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块人参出油,人参有点湿怎么处理

 2023-08-05  阅读 1120  评论 0

摘要:1. 人参有点湿怎么处理人参的种植技术2008-12-13 19:36【大 中 小】【我要纠错】  (一)概述别名棒棰、山参、园参。  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的根,其叶也入药,叫参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

1. 人参有点湿怎么处理

人参的种植技术

2008-12-13 19:36【大 中 小】【我要纠错】

  (一)概述别名棒棰、山参、园参。

  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的根,其叶也入药,叫参叶。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功能: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安神、益气。生产于吉林长白山脉、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等地。

  (二)植物特性人参植株高33~66厘米,茎单一,直立,圆柱形,光滑无毛。叶掌状复叶,有长柄,基部叶最小,小叶椭圆形,边缘细锯齿,表面绿色,沿叶绿有稀疏毛。伞形花序单独项生,小花有4~40余朵,淡黄绿色。茎的下端常分又,顶端有根茎,俗称芦头。

  (三)生长特性人参喜冷凉、半阴半阳之处生长,耐寒,忌强光直射。栽培时需搭设荫棚。参畦以上午8时前和下午6时后进阳光适宜,中午强光直射则会造成参叶焦枯。适宜在25℃以下气温中生长。森林腐殖土最适宜裁参,农田土加入充分腐熟的猪粪、堆肥等凉性肥料也可种植。要求柞、椴、棒等阔叶林地,土壤中性或弱酸性。农田栽参,前茬以种过禾本科及豆科,如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麦等地为好。根茎类作物为前茬不佳。栽种过人参的土地短期内不宜再栽参。怕积水,忌干旱。

  人参种子采下来就播种,要经过20~21个月才能发芽,经过8~9个月催芽处理才能发芽。因人参种子有胚后熟、生理后熟两个过程,完成此过程需要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在田间条件下,将种子播在5厘米厚土中,土壤湿度35%左右,从播种到种子裂口,土壤的温度约为17~18℃左右为宜。此时土壤温度由高到低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播种到种胚目视可见圆点为第一阶段,此时平均温度21℃左右;从目视种胚可见圆点到点到占乳的1/2为第二阶段,平均地温在17.4℃左右;第三个阶段是胚占胚乳的1/2到裂口,此时胚乳仍继续生长一个阶段,再通过3个多月的低温(5℃左右),至春季气温上升至11.8~15.2℃时,20天左右萌发率可达90%以上。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栽种人参的环境要求无水灾、旱灾、风灾和冻害的地方。在平原地区地农田栽培人参,须选地势高、土质疏松肥沃、保水力强、排水良好的土地。人参喜森林腐区质土,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须在整地时添加有机肥料,使土壤肥沃、性状接近森林腐殖质土。若以一般农田为栽培用地时,前茬以玉米、谷子、豆类、小麦较好;也可在春季播种玉米、豆类,夏季翻压作绿肥,均施入1/3腐熟猪粪、腐熟落叶、绿肥(大豆秆节)、饼肥,1/3草炭,若土质严紧再加入适量细砂,与1/3畔面上反复翻拌3次,使之均匀,然后做成高畦。在拌土时应于每平方米施入过磷酸钙0.01~0.025千克以增加肥力,或每平方米施入猪粪2.5千克,老房土1千克,豆饼、过磷酸钙各0.5千克,与畦土拌匀。山坡地栽培人参,应选择坡度为5~25度高燥的缓坡,台地、山地一般20~30度为宜。坡度过大作业不方便,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宜选腐殖质较厚(13厘米左右)的土壤,有条件也应施入一定量基肥。

  山地选好之后,进行场地处理。把乔木和石块清除场地之外,然后把灌木、草贴地皮割下,均匀铺在地面上晒干,四周围打火道,选无风天,太空晴朗,点火烧,全部变成红炭,灭火。用土埋或用水浇均可,这样增加了磷钾肥,也杀死了地下害虫。增高了地温和加快腐熟。

  山地栽参有个原则:“头戴帽,腰束带,脚穿靴”,目的防止水土流失。按坡度陡坦,留出拦排水的拦水坝。所以烧完场地后定出排水坝的位置。一般每隔2000~4000厘米设一条蹬,宽100厘米,蹬的斜度与山地等高线的夹角以2~3度为宜,留做蹬的树柱子,起固定作用。翻地时,定蹬的位置不翻。应把石块。杂物等检出来难到蹬的旁边。做成坝形,起到拦水和排水的作用。

