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桂枝的来源是什么?

 2024-07-27  阅读 987  评论 0

摘要: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

桂枝,中药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性味归经】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功效特点】本品发汗之力缓和,能调营卫之气,多适用于表虚感冒。温经通阳较强,配黄芪温经通阳以助气化。【功效作用】1.发汗解肌:用于表虚感冒,可与白芍同用,如桂枝汤。2.温经通脉:用于宫寒闭经及寒凝血脉引起的肢麻身冷血痹症,可与黄芪、附子、白术、桂枝同用。3.温阳化气:用于慢性浮肿病人。此类病人皆痰饮水湿为患,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上中下三焦道路壅塞,营卫运行不畅,膀胱气化失司,蒸化无权,水不化气,滞而为水,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皆为阴邪,得阳则化,故用桂枝辛温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助三焦之阳,为痰饮水湿必用之品。4.温经除痹:痹乃为风寒湿三气合而为之,即相当现在风湿性关节炎。因本品温通经络,外可辛散祛风胜湿,内可温通散寒止痛,更能领祛风湿诸药直达病所,收一举三得之效。5.温通胸阳:胸为上焦,内藏心肺,为阳气升发之地,肺主气,心主血脉,气血运行赖以阳气推动,胸阳不振,则气血无力推动而成心廊痹阻,即现在的冠心病之类。桂枝辛可通行,温能助阳,为温通胸阳之佳品。【鉴别应用】1.桂枝解肌散寒发表力专,炒桂枝温里去寒化湿力胜,蜜炙桂枝温中补虚润燥力强。2.肉桂与桂枝,同源于桂树,一为厚皮,一为嫩枝,均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之功。然肉桂辛大热,守而不走,长于温里止痛,人下焦补肾阳,可引火归原;桂枝辛甘温,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入上焦补心阳,能止心动悸。【配伍应用】1.配芍药:桂枝辛甘温,走表则辛温发散,入里则甘温补虚;芍药苦酸微寒,苦酸清热,酸寒敛阴。桂芍相合,一辛温发越阳气,一酸寒收敛营阴,一刚一柔,一阳一阴,一散一收,相互为用。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2.配麻黄:麻黄偏于肺经气分,辛开苦泄,遍彻皮毛,专发汗而散寒邪;桂枝偏入心经血分,辛甘温煦,透达营卫,能解肌而去风邪。两者配伍,既入卫,又入营,解肌发表,温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发汗而解。3.配甘草:甘草甘平,补脾缓中,益阴生阻,调和诸药。桂枝配甘草,专行营分而走里,辛甘发散为阳,辛从甘化,阳中有阴,补营气,益心气,通心阳,善治心悸、脉结代诸症。4.配大黄:大黄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号称将军,又有通瘀行血之功。二者相配,寒热并用各得其妙。5.配附子:附子大辛、大热、大毒,纯阳燥烈,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有回阳救逆、峻补元阳、散寒之功,彻内彻外,果有真寒,无所不治。二药相伍,两阳相加,温经脉、通关节、散沉寒,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烦疼,不能转侧,屈伸不利,又可温通血脉,治阳虚阴凝,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之证。用于阳虚水肿,可通阳化气;阳虚感寒,可助阳发表,无大汗亡阳之虞。【应用注意事项】本药辛燥助阳动血,故湿热病及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用法用量】内服:3~10克,入煎剂。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可用至30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cceB24DAFJaAVI.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1395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