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金银花又名二花,双花,金花,银花和忍冬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饮片可分生药、炒药、炭药三种。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上焦和肌表,多用于温病初期,痈疽疔毒;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下焦及血分,多用于赤痢、疫毒痢。
1.生药 ①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作用,可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如银翘散。
②痈疽疔毒:常与蒲公英、紫地丁、野菊花等同用,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痈疽疔毒,红肿疼痛,如五味消毒饮。
2.炒药 温病中期:常与黄芩、栀子、石膏、竹茹、芦根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可用于邪热壅阻,胃气不和,发热烦躁,胸隔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脉象滑数。
3.炭药 ①赤痢:常与黄连、赤芍、木香、马齿苋等同用,具有清热理肠、化滞和血作用,可用于湿热中阻,损伤肠络脂膜,下痢脓血,血多于脓,腹痛,里急后重。
②疫痢:常与生地黄、赤芍、丹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同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可用于疫毒侵袭肠胃,与气血搏结,痢下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至神昏谵语。用生药写银花、金银花、二宝花、双花、二花、忍冬花、河南花、山东花;用炒药写炒银花、炒双花、炒忍冬花;用炭药写银花炭、二花炭等。用量:生药10~30g;炒药10~20g;炭药10~15g。
(二)药理作用 几千年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研究得知,金银花化学成分复杂,已鉴别出的就有60多种。文献报道其所含化学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双花醇等。其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具有生物活性,并已搞清楚结构的化合物主要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类的木犀草素和挥发油类的芳樟醇等。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抗肝炎等作用。木犀草素具有增加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抗炎和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具有防治咽喉肿痛等疾患的作用。
总之,金银花具有多种药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抑制溃疡、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三)临床应用
1.适用症 (1)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佳,且有轻宣疏散之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及疮、痈肿等热毒症。治外感风热或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寒者,常与荆芥穗、连翘等配伍,以增强其疏散清热之力,如银翘散。若热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者,银花与石膏同用,则泻火解毒作用尤为显著;如热入营血,症见斑疹隐隐、舌绛而干、神烦少寐者,本品与丹皮、生地黄合用,可清营护阴、凉血解毒之效。治疔疮、痈、疖肿,可单用,亦可配合蒲公英、野菊花等,以加强解毒消肿作用,如五味消毒饮。祛感灵胶囊是以民间草药秦岭金银花为原料的单味中药制剂,该制剂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其同类物质。对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常用复方银花制剂治外感风热、急性热病,也能治痈肿疮毒,以及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发病早期。如中药成药银翘散,银翘解毒丸、片、散以及银翘加减煎剂,一般常用于感冒、流感或热病初起,有一定防治效果。忍冬藤合剂预防感冒,可降低发病率一半左右。银黄注射液治疗流感也有效。
(2)热血毒痢、丹毒等 临床证实,金银花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用金银花注射液肌注或静点,治肺炎、肺结核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痈疖、丹毒、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急性乳腺炎等,退热作用显著;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红肿疼痛等症状,也随体温下降较快消失。以金银花为主,辨证治疗痢疾、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子宫肌内膜炎等,也有较好疗效,不逊于同类西药,而且无副作用。用金银花浸膏涂搽子宫颈糜烂处,可使红肿消退、出血停止,白带、腰酸等症状显著减轻。