  确定参畦的走向:主要还是利用阜阳、晚阳,躲开中午阳光直射。山地栽参畦的走向多是正南。正北走向,如果东西有高山影响,以稍偏西为好,南北两坡,可顺山做畦,东西坡坡度不大,雨水能顺流,可以横山或斜山做畦,特陡的山,斜山顺山做畦,方向定好后,钉上标桩,撒白灰做标记也可以。参畦万向的标准线,用罗盘仪或经纬仪测定。将仪器放在地的一端架设好,调节仪器上的度数与床位要求的度数相符,从镜筒找标准杆位置,使之与罗盘仪十字线相重合,在标准点和罗盘仪重锤指点各插一个标桩,用测绳连接两标桩,顺测绳撒上白灰即成基准线。从基准线两个端点做垂线即为端线。从基准线两个端点起,沿端线方向,用测绳或尺码杆量出畦串的宽度(畦宽和作业道宽度)插好标杆。将端线上相对应的两个标桩,用测线连接即成与基准线相平行的中线。两串线之间面积即为~个参畦,畦的长短,根据地块和地势而定。

  整地;用地头一年翻耕土地,使用隔年上,夏秋两季进行。播种地第二年7月翻耕。移栽用地9月翻耕15~20厘米深,交通不便的地方用人刨地,顺着畦串用镐或铁锨、锹翻起来的上扣在畦申中间,堆成垄,进行风化。树根全部刨出,并填平坑踏实防上积水。把土整碎。细之后堆放畦串中间,播种前或栽参前再倒一次土,彻底清除碎石块、树根之类杂质,做畦。我国栽种人参,采取西洋参栽法,一棚多畦,畦宽130~150厘米,二畦间距50厘米,作业道宽200厘米;一棚二畦,畦宽130~150厘米,相邻畦间距50厘米,作业道宽200厘米;一棚一畦,畦宽120~150厘米,作业道宽150-200厘米,畦高均为20~25厘米。

  在选地的同时应确定畦的方向。人参忌强烈日光直射,在参畦架设荫棚后,原则上不使中午强烈日光直射参苗。参畦用高畦,高20~33厘米;畦宽以作业方便为准,一般为100~130厘米;畦长不限定,作业道宽为130~300厘米,应以能保持作业方便及通风为准。山地栽参,中国人参传统栽培法都是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1998年,东北、江南发生特大水灾和砍伐森林,直接有关系,今后再山地栽参,应注意水土保持。

  2.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先育苗再移栽,多被人工栽培所采用。

  (1)育苗  有春播、夏播和秋播。春播在3月中旬下种,秋播在10月下旬,所用种子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催芽后播种或不处理播种。春播则将种子催芽后播种;6月上旬(芒种前)可将隔年干种子播种;夏播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可将当年采集水种子播种,目前多采用这种方法。秋播种子也需催芽处理。

  催芽处理方法有多种,使种子在适当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完成其种胚后熟阶段,加速其发芽。现介绍两种方法如下:将于种子置清水浸4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取出用两倍湿砂土(细砂和腐殖上各半,湿度约35%,以手握成团、落地散开为宜)拌匀,装入盆钵内,置18~20℃温度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经过2~3个月,种子绝大部分裂口,即可进行播种。如不立即播种,应放窑内冷冻或在冬季埋于室外土内贮藏,以抑制芽的伸长。

  室外催芽:选择向阳背风、高燥、排水良好的场地,挖23~33厘米的深坑,放入无底木框(或用砖石做框),框的大小根据种子的多少而定。将种子混拌两倍量的混合主(1/3的细砂,2/3的腐殖土混合,淋水湿润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的程度,再与种子混合)装人坑内,上面盖上6厘米左右,踏实。晚间和雨天盖以草帘,白天和晴天揭开进行日晒,每隔1~2周取出翻拌1次,调整水分,再装人坑内,经2~3个月种子即裂口。

