)︰10(成鱼),且鱼种塘要位于养殖场的中间位置,方便过塘,避免鱼种损伤。
成鱼塘面积:40亩~50亩,水深4.5米~5米。茂名地区成鱼塘的特点是面积大,水位深。面积大的优点是容易起波浪,增加溶氧,有利于提高养殖密度;水位深的优点是水温、水质稳定。
2.设置进、排水渠
进、排水渠分开,从水源到每口鱼塘设有进水管,可以随时注水。
二、水源的选择
茂名地区的地下水非常丰富,养殖户普遍使用地下水,主要采用打井取水的方式。井深15米~20米,口径30公分左右,可根据池塘面积决定打井的数量。
使用地下水的优点是保证养殖用水的优质、清澈,有过滤作用,不易受周边环境污染,不易相互传播疾病。同时,深水井的水温保持22℃左右,寒潮时可注水提高水温,高温季节也可通过注水降低水温。
三、配套设施
1.配置足够功率的柴油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
2.每5亩配置一台3.5kw的叶轮式水车。
3.每口池塘设置2个自动投饵点,每个投饵点配备自动投饵机2台。
4.设置专用的饲料房和药物房,饲料房和药物房分开且通风透气。
四、鱼塘清理
清塘并杀菌、消毒是防治病害非常有效的手段,茂名地区养殖成功的养殖户都十分重视清塘工作。
1.干塘。每批鱼收获后,即放干水或抽干水。
2.抽淤泥。干塘后用三相专用清淤泵抽淤泥,所有淤泥彻底清理。
3.曝晒。抽淤泥后,鱼塘要进行曝晒,曝晒至干裂。
4.杀菌。曝晒后泼洒石灰进行杀菌、消毒。方法:生石灰生成熟石灰后,趁热泼洒,每亩用量为100公斤。
五、鱼种培育
1.水质培育
(1)进水。鱼塘清理后即进水,初次水深1.0米~1.5米,以后逐渐加水至3米,用60目网过滤。
(2)肥水。注水后,施“肥水王”:3公斤/亩;同时泼洒花生麸浸泡液,方法:每亩干花生麸10公斤,泡浸24小时后连渣带液全池泼洒。水色转为茶色或嫩绿色后即好投苗。
2.苗种要求
选择放养的品种必须来源于有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的正规良种场。鱼种要求品种纯正、雄性率高、规格整齐(其重量个体差异在10%以内)、体质健壮、活动力强、无伤病、无药物残留,鱼种规格5朝以上。春苗优于秋苗。
3.投苗
每年的2月下旬,水温保持20℃左右即好投苗。密度:每亩投放3万尾,可混养少量四大家鱼苗。
4.饲养管理
(1)投料。放苗的第二天开始投料,鱼苗8朝以前投喂鳗鱼料,日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3%~5%,早晚两次。投喂方式:在池塘四周每隔10米搭一个简易饵料台,将鳗鱼料用水拌成团状,投放到饵料台。
鱼苗8朝以后,投喂0号罗非鱼饲料。鱼种长到一两后投喂2号罗非鱼饲料。投喂方式:日投喂量为鱼种体重的3%~5%,早晚两次,沿鱼塘四周泼洒,1个多小时内大部分鱼食饱为宜,但具体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色、鱼种生长情况灵活调整。
(2)水质管理。鱼种塘的水色要保持嫩绿色,透明度25公分左右。水质变淡时,追施“肥水王”, 水质变浓时,逐渐加水。
六、成鱼养殖
1.水质培育
(1)进水。鱼塘清理后即进水,春季放苗的成鱼塘初次注水1.5米,夏季放苗的成鱼塘初次注水2米,以后逐渐加至5米。要用60目网过滤。
(2)肥水。注水后施“肥水王”3公斤/亩。水色转为茶色或嫩绿色后即好投苗。
2.鱼种投放
(1)过塘时间。由于过塘的是经过培育的大规格的鱼种,在过塘时很容易损伤和窒息,因此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凉爽的早上或下午进行,高温、雨天不要过塘。
(2)规格要求。过塘的鱼种要有0.1公斤以上,鱼种按规格大小分级,同一口塘投放同一规格的鱼种。
(3)鱼种消毒。在过塘时带水搬运并投入食盐消毒,浓度为3%。
(4)投放密度。吉富品种:2000尾/亩~2500尾/亩,奥尼品种:2500尾/亩~3000尾/亩,同时混养鳙鱼20尾/亩,鲢鱼30尾/亩。
3.饲养管理
(1)料机设置
鱼种下塘后第2天,开始投喂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每口塘设置两个投喂点,每个投喂点设置两台投料机。
(2)投饵方式
日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3%左右,日投喂二次,上午8:00~9:00时,下午17:00~18:00时;投饵1小时~2小时后检查剩料情况和鱼群食饱程度,鱼群抢食激烈、生长旺季则适当多投,反之适当少投;投饵时间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整齐情况适当调整。
4.水质管理
虽然罗非鱼耐低氧、适应性广,但保持水质良好有利于鱼的生长,减少疾病和提高饲料利用率,特别是高温、病害多发季节更显水质管理工作的突出性和重要性,水质管理技术决定成鱼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鱼种投放后每10天左右测量一次池水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通过施肥、注排水、施用生石灰及开动增氧机等措施调节水质。