用金银花等配制的眼药水治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也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急性结膜炎奏效更捷。此外,以金银花等药煎水含漱,或用它的粉末喷咽部,还能杀灭病菌,从而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纯中药制剂外阴洗剂,是由黄柏、金银花、苦参、白鲜皮、白矾、花椒等中药组成,经水提制成的黄棕色液体,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之功效,主要用于淋菌性、霉菌性、滴虫性、老年性阴道炎及瘙痒症。此外,金银花局部用药不失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有效药物。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斑疹及传染性热病等。热毒若在血分,应配伍凉血药用;挟湿的,应配伍燥湿或利湿药用;疮痈属虚证者,应配伍补养药用;疮痈喉痹诸症,还可与外用药配合使用。
2.常用的金银花处方
(1)外感发热,口渴,或兼见肢体酸痛:金银花,或银花藤30克,水煎,代茶饮用。
(2)咽喉充血 、扁桃体肿大:金银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预防乙脑、流脑: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芦根、甘草各1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5天。
(4)急性细菌性痢疾:金银花10克,黄芩10克,黄连3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取金银花焙枯存性,白痢以红砂糖水,赤痢以白蜜水调服,每次服15克,1日2次。此外银花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菌痢、肠炎亦有良效。
(5)婴幼儿腹泻:将金银花炒至烟尽,研为细末,加水保留灌肠,每日2次。半岁以下,每次用1克,加水10毫升;半岁至1岁用1.5克,加水15毫升;1~2岁用2~3克,加水20~30毫升。
(6)胆道或伤口感染:金银花30克,连翘、黄芩、大青根、野菊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泌尿系感染、小便频数、尿道疼痛、热涩不利:金银花、天胡荽、金樱子根、白茅根、海金沙藤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8)疔疮及一切肿毒,无论已溃、未溃,金银花连茎叶60克,水煎服,1日1剂;并以药渣敷患处。或银花藤9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另将银花藤研烂,用少量酒调敷患处四周。
(9)颌面部化脓炎症:金银花、连翘各15克,玄参、竹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0)急性阑尾炎:金银花90克,当归60克,生地榆30克,麦冬30克,玄参30克,黄芩6克,薏米仁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1)深部脓肿: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1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急性乳腺炎:金银花、野菊花、海金沙、马兰、甘草各10克,大青叶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13)子宫预糜烂:金银花、甘草等份,共研细末,睡前,用阴道棉签蘸药粉,塞于子宫颈处,次日晨取出,10次一疗程。
(14)杨梅疮:金银花30克,甘草6克,黑料豆60克,土茯苓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15)荨麻疹:鲜金银花煎服,每次30克,1日3次。
(16)传染性肝炎:银花藤6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1疗程,休息1~3天后,根据病情需要,可再服。
(17)风湿性关节炎:银花藤9克,桑枝9克,水煎服。
(18)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疮痈: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茉莉花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即可防治。平素火大者,常饮此茶有降火功效。
(19)感冒发热,津伤口渴:取金银花30克,薄荷6克,麦冬10克,鲜芦根30克,先煎金银花、芦根、麦冬,沸后煮15分钟再下薄荷,煮2分钟,取汁液,调入冰糖饮用。
(20)声音嘶哑,咽喉疼痛:金银花30克,麦冬10克,甘草5克,泡茶饮。
(21)舌炎:金银花、夏枯草各9克,水煎当茶饮。
(22)鼻窦炎:金银花9克,研为细末,取少许吸入鼻中,1日数次。
兰花草,其本意为植物名,也称竹叶草、鸭跖草。别名:翠芦莉、别称: 马莲、马兰、马兰花、旱蒲、蠡实、荔草、剧草、豕首、三坚、马韭。生于山坡较阴蔽而湿润的草地、疏林下或林缘草地,云贵高原一带常生于海拔3000-3300米处。产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民间作草药用,有清热利湿功效
马兰草也叫竹节草或者鸡儿肠,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种,它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生菜品,多在春天采收嫩叶和嫩茎供人类食用。马兰草的营养丰富,保健功效出色。
一、采收种皮,及时移栽