  气温较高地区,可以在6月上旬试行干种子直播,其种胚后熟阶段在播后完成,翌年春季出苗。实践中,催芽处理不完善的种子,当年虽不出苗,翌年也可出苗,就是这个原因。

  水籽播种,即将7~8月采集的种子,洗去果肉即可播种。也可将种子收集后陆续贮藏于湿砂土内,集中播种。这样可使其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种胚后熟阶段,翌春出苗。

  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点播即按3厘米距离压孔,放入种子1粒,此法使参苗生长均匀,节省种子,但是费工;撒播费种子,省工;条播则介于二者之间。目前多采用撒播。撒播时用木板将畦面刮成5~6厘米深槽,撒入种子,将原上覆平,保持土壤湿润。如果翌年出苗,则须盖草一层,压上3~6厘米。每平方米需种子0.03~0.05千克,移栽:幼苗生长2~4年进行移栽,一般多在3年移栽。如土壤肥力不高,也可再移栽一次。春秋两季均可移栽,现我国生产区采取培育二年参苗进行移栽,一是使小苗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和光照,利于参苗生长。二年生的参苗成活率高,因参苗小,易缓苗,生殖生长期增一年,有利于参根增重。一般多采用秋栽,秋栽在10月进行。栽参头一天把苗起出,栽多少起多少,远距离引用,要用苔藓外包装。选芽苞肥大、浆足、芦头完整、须完整健壮的参苗。参苗消毒用150单位抗霉素、120倍波尔多液等药液浸种5~10分钟,勿浸泡芽,取出稍干,用移栽。为了田间管理方便,按参苗大小分成三至七等,一般则分为三等。参苗要用白布盖严,防止风吹日晒。栽参畦面用刮板(长26厘米,宽16厘米,下面有薄刃,背呈木梳状)刮沟,沟底平整或斜坡。将参苗接芦头向畦端摆匀,用刮板覆土顺参压好参须,再行覆土。栽到最后一行要倒栽,即芦头向畦末端,参须相对。栽完耙平畦面,使畦中略高,以便排水,覆盖植物秸秆残叶,并覆盖土3-6厘米。移栽的株行距、参苗株数及覆士深度,应按参苗大小有所不同。

  3.田间管理  土壤解冻后,芽苞尚未萌发时去掉防寒草,用耙于深松土一次,深度以不伤根为度。以后各次松土要浅,每年松土3~4次。撤除防寒物后,要及时用药剂对畦面进行全面消毒,这是一项保苗、防病、增产的有效措施。特别是移栽地以及病害严事的地块,上防寒物前和下防寒士后,应用50%多菌灵1000倍液,1%硫酸铜100毫升/升,多抗霉素或代森锌500倍液、代森锰锌1000倍液进行床面、参棚和作业道等全面消毒。用药量以渗入床面1~2厘米为宜,然后松土,把药液渗入土内。人参顶药出土,起到杀菌、保苗、防病作用。第一次松土后,刚刚出苗或没有出苗时搭荫棚,棚前檐高100~130厘米,后檐高66~100厘米,其差度称为张口,一般在26~33厘米。上面覆草帘、芦苇帘、板,也可以用芦苇。树条等材料编成透光漏雨的简易帘,帘宽200~250厘米,透光度30%左右。可采用双透大平棚,指的是能透光透雨。人参展叶后,简易市畦面盖树叶3~5厘米,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和雨水冲刷,减少病害。

  土壤干旱时要适当浇水,尤其是雨量较少地区的农田栽参更应注意浇水。浇水后要松土,雨季防止积水。

  除留种地外,其他地块要在花蕾期掐除花序,增加参报产量。掐法:左手扶参茎,右手掐,千万不能硬拉和扯,怕伤植株,掐下来的花蕾集中晒干,做参花茶、参花精或提取皂甙。一般只留五年生种子。

  夏季炎热季节,用阔叶树枝插在畦前后檐,阻挡强光直射,避免参叶被晒焦枯而早期落叶死亡。简易帘参畦后种一行玉米为好,也可起遮荫作用。人参有超光性,长在畦面外边的四、五年生大苗,植株很大,又趋光,所以在根部培土,并防止大风、雨、倒伏。也可拉线,防止参超光外倒。