鱼种下塘后,每15天注水,池水逐渐增加到5米。在高温季节或水色过浓,20天换水10%~20%,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为7.5kg/亩·米。
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水色为褐色或嫩绿色,透明度为25cm~40cm,溶氧大于4mg/l, 并根据池水的肥瘦情况,适当施追肥。
每5亩配备3.5kw增氧机一台,一般情况,养殖前期每天中午及凌晨开增氧机2小时~4小时,中后期、水质差和天气不佳增加开机时间,每天开机4小时~10小时。
5.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观察是否浮头或有浮头预兆。罗非鱼为热带鱼类,抗低温能力较弱,罗非鱼生存水温为12℃~39℃,最低临界温度为8℃,最高临界温度为40℃,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需每天测量水温。定期测量鱼的生长情况。根据观察和测量的情况,合理调整投饵量和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生产记录、用药记录、销售记录及所有投入品的购进、使用记录,档案由专人保管并保存至产品售后2年以上。
6.鱼病防治
罗非鱼的抗病能力比较强,只要彻底清塘、管理好水质,很少发生危害性大的鱼病。但2009年以来,茂名地区大量养殖吉富罗非鱼,经常爆发毁灭性的链球菌病,给茂名地区罗非鱼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没有哪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罗非鱼链球菌病。最近,笔者走访了高州市朗业畜牧渔业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和高州市石鼓镇潘积信养殖场等养殖成功的单位,发现他们的鱼塘至今没有发生罗非鱼链球菌病,他们主要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放养前彻底清塘曝晒,用石灰杀菌消毒。
(2)苗种入塘时,用食盐消毒。
(3)成鱼塘保持水位5米左右,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
(4)高温或水色过浓时,施用生石灰调节水质。
(5)高温季节,减少投饵量,适当增加增氧机开机时间,防止鱼浮头。
(6)高温或链球菌病易发季节,在饲料中拌喂三黄粉(大黄、黄芩、黄柏)等特制中草药,预防效果显著。
春菜树(香椿皮的别名)
春柴苗(柴胡的别名)
春颠皮(香椿皮的别名)
春牛头(商路的别名)
春三七(田三七的别名)
春砂花,春砂壳,春砂仁(砂仁的别名)
春芽树(香椿皮的别名)
医药在春季高考中涉及到中药学、制药工程两个专业。
中药学:济宁医学院
制药工程:济宁医学、潍坊学院
一、中药学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
2、课程设置
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英语、形态学概论、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学概论、医学生物学、药理学、无机化学、定量分析、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物的波谱分析、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和药事管理学等。
3、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研究开发、中药检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香椿芽
香椿别称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春苗、椿白皮等,原产中国中部和南部,东北自辽宁南部,西至甘肃,北起内蒙古南部,南到广东广西,西南至云南都有栽培,其中尤以山东,河南,河北载种最多。
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
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学名:Toona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顾名思议,就是春天种下的种孑发的芽就叫春苗,春苗在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细心照料下,浇水施肥除草,茁壮成长,结出了丰硕的果食,人们获得了大丰收。
也可以把刚出生的小孩比如成幼苗,大人精心呵护,关怀备至,给他们、好的教育,让他们成长为拣梁之材
在自然条件下香椿芽是春季的菜,椿树是落叶乔木。春天香椿树发芽刚长出两三对叶片时采摘食用,有独特的香味。传统习惯只采摘一至两茬,否则由于天气温度升高品质会下降,同时影响树木生长。典型的菜品有:盐渍香椿,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等等。
