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来有一种说法叫琴棋书画,讲的是一个人的技能,其中的书基本上就是书法的意思,所以一个人书法好,应该是属于一个人有才华的表现,有了书法以后才有了这样的说法,见字如见人,反映了书法可以很好的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书法好的累属于一个人的个人才华
人笔画少,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捺,书写时要注意竖撇要舒展,起笔落在竖中线上,捺也要舒展,起笔落在竖撇的前上部分。整个要方方正正。
有42个哦。
例如:刘海粟、刘炳森、刘艺、刘江、刘一闻、刘文华、刘洪彪、刘夜峰、刘子善、刘云泉、刘振国等。
书法家
shū fǎ jiā
繁 体:书 法 家
五 行:金 水 木
简体笔画:4 8 10
繁体笔画:10 9 10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这首诗写的看似平淡自然,其实意境深邃,情趣盎然。
诗人登山时节是在大地春去,百花落尽时候。没有想到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桃花盛开,诗人眷恋喜爱的春光依旧在。
书法字帖,是用于写字临摹的样本。帖分两种,一种是石刻拓本,一种是墨本。前者又称碑学,后者又称帖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方多以帖学为主,北方多以碑学为主,有南帖北碑之说。前者沉着厚重,后者鲜活灵动,各有风格,各有千秋。学哪一种好,一致认为先学碑好。书法传世资料最为古老,后学大家无处此法。帖源于碑,碑是正根。自古以来,书学大家的学习经历,也各不相同。最终,都同样取得了成功、做出了成就。就是说,哪一种讲法都不是一定的,还是要因人施教,因人而论。书法字帖非常之多,常用帖本还是有数的。
一是庞中华
庞中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二是顾仲安,生于1956年,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最高奖。
三是田英章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于天津,曾任:国务院任命书写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终身书法家。
四是司马彦
司马彦,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已编写出版钢笔、毛笔字帖、教材、专著1200余种,遍及全国城乡,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字帖之冠'。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
首先感谢邀请。家里要挂的书法作品可以说是非常多的那就要看主人的品味了,常用的四字五字内容:《天道酬勤》《厚德载物》《室雅人和》《物华天宝》《天官赐福》《贤清福居》《见贤思齐》《家和万事兴》等,古诗词类可以选择能使人静心的,比如清代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联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等等。下面发几幅作品内容图片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字如其人,好的字迹能够给人好的印象
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我国实际上在无形中发展出了一套字迹心理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这种心理学从西汉时期就诞生了,西汉文学家扬雄曾说:“书,心画也”,意思就是每个人的书法都是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描绘,除了心理状态的描绘以外,字迹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习惯等。
二、字迹优美,在各项考试中都会加分
从小到大,我们都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一次次考试,在无形中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在考试成绩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字迹因素是时常被我们忽视的。
三、书法磨心,求得宁静以致远
书法是一门需要静下心来学习的艺术,现代社会人心浮躁,能够坚持练字的人实在不多。练字能够给人带来内心的宁静,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原本急躁的性格,这大概就是慢的艺术。
写好毛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是我实践后,体会到的,我发现我还有许多小错误没有改过来。比如;握笔不佳,姿势不美,笔顺不规范等。这些毛病我得慢慢地改过来。
每一次,我我都会认真地去写,老师给我评价,我也回认真地听,看看自己的毛病在哪里。要是错太多,老师也会鼓励我,使我的信心有增强了许多。
1、笔画越简单越不容易写好,要想写好人字,撇不出锋,捺写成长点,把握书写节奏由快到慢。
2、人字书写时,写撇迅疾,使其成斜向的竖,笔尖稍驻即疾速返上,顺势向右写长点,长点中段呈微弧形;写长点时运速略缓,两笔连贯自然,整体似一张弓,富有弹力。
3、写好一个人字,只需要两笔,而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