  秋季人参管理: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果实陆续成熟。分两次采集,当果红后,下种子或剪掉花梗,去病种子和果梗,搓掉果肉,把种子倒清水中洗,漂去果肉和瘪粒,捞出沉在水底的饱满种子,放在席上晾干或阴干,当种子含水率降到15%左右收藏。同砂混拌装在一定容器内,埋在阴凉地方,防雨淋湿。第二年取出催芽,或者不砂藏直接播种。秋季人参枯萎后,畦面用草覆盖越冬,帘子拆除或不拆皆可。

  冬季田间管理:

  (1)上雪和撤雪  入冬以后,一般板棚、帘棚要撤下来或搞开,使冬季降雪落到畦上,起到防寒保温作用。冬季畦面上雪少时,要人工上雪,特别是不撤棚的参畦,一定要将作业道上的雪撮到畦面上盖匀,厚度在15厘米以上。

  秋末至封冻或春季化冻时,降到畦面的雪,融化成雪水后,容易渗入畦内,使人参感病、烂芽、烂根和破肚子,必须将此雪及时撤下来。不下帘的参棚,当积雪厚度达10厘米以上时,易压坏参棚,也要及时撤下来。

  (2)防止桃花水  每年3~4月间,积雪开始融化,常因排水沟挖得不好或堵塞,雪水流不出去,截水地方造成积水浸入畦内,水流地方易冲坏参畦,或从畦面漫过,受害地方人参易感病,烂芽、烂根,所以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当冰雪融化时,派专人检查,把存水的地方疏通,引出桃花水。

  (3)预防缓阳冻  初冬和早春的气温变化大,特别是向阳坡和风口地方,白无化冻晚间结冻,一冻一化极易引起参根遭受融冻型冻害,俗称缓阳冻,对此万不可掉以轻心,要百备而无一患,因此在上防寒土或防寒物时,一定要符合标准,结合清理排水沟时,往畦面多加些土或盖一层帘子,防止发生援阳冻害。

  4.病虫害防治

  (1)立枯病  又名土掐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该病主要发生在出苗展叶期,一至三年人参发病重。受害参苗在土表下干湿土交界处的茎部呈褐色环状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防治方法:①播前1~2月,每平方米用氯化苦80~120毫升熏蒸土壤。做床时,每平方米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1~0.015千克,拌人3-5厘米深的土层内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再播种。若与敌可松或甲霜灵混用,可兼治由腐霉菌引起的碎倒病。或以每100千克种子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0.4~0.8千克与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0.4~0.7千克混合均匀后拌种,或者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5千克拌种。②苗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上述药剂浇灌床面,防止蔓延。

  (2)斑点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红熟时也可受害。叶片产生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早期脱落。红熟果实受害后变黑色干瘪,种子亦呈不同程度的黑色。

  防治方法:①做好清园工作,及时清除并烧毁病原体。②展叶初期用多抗霉素100~200单位,展叶后特别是进入雨季可改喷1:1:120波尔多液、50%扑海因500~800倍液或咪唑霉400倍液等,宜交替使用。③发病严重的地块,随即用100单位多抗霉素或1%硫酸铜液对参畦作业道及参拥进行全面消毒。

  (3)疫病  又名“搭拉手巾”,病原是真菌中一种藻状菌。此病主要危害叶片,根部亦可受害。病叶呈暗绿色水渍状。根受害后呈浅黄褐色软腐状,根皮易剥离,内部组织呈黄褐色不规则花纹。雨季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发现中心病株立刻拔掉,并用铜铵合剂门:(1:1:1500)、1%硫酸铜或70%敌克松500倍液对病穴及周围土进行消毒,防止蔓延。加强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40%乙磷铝3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或淋浇植株中下部和土面,最好大雨后喷洒,7~10天1次,连续2~3次。

  (4)锈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芽苞,茎基部也可受害。根上病斑锈红色,逐渐扩大,造成根部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裁参选择无病的植株,避免造成伤口,用200毫升/升浸根10分钟,或用5%多菌灵500倍液浸参根15分钟,栽前每平方米用多菌灵0.01-0.015千克进行畦土消毒,土壤要充分翻倒,均匀后再栽参。雨季及时排水,及时拔去死亡病株,用石灰处理病穴。发病期用50%多菌灵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病穴。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菌核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子囊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腐烂后只剩表皮,内外均有褐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1%~0.3%拌种,或用上述药剂及40%菌核净500倍液浇灌。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生石灰或1%-5%石灰乳病穴消毒。

