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枣品种

 2023-08-05  阅读 727  评论 0

摘要: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史。中国枣品种约有500个以上,有大枣类和小枣类。大枣类:果较大,平均重8g以上,树势强健,适应性较强,树

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栽培史。

中国枣品种约有500个以上,有大枣类和小枣类。

大枣类:果较大,平均重8g以上,树势强健,适应性较强,树冠较大,叶色较深。品种有:赞皇大枣、阜平大枣、骏枣、梨枣、灰枣、晋枣、义乌大枣、灌阳长枣、冬枣。

小枣类:果较小,平均重5g左右。树势偏弱,树冠较小,叶色较浅。品种有:金丝小枣、无核小枣、马莲小枣、鸡心枣、稷山板枣。

味甘、性平温,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补益脾胃、滋养阴血、养心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所致的食少、泄泻,阴血虚所致的妇女脏躁证,病后体虚的人食用大枣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QQ截图20230519125703.jpg

1、稷山板枣

这个凭借皮薄、肉厚、核小特点著称于世的枣品种,主要产于稷峰镇多个村庄,而正宗的稷山板枣通常是呈现出上窄下宽的扁圆形,成熟完全的果实通常呈黑红或紫褐色,而这个有着中华枣中之王美誉的品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最高,并因营养和药用价值极高,而在古代成为历代皇室的贡品。

2、和田枣

和田枣这种产自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红枣品种,外观方面呈现的较为饱满,且果形较大,并具有皮薄核小的特点,品尝起来也是较为香醇,内部因营养含量较为丰富,因此是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的保健佳品。

3、黄河滩枣

黄河滩枣这种产自于黄河50至1500米范围内沙滩上的山西四大名枣之一,是华北和陕北地区特有的珍品,是有着“人参果”的美称,外观呈现硕大圆柱形,果肉甜软润香的红枣品种。

4、新郑大枣

新郑大枣又被称为鸡心大枣,是有着“新郑大枣甜似蜜”盛赞的郑州市新郑市特产品种,而这个品种因鲜果品尝起来肉厚核小、味道甘甜并散发有清香,因此备受人们青睐,并具有补血健脾的美容效果。

5、金丝小枣

金丝小枣这个由酸枣演变而来的植物,因在将半干的金丝小枣掰开时可以清晰地看到缕缕金丝粘连在果肉之间,放在阳光之下会闪闪发光而得名,而这种因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还具有治疗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的功效。

6、壶瓶枣

壶瓶枣这个适合做蜜枣的品种,通常单果重约25克,因长相呈倒卵形而得名,果皮呈深红色,鲜果品尝起来具有汁多味道甘甜、肉厚质脆的特点,并因71%的含糖量而成为制作蜜枣的最佳品种之一。

7、灵宝大枣

灵宝大枣这个集中产于河南灵宝市黄河沙瓤地带,有着400多年种植历史的特产品种,最大的果实单重可达33克,因含糖量较高,不管是鲜食还是干制均可,外观上果皮呈深红色,品尝起来具有肉质松软、清香甘甜、肉厚核小的特点。

8、交城骏枣

交城骏枣这个产自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的红枣品种,是有着“枣后”美誉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而这个成熟后的山西四大名枣之一,颜色呈深红并带有一定光泽,并具有皮薄肉厚、核小果大的特点,吃起来也是脆嫩爽口、脆甜味香。

9、若羌枣

若羌枣这个品尝起来甘甜醇香的大枣品种,在若羌县的红枣种植面积达到了16万亩,在红枣的外观方面个头并不如新疆红枣大,但却具有肉质紧实,干制枣掰开可以扯出金丝的特点,因干制枣含糖量高达74.88%,使得品尝起来具有甜糯甘甜、醇香细嫩的特点。

10、阜平大枣

这个产自于有着“中国大枣之乡”美誉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而这个呈大小整齐长圆形,成熟后呈现具有光泽棕红色的枣品种,具有肉厚核小、果肉细腻、甜酸可口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枣香。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e9aBm4DBFVRCVE.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447秒, 内存占用1.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