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黄芩有什么功效?

 2024-09-05  阅读 856  评论 0

摘要: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黄芩是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在中医临床应用中,黄芩在清热,泻火解毒处方中应用比较广泛。现就黄芩的主要药用功效与作用,作如下简答。(

欢迎阅读!请点击关注,分享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常识。

黄芩是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在中医临床应用中,黄芩在清热,泻火解毒处方中应用比较广泛。现就黄芩的主要药用功效与作用,作如下简答。

(枯芩图片)

黄芩的主治功效与作用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黄芩有“枯芩”,“子芩”之分。黄芩老根中空而枯的称为“枯芩”,新根中部坚实的称为“子芩”,也称“条芩”。枯芩善于清肺火及上焦之实火,主治肺有热的咳嗽。子芩偏于清大肠火,泻下焦湿热,主用于治疗有热的痢疾泄泻,此外,还可治疗湿热所引起的黄疸和痈肿疮毒等证,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衄崩漏,孕妇有热的胎动不安诸证。黄芩中药饮片有两种炮制品规格,一种是酒炒黄芩,主用于清上部火,另一种是黄芩炭,主用于治疗血热妄行的血热吐衄及崩漏。另外,古时有用猪胆汁炒黄芩的胆炒黄芩,主用于治疗肝胆实热实火,有降泄肝胆火的作用。

(条芩图片)

黄芩在中医临床的应用

黄芩在中医临床主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治疗。如大家熟悉的清开灵中成药,其主要药用成份即是黄芩苷。黄芩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有解热,降压,利尿,镇静,利胆的作用。一般在中医临床应用中,黄芩单味应用较少,大都与其它中药配伍应用。如用于治疗湿热中阻,证见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黄连,姜半夏,干姜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常用“枯芩”配伍桑白皮,知母,地骨皮,贝母等同用。用治怀胎蕴热,胎动不安,大便干结,常用“条芩”配伍白术,苎麻根,竹茹同用。在夏天,用治湿温,暑湿,证见胸闷腹胀,恶心呕吐,小便短赤,若湿重于热,常配伍白豆蒄,滑石,通草等同用,若热重于湿,常配伍茵陈,木通,连翘等同用。一般常用剂量3一12g。

(酒黄芩图片)

使用注意!凡脾胃虚寒,大便溏稀者均不宜服。

以上简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e16B24DAFZSBVk.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417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