  (6)根腐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此病危害根部,受害根里灰黑色湿腐。

  防治方法:雨季及时排水,避免湿度过大。种植时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70%土菌消或50%福美双处理土壤,结合发病期用上述药剂500倍液浇灌也有防治效果。

  (7)蛴螬  又名“白地蚕”,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以幼虫为害,咬断参苗或咀食参根,造成断苗,断根空洞,为害严重。白天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上下3~6厘米处找到。

  (8)地老虎  又名“地蚕”、“乌地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有小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咬断根茎处。白大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表上下找到。

  (9)蝼蛄  又名“土狗”,“拉拉蛄”等,属直翅目蝼蛄科,主要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成虫或若虫咬断幼苗并在土中做隧道,被害苗断处常呈麻丝状。

  (10)金针虫  又名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主要有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两种。以幼虫伤害幼苗根部。

  以上四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①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②灯光诱杀成虫。在田间用黑光灯或马灯或电灯进行诱杀,灯下放置盛虫的容器,内装适量水,水中搞少许煤油即可。

  ③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

  ④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的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⑤毒饵诱杀。25克氯母乳油拌炒香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五)采收加工一般栽培六年(六年生)收获加工,也有六年以上才收获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控取,挖时防止创伤,摘去地上茎后将参根装入麻袋或筐内运回加工。要将人参按加工个  同品种的质量要求挑选分类。

  (1)红参  选浆足不软、完整、无病斑的参根洗干净,放蒸笼里蒸2~3个小时,光武火后欢火。大的加工单位已用蒸汽蒸参,数量大,进度快。取晒干或烤干,干燥过程中剪掉芦头和支根的下段。剪下的支根晒干捆成把,即为红参须。捆不成把的小毛须蒸后晒干也成红色,即为弯须。

  (2)糖参  将根软、浆液不足的参根刷洗干净,放熏箱中,点燃硫磺熏10~12小时。取出后头朝下摆入筐中,放沸水中烫15分钟,参根变软,内心微硬时再出晒半小时左右。将参报平放于木板上,用排针器向上扎,扎遍参体。再用骨制顺针顺参根由下向上扎几针,但不穿透。扎后参头向外,尾向内,平摆于缸内,木要装得太满。上面放一帘,用石头压住。糖熬到挑起发亮并有丝不断时趁热倒入装好参根的缸内,待10-12小时出缸。摆到参盘中晾晒至不发黏时进行第二次排针灌糖。依此法灌3次后晒干或烤干。

  熬糖方法:第一次灌糖,0.5千克参需0.65千克白糖,0.5千克糖加水0.15千克。先把水放火锅内,加入糖后再生火,边熬边搅拌,熬到要求的标准即可。第二次灌糖,1.5千克参,0.5千克糖加水100克,加入第一次糖浆中再熬。第二次灌糖用第二次糖浆,熬开即可。

  (3)生晒参  生晒分下须生晒和全须生晒。下须生晒,选体短有病疤;全须生晒,应选体大、形好、须全的参。下须生晒除留主根及大的文报外,其余的全部去掉。全须生晒则不下须,只去掉小主须。下须后洗净泥土,病疤扩竹刀刮净,放熏箱中用硫磺熏10~12小时,取出晒干或烤干即可。

2. 人参潮湿还能吃吗

人参是多年生落叶草本植物,植株高约60cm,花生于茎顶,呈白色或淡黄色,而果实为扁球形,生时是绿色,熟后是鲜红色,既可以用来观赏又可以入药。人参属于半阴性植物,喜暖畏寒,适合在15-28摄氏度的温度下生长。如果温度低于8摄氏度就会进入休眠期,而盆土的湿度最好以30%左右为宜,如果过于潮湿会容易烂根,人参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而盆栽可以选用高约30cm的圆形泥盆,也可以用方形盆,每盆可以栽种2-4株。

