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是什么东东?

 2024-08-24  阅读 486  评论 0

摘要:夏枯草 Xiakucao  [编辑本段]简介  【出处】《神农本草经》。  【中药材学名】Spica Prunellae。  【别名】【异名】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

夏枯草 Xiakucao  [编辑本段]简介  【出处】《神农本草经》。  【中药材学名】Spica Prunellae。  【别名】【异名】夕句、乃东(《本经》),燕面(《别录》),麦穗夏枯草、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铁色草(《纲目》),棒柱头花(《中国药植志》),大头花(《浙江中药手册》),灯笼头、羊肠菜、榔头草(《江苏植药志》),白花草(《河北药材》),胀饱草(《山东中药》),棒槌草(《中药志》),干叶叶(《陕西中药志》),锣锤草、东风、牛枯草、地枯牛、广谷草(《湖南药物志》),六月干、棒头柱(《闽东本草》)。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 Labiatae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Linn. 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呈棒状,略扁,长1.5~8cm,直径0.8~1.5cm,淡棕色至棕红色。全穗由数轮至10数轮宿萼与苞片组成,每轮有对生苞片2 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状,脉纹明显,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内有花3 朵,花冠多已脱落,宿萼二唇形,内有小坚果4 枚,卵圆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味淡。  以色紫褐、穗大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地,其他各省亦产。  西藏、云南尚以刚毛夏枯草的花穗及果穗同等入药。  【植物形态】Prunella vulgaris Linn.多年生草本,高13—40厘米。  茎直立,常带淡紫色,有细毛。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或疏生锯齿。  轮伞花序顶生,呈穗状;苞片肾形,基部截形或略呈心脏形,顶端突成长尾状渐尖形,背面有粗毛;花萼唇形,前方有粗毛,后方光滑,上唇长椭圆形,3裂,两侧扩展成半披针形,下唇2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部管状,上唇作风帽状,2裂,下唇平展,3裂;雄蕊4,2强,花丝顶端分叉,其中一端着生花药;子房4裂,花柱丝状。  小坚果褐色,长椭圆形,具3棱。  花期5~6月。  果期6~7月。 各地常见,生长在荒地或路旁草丛中;分布几遍全国各地。茎、叶、花序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花穗含夏枯草甙,叶含金丝桃甙、芦丁。  【采制】夏季当果穗半枯时噪下,晒干。  【性味功用】 苦、辛,寒。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成分】夏枯草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1 克,蛋白质2.5 克,脂肪0.7 克,碳水化合物11 克,胡萝卜素3.76 毫克,维生素B20.21 毫克,尼克酸1.2 毫克,维生素C28 毫克。  全草含三萜皂甙,其甙元是齐墩果酸,尚含游离的齐墩果酸、熊果酸、芸香甙、金丝桃甙、顺-咖啡酸、反-咖啡酸、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胡萝卜素、树脂、苦味质、鞣质、挥发油、生物碱、水溶性盐类(约3.5%,其中约63%是氯化钾)等。  花穗含飞燕草素和矢车菊素的花色甙、d-樟脑、d-小茴香酮、熊果酸、夏枯草甙。  叶含金丝桃甙、芦丁。  [编辑本段]【功用主治】  【功用主治1】  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治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瘰疬、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1、肝虚目痛(冷泪不止,羞明畏日)。用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茶汤调下。  2、赤白带下。夏枯草开花时,采来阴干,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3、血崩。用夏枯草研为末,每服一小匙,米汤调下。  4、产后血晕,心气欲绝,用夏枯草捣烂,绞汁服一碗,极效。  5、打伤、刀伤。把夏枯草在口中嚼碎后敷在伤处。  6、汗斑白点。用夏枯草煎成浓汁,每天洗患处。  7、瘰疬(不论已溃未溃,或日久成漏)。用夏枯草六两,加水两杯,煎至七成,吃完饭过一段时间以后温服。体虚者,可用夏枯草煎汁熬膏服,并以膏涂患处。兼服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更好。  附方: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明目,用瘀消瘤,还有利尿降压的作用。民间又用它来泡茶,作清凉被动暑剂。  【功用主治2】  (1)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肿痛,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如高血压病),可配苦丁茶、野菊花。  (2)清热散结:用于乳腺炎、腮腺炎,可配柴胡、赤芍、浙贝母。  用于瘰疬(如淋巴腺结核)、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常配牡蛎、浙贝母。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②《本草衍义补遗》:补养血脉。  ③《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  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窃、周身结核。  ④《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瘰疬,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⑤《本草从新》:治瘰疬、鼠瘘、瘿瘤、症坚、乳痈、乳岩。  ⑥《科学的民间药草》:有利尿杀菌作用。  煎剂可洗创口,治化脓性外症,洗涤阴道,治阴户及子宫粘膜炎。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淋病、子宫病有效;并能治高血压,能使血压下降。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cfdB24DAFFSBlU.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5808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