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藤长在外面,还根却长在土里。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可,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葛根粗壮藤本,长可达8米,全体被黄色长硬毛,茎基部木质,有粗厚的块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背着,卵状长圆形,具线条,小托叶线状披针形,与小叶柄等长或较长,小叶三裂,偶尔全缘,顶生卜叶宽卵形或斜卵形。花期9一10月,果期11一12月。生于山岥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或生于海拔1000一3200米的山沟林中。
中药葛根具有发汗解表,解肌生津,升阳透疹的功效。对于外感风寒表症以及麻疹性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也能治疗中气下陷性的疾病,例如胃脱垂,肛门脱垂等等,也可以和其他的药物组成方剂来进行治疗各种疾病,效果会更好,例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等。
一种。
柴葛多为野生,包括葛麻姆,甘葛藤等,也有少量人工栽培的。野生的柴葛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广西、广东、福建、安微、江苏、浙江、云南、陕西南部等地。野葛花期9~10月。因其生长环境恶劣,生长期长,至少要数年才能长成粗壮的块根。其块根纤维含量高,淀粉含量一般不超过12%,生长年份越长,块根的淀粉含量就越低,有些生长了十数年的老葛根,其块根能长到一百来斤重,基本上已经全部纤维化,柴性十足,所以叫柴葛。野生柴葛的葛根黄酮、大豆甙等药用成分含量很高,所以药用价值很高,但是由于纤维含量太高而不能作为食物来食用。
1.科属不同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蕨根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在秋、冬采集"蕨"的根部,洗净、晒干,即为蕨根。
2.形态特征不同
葛根,多年生藤本,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3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密被黄白色绒毛;花密生;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长15~19厘米;花萼5齿裂,萼齿披针形;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两体(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扁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蕨根,多年生草本。根茎长,粗壮,匍匐,地下,被茸毛。叶柄疏生,粗壮直立,长30-100cm,裸净,褐色或秆黄色,叶呈三角形或阔披针形,革质,3回羽状复叶,长30-100cm,宽20-60cm;羽片顶端不分裂,其下羽状分裂,下部羽状复叶,在最下部最大;小羽片线形、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多数,密集;叶轴裸净;叶脉多数,密集,通常叉状分核,中脉被毛。孢子囊群沿叶缘着生,呈连续长线形,囊群盖线形,有变质的叶缘反折而成的假盖。
可以的.它能够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素的吸收.
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
葛根产于湖北、陕西、四川河南、安徽省会比较正宗。其中湖北省是我国葛根的葛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气味清香爽口,不仅可以用来泡水饮用,还可以用来
煲汤、熬粥、炒食食用,其有千年人参"之美誉。
葛根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其中含有黄铜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短黄酮苷、花生
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以及铁、钙、铜、硒等矿物质。
葛根,可以解肌退热,升阳,生津作用。可以治疗泄泻,头项强痛。山楂,可以健胃消食,治疗食积。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治疗感冒。三七可以活血化瘀,止血。由于药物作用不同,这些药物不能在一起服用。清肺的中药有 川贝,浙贝,百合,沙参,麦冬,陈皮,黄芩等。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