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疮疡、乳房病、瘿、瘤、岩、肛门宣肠疾病、男性前阴病、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病等。在历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耳鼻喉口腔等病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发展分化成了有关专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各级各类中医院、各级综合医院中医科,中医医疗单位,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城镇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中医教育机构、中医临床科研机构、中医出版机构、中医管理机构等工作,主要从事中医学的科研、中医临床医疗、教学与管理。
一般认为中医手术源于隋朝,公元610年巢元方《诸病源侯论》金疮肠断侯中记载:“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
”作为最早的记录. 传说华佗为关公刮骨疗毒,只是外伤处置。至于给曹操做开颅手术,还没等手术开台,术者就被杀了,也没留下文字记载。但是,在史记的《扁鹊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在中医教材里,把“诀脉”解释为疏导经脉。“诀”字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绝也,别也”。是断绝之意,脉在古医著中指血管。《灵枢经》:“壅遏营卫,令无所避,是谓脉”。合起来应该解释为结扎血管。“荒”字是个通借字,通“肓”。病入膏肓指的是横膈膜之上,心脏之下,药力很难达到。根据以上解释,上述文字记载的就是按解剖层次,和手术顺序做的纪录。我们在进一步详细分析如下:因五脏之输(1.根据患病的部位),乃割皮(2.切开皮肤),解肌(3.分离肌肉),诀脉(4.结扎血管),结筋(5.吻合筋腱),搦髓脑(6.整复脊髓或脑组织),揲荒(7.打开横膈膜),爪幕(8.打开腹膜),湔浣场胃(9.清理肠胃病灶),漱涤五脏(10.清除五脏病变)。从解释来看,2.3.4是手术开始时必须的操作。2.3.4.5是肌腱吻合术,2.3.4.6是脊椎或颅脑神经外科手术,2.3.4.8.9是下腹部手术,而2.3.4.7.10则是胸腔手术。不过是通过腹腔做的,因为没说剪断肋骨。而是打开横膈膜。古文讲究简练,如果不是实际操作,不会记载这么详细。扁鹊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如果上面的推断合理,就可以把中医手术的记载,再提前1100年!一)先秦医学成
1.战国时期扁鹊,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传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人们借用了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脉学之宗。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因此,医学界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被世人尊为医祖。
2.《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医学之祖”“医之始祖”之称。
(二)汉朝医学成就
1.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该书论述四诊疗法,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被称为“万世宝典”,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2.《医方经》是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3.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4.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被誉为“神医”。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并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他还发明了五禽戏,即虎鹿猿熊鸟,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三)唐宋医学成就
1.孙思邈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2.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
3.宋朝法医宋慈所著《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
(四)明朝医学成就
《本草纲目》由明代李时珍撰写,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五)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华陀是我国东汉末期有名的神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甚至发明用针灸医病的、创始人。华佗在当时已能做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一类的外科手术。他游医治病足迹遍布,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一带,给他给人看病。他对妇科、内科、外科、小儿科都很精通。
曹操一代军事家,当代枭雄,我们都知他曾患有头风病,一直伴随着他直到他去世。曾经华佗为他看诊过病情,病情分析,这病时间太久不宜根除,需做开颅手术才能根治。对于当时华佗的开颅手术,要想成功有很大的难度,毕竟没有临床的经验,就算是用今天的医疗手术,成功率也不敢100%保证,能否成功很难说。
但是华佗在那个时候能提出做开颅手术,做为一代神医,可能有一定的把握和对这类手术有过深彻的了解,和医疗方案,否则他也不可能凭空提出开颅手术。个人认为,有一半的成功率把,毕竟那时的医疗条件很差。
中医外科常见的疾病有以下几种:1.皮肤疾病。如皮炎,湿疹,红斑狼疮等。
2.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男性睾丸炎,前列腺增生等。
3疮疡疾病。如骨髓炎,淋巴结核,淋巴肿等。
4.肛肠病。如内痣,肛裂,混合痔等。
5.外科杂病。如痛风,肠粘连,乳癌等。
6.乳腺疾病。如乳腺炎,乳房结核,乳腺癌等。
7.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瘤,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症等。
8.静脉疾病,周围血管病等。
中医要学解剖学吗?
为什么?
这个人提问有点″黑",中医的解剖学,不是现代医学的尸体解剖学,或病态人体解剖学,这些已经不是完整的医学解剖学,而中医是鲜活的自然人体内视解剖学,比当下现代医学强,犹如天地之差,中医的医学理论和医术根基出自人体经络学,现代医学连人体经络都没有办法印证,甚至连人体的"阴阳""气血"理论中"气"都不认识,这就是现代医学尸解学的谬误,现代人有点″健忘",且仗科技″狂妄"之症,打压经典,拔高自大。
任何医学对人体解剖都是医学的基础认识,至于与古中医来说,中医人体经络学,成就中华民族医学经典,鼎盛传统传承几千年实践应用,试问,现代医学除了一身光亮的外表<外科手术>外,能对人体万病之根了解吗?
放下器械手段,一无所知,这是现代尸解误区,真中医能在黑暗的环境中随时行医,就是通过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
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内经》提出了病理学说。秦汉时期医学有重大发展,“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实的药物学著作, 被译成多种文字 。
(1)商周医药学①商和西周时期,已有较丰富的医药学知识。②甲骨文中所见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眼、耳、口腔、肠胃等各种分科。③商代遗址中还出土了石贬镰等医疗用具。
(2)秦汉医学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②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③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④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3)隋唐医学的进步①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明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②李时珍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外科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随着时代的进化,外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外科学的发展又带动了无菌法和消毒法的发展。到了19世纪,麻醉学诞生,首例麻醉下的手术诞生于1846年的美国一位齿科医生。尽管当时的场地设在图书馆的教室内,尽管没有一个人身着白大衣,但是这的确揭开了手术室历史的序幕。手术室的进化 第一代手术室我们称之为创世纪简易型手术室。医学在进步,1886年,细菌学的发达、蒸气灭菌法诞生;1887年,手术时的洗手法成立;1897年,手术时开始使用口罩;1898年,开始使用手术衣,至今均已有100年以上的历史。
20世纪的欧洲,医院分散的各个病房内,开始各自配置相关的手术室,手术室开始进入了第二代,我们称之为分散型手术室(Pavilion Type)。1937年,召开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现代模式的手术室在那个时期正式创立。
20世纪中期,病房开始集中化,手术室也进入了第三个时代:集中型手术室(Central Type OPR)。1955年,日本东京大学集中型中心手术部正式开设,揭开了日本集中型手术室的帷幕;1963年,中央供应型手术室平面布局在美国诞生;1966年,世界上第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在美国的巴顿纪念医院设立;1969年,英国卫生部推荐的手术室平面布局,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污物回收型的雏形。
今天我们跨入了新的世纪,医学的飞跃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医疗环境,第四代手术室开始步入了我们的时代。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