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药的最佳服用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3-04-17  阅读 846  评论 0

摘要:在服用中药调理身体的过程中,如果说是滋补类的药物,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在饭前半个小时左右进行服用,如果说是属于清热泻火,散寒除湿的药物,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饭后半个小时服用,另外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尽量少

在服用中药调理身体的过程中,如果说是滋补类的药物,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在饭前半个小时左右进行服用,如果说是属于清热泻火,散寒除湿的药物,个人建议最好是选择饭后半个小时服用,另外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尽量少吃寒凉食物。不要饮酒。

寒性体质怎么用中药调理?

对于寒性体质的患者,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暖脾驱寒的药物来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的加衣服,不要吃生冷过于寒性的食物,更不要用冷水洗头或洗澡,睡觉前可以用热水多泡一下脚,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抵抗能力。

熬好的中药可以喝冷的吗?

熬好的中药是可以喝冷的。如果胃好的话,没有什么问题。如果胃不好的话,建议温热服用,避免冷药水刺激胃肠。另外一般来说治疗寒症用热性的药物,需要热服,治疗热证用寒性的中药,需要冷服。如果真热假寒,用热性的药物,需要冷服;真寒假热,用寒性的药物,需要冷服。

中药热喝好还是凉喝好?

中药有热服,还有温水温服,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温度,有些药物是需要冷服的,有些药物需要热服。服用中药的时候,最好不要过量,因为中药相对于西药来说,作用虽然会小一些,但是中药当中也有一些药物有毒的,倘若过量服用的话会中毒。

为什么说中药要趁热喝?

热散寒凝。(“趁热喝”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过热则会损伤及口腔、食管、与胃的粘膜,所以中医一般嘱咐温后喝。是要求药是温的方好饮用。)那么温后喝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温,利于药性吸收行散,脾主运化,喜温煦,温了也利于脾脏运化与肠腑吸收。如果过热也不好,因为胃是热腑,它并不喜过热,过热则会伤胃。寒,中医认为害则凝滞,不利于运化吸收,胃虽是热腑但也不可过于寒凉,过了,当相火不足也会造成脾胃虚寒,影响正常运化。正因为此,在治疗一些寒症之时用药往往佐以温散之品,这也就是帮其行散之意,特殊的医生还会告诉你用一些药引子,如白酒、黄酒、生姜等。可以肯定的说,中药汤剂温用其效果是好的。

并不是什么中药总是趁热喝。讲究点喝中药最好。中药根据药性当然有寒凉与温热等等区别,而传统的服用当然很为精细复杂,一定要自己在遵医嘱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经验总结,才会喝出最好的效果来。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d5fBW4BAFtQ.html

标签: 中药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818秒, 内存占用1.84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