马兰用分株繁殖(营养繁殖)法不仅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成活率高,而且当年采种栽植,当年就可采收,管理得法,当年就能收回成本且略有盈余。把马兰大种根掰成带有主枝和根茎的若干块小种根,植前用新高脂膜喷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栽后要及时浇透水,防止萎蔫,以利提高成活率。
二、翻耕除草,施足基肥
马兰对土壤适应性很强,但以水利设施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移栽前人工拔除杂草,或用无公害除草剂喷杀,做到基肥充足,土肥交融,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为马兰持久旺盛生长打好基础。把好除草关和施足基肥是获得马兰安全、优质、高产的基础,不可掉以轻心。
三、大棚覆盖,绿色管理
马兰移栽后用塑料大棚覆盖。大棚马兰要实行绿色管理。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大棚马兰在秋冬生长期间,没有发生过病虫严重危害,不需要喷药防治。偶尔发生点状的叶斑病,用草木灰撒施防治即可,并结合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因此棚栽马兰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四、按时采剪,保鲜上市
采剪时注意保留短的嫩芽,以保证后期产量。采剪后的嫩梢,要放在阴湿的陶器缸中,喷施新高脂膜细水防止萎蔫,用保鲜袋装好及时送往市场销售,做到按时采剪,保鲜上市。
答:栽植方法:黄花补血草移植成活较困难,因此,市面上销售的多以容器苗为主。应用以片植、带植为主,种植密度般为16株/平方米。片植时,黄花补血草与耐旱观赏植物马兰、金叶莸、大花萱草、大叶补血草等配置。忌与喜水植物如丁香、榆叶梅等配置,更不能配置草坪栽种。灌溉上不可用喷灌,否则干花发霉而影响景观效果。
土壤:喜疏松透气性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0.5%以上,适于轻度盐化的沙土、沙壤土,不耐水湿。在pH值8.5-9,全盐含量0.6%的土壤中生长正常。
营养袋苗:叶片8-12片,花梗长5-10厘米。
定植密度:株行距20-30厘米,15-25株/平方米。
定植前施腐熟基肥。黄花补血草不宜配置喷灌,喷水影响开花后的景观效果。每年浇水2-3次,及时清除杂草。将叶面积小、叶量少的苗第1茬花抽出的花梗剪除,利于第2次花花梗粗壮生长,开花饱满。冬季或第2年萌芽前剪除地上部分干花,留茬15-20厘米,根据土壤干湿度浇灌返青水。黄花补血草比较怕水,因此种植时注意避免低洼地段,否则,积水容易造成根部腐烂。
花萼和根为民间草药。主要为以花萼治妇女月经不调、鼻衄、带下。
黄花补血草是干旱荒漠地区为数不多的野生花卉之一,花色艳美、繁密华贵,是难得的纯黄色宿根花卉品种,无限花序,花期5-10个月,冬季形成干花不落。特别是在绿化园林中,虽然花已经干枯,但金黄色的小花仍能在冬季观2个月,为中国北方灰色的冬日增添色彩。黄花补血草花色艳丽、花期长,不易自行脱落,可供采集的时间长,干制效果好,姿态自然、富有野趣,非常适宜做立体干花,是一种制作干花的材料,可以制成高低形态不同的花束。
不收
是因为马兰1号小麦种还未经过国家审定。
所有的小麦种都需要经过国家的审定才能进行制作面粉,以确保面粉的食用安全性。小麦种子是果实,主要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其中种皮有保护作用,而胚乳能贮存营养物质,常将胚乳加工成小麦面粉。
斑叶兰、贝母兰、扁竹兰、长杆兰、长距兰、钓兰、甘青青兰、挂兰、红门兰、红泽兰、虎尾兰 、化气兰、金边龙舌兰、铃兰、鹭鸶兰、马兰、帽兰、米仔兰、佩兰、蜻蜓兰、球兰、全叶青兰 、汝兰、石吊兰、水晶兰、水泽兰、唐古特青兰、天目木兰、蜈蚣兰、狭穗鹭兰、岩青兰、岩泽兰、野竹兰 、异叶青兰、泽兰、珠兰、竹叶兰
荆芥不是马兰头。荆芥是唇形科荆芥属植物,一般药用部分点干燥地上部分的枝条。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然而,马兰头就马兰的嫩苗,它是菊科马兰属植物,生命力顽强,在山脚田边常有它的身影,故称田边菊。马兰的幼苗,在开花前可以食用。
马兰头买来要摘
马兰头买回来,首先要摘去老叶和老梗,只留最嫩的茎叶做出来才没有茎节感,然后用清水冲洗4-5遍即可。 营养与禁忌 “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马兰头在陆游时期就已广泛食用了。马兰头可清炒可凉拌,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及β-胡萝卜素,17种以上氨基酸,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
是浙江嵊州的
艾青饺,浙江传统的地方名点,清明节食俗。宁波地区一带的人们,有个传统习惯,在清明节前后欢喜到野外挖马兰、荠菜、草子(苜蓿)、艾青等野菜调调口味。相传开春季节的野菜对人的眼目有好处,故而就叫做“亮眼马兰”、“亮眼荠菜”……其实这些野菜,不仅能清目,而且具有健胃利脾解毒之功效,尤其是艾青,用来退火消毒,熏杀害虫,民间常作中草药使用。
马兰头和马兰当均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表演艺术,但二者有以下不同之处:
1. 起源地域不同:马兰头起源于云南丽江、大理等地,而马兰当则起源于云南文山、思茅等地。
2. 表演方式不同:马兰头表演者身着彩色头饰,以腰鼓、背鼓等乐器为伴奏,跳着独具风格的舞蹈;而马兰当表演者则戴着芒果皮、鹰爪皮、豹皮等做成的面具,仅以鼓、板、铜铃等乐器为伴奏,表演着独具特色的舞蹈和唱腔,具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神秘色彩。
3. 播放时机不同:马兰头往往在节日、婚礼、葬礼等场合表演,马兰当则通常在春节、清明节等时期举行比赛、演出等活动中展示。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