目前有地区专门培育低矮的香椿树,可以延长采摘时间,提供多茬香椿芽,但品质不如头茬香椿芽。
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龙游红花菜在龙游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龙游红花菜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安全绿色的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规模扩大。现将龙游红花菜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整地
宜选择土层深度20 cm以上,富含有机质的农田、坡地、山岗、土丘,pH值为6~7.5的沙土或粘土。pH值6以下的土壤,每667 m2应施入100~150 kg生石灰进行改良;对土壤肥力低的园地,应加施农家肥或掺入客土。栽植地在初夏深翻细作,熟化土壤。
二、栽植方式
龙游红花菜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在原栽培地秋季中耕时向丛株一侧连根挖出1/3株丛,进行修剪,单株繁殖。栽植时间以晚秋初冬为佳。栽植可采用单行丛栽、宽窄行丛栽和条栽。单行丛栽:行距80 cm,穴距40~50 cm,每穴2~4株,每667 m2栽3 200~8 000株;宽窄行丛栽:宽行行距95 cm,窄行行距65 cm,穴距40~50 cm,每667 m2栽3 200~8 000株,此法采摘方便,较为科学;条栽:行距80~90 cm,株距15~20 cm,每667 m2栽4 000~6 000株,此法速生,早年丰产性好,但盛产期过后,需提前更新复壮。
三、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有利于松土透气,提高土温及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株生长,做到施肥前先锄,土壤板结必锄,杂草孳生即锄。
四、培土 植株进入盛产期,根系发达,并向上移,若不培土,根系外露,影响肥水吸收,降低抗旱能力。在7月-8月份花蕾采收后至秋苗发出前,选晴天深翻,深度25~30 cm。宜大块翻,表土朝下,底土朝上,杂草深埋,充分熟化。秋苗凋萎至小寒进行培土。株丛周边先施冬肥,后培塘泥、河泥、园土等。提高土壤肥力,利于翌年春苗生长。
五、施肥
施足冬肥,平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
定植前开好30~40 cm的定植沟,底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河泥1 500 kg,磷、钾肥各50 kg,然后覆熟土层,再定植。秋苗枯死后,在离株丛10 cm处开沟埋施冬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或人粪尿700 kg或饼肥200 kg。
2月中旬施苗肥,一般以速效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每667 m2施尿素15 kg、过磷酸钙30 kg、硫酸钾15 kg。初次采收10 d后施薹肥,每667 m2施尿素5~10 kg。还可以进行根外追施蕾肥,可提高出蕾率,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
龙游红花菜病虫害一般发生较轻,但亦应予以重视,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茎枯病,可用粉锈宁800倍液、50 %多菌灵500倍液、7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75 %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蓟马、蜗牛,可用80 %敌百虫1 000倍液、80 %敌敌畏1 000倍液、2.5 %敌杀死2 500倍液、抗蚜威2 000倍液、蜗克星200倍液防治。
七、更新复壮
龙游红花菜盛产期后,花薹细瘦矮小,花蕾少而小,需及时更新复壮,方法有两种,一是半更新法,二是全更新法。
1.半更新法 在秋季翻土时将老株丛连根挖1/3~2/3,挖出的作种苗。留下的加强施肥及其他田间管理。
2.全更新法 秋季在更新田中,将生长较旺,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的株丛挖起,从短缩茎割开,剪除衰老根和纺锤根,留5~7 cm根系,叶长6~7 cm,重新进行栽植。
八、采收
待花蕾充分长足,饱满,颜色红黄,花蕾上纵沟明显时采收,开花前1~2 h采收结束。采收时应在畦沟或宽行间进行,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捏住花蕾的花柄基部,轻轻往下拉,不要强拉硬扯,不要连柄摘,采下的花蕾应及时掰花(即把花撕开),加工,不得堆放过久。
采收后的红花菜可用自然干制法和烘干法干制。干制后的红花菜,色泽红黄一致,有光泽,含水率13 %~15 %,保持红花菜原有香味,无烟味、无异味、无杂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