养殖人参很花费时间,一般需要养殖3-6年,人参的根才能长到胡萝卜大小。盆土最好选用山坡上的腐殖土,也可以使用腐叶土、园土、河沙以按照6:2:2的比例进行混合调制,这样的培养土质地疏松通透性强。而且排水也会非常好,有利于根部的发育,否则人参生长缓慢。

人参的种子一般是在8月份成熟,采收后就可以立即进行盆播,也可以进行砂藏,等来年春季再进行播种。一般在播种后第三年或第四年就能开花结果;等播种苗长2-3年后,可以在早春未萌芽前进行一次移栽,移栽时要选择株形优美、芽苞饱满的苗。栽种时应该注意将芽苞朝上,斜载入盆中。播种和移栽的用土都要经过阳光暴晒或是药物处理,这样能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养护人参的要诀是:在初春和晚秋时要多进行照射,进入夏季后要注意遮荫,给以散射光照,而冬季要休眠避免光照。浇水也要适当,浇水是否合适是盆养人参成败的关键。人参在生长期间不要使用大水浇灌,因为长期盆土湿润或积水,容易引起植株烂根,这时要保持土层的微干才好。

如果天气过于干旱的话,可以往植株上喷水,这对植株的生长非常有利,因为植株叶片的毛孔会有一些灰尘,这样会影响植株吸收紫外线,不利植株的生长。还有人参在移栽时,要在培养土中施加一些发酵腐熟的豆饼和草木灰,也可以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作为基肥,植株在坐果期可以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等植株进入冬季开始休眠后,要剪去植株的茎,然后移到室内阴凉的地方养护,室内温度要保持在0-5摄氏度,在冬季不要进行浇水。

等早春温度稳定在5摄氏度左右时,要进行换盆换土,适宜每2-3年换一次,并且要移出室外,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慢慢恢复生长,之后就可以正常养护了。

3. 人参湿的怎么放

种子催芽

1、催芽场地:人参种子催芽场地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清除表土,周围挖好排水沟,留出晒种场,夹好防风障。

2、选催芽箱: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箱高40厘米,宽90~100厘米,长度依种子数量而定,框周围用土培严踏实。

3、催芽基质:催芽基质有纯沙、沙加腐殖土、纯腐殖土等,一般以纯沙为最好,纯腐殖土做基质易烂种,为防止种子腐烂可先用1%沙重的多菌灵消毒。

4、浸种装箱:处理前为使干种子充分吸水,先用自来水浸种1昼夜,捞出稍微晾干,再用过筛基质按种子1份、基质3份的比例拌匀,装入箱内。

人参种子怎么种植

种子播种

1、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份将已催芽的种子播种或夏季播刚采收的新鲜种子(水籽),或秋季直到土壤冻结前播种。种子播种后均要经过夏、秋、冬季后,到春天才能出苗。

2、播种方法: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宽126~133厘米,畦间作业道为2~2.66厘米。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后覆土3~4厘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

人参种子怎么种植

幼苗移栽

1、移植时间:人参可春栽和秋栽,春栽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土壤化冻后到芽苞萌动前进行,晚了参苗已萌动,移栽后生长不良。秋栽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秋栽,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到土地结冻前均可进行,时间可晚些,不宜过早,过早参苗未充分进入休眠,地温高,有伤热烂苗。

2、参苗处理:将人参苗按大小分成3~4个等级,以便分别栽植、管理,移栽所有参栽均用1:1:100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注意浸泡时勿浸到芽苞,从消毒液中取出后,稍晾即可栽植,或用400倍代森锌药液喷洒参苗,以湿透参苗为度。

3、移栽方法:人参移栽时尽力缩短时间,勿使参栽失水变干,参栽要随起随栽,芦头朝上30~40度斜栽的方法,苗子已生长2~3年,已形成阴面和阳面,移栽时不要弄反了,否则会影响出苗生长,覆土之前芦头至肩部盖上半把河砂,然后取少量的土将根梢压住,之后再用移植板取土将苗子全部盖严。

人参种子怎么种植

田间管理

1、松土:人参在春季解冻后应整松床面表土,提高土壤温度,一年生要进行3~4次松土除草,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6月、8月,过湿过干地块及降雨异常年份,增加松土次数。

2、遮荫:人参怕强光暴晒,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参苗出土一半以上时可以盘架子上

4. 人参潮湿怎么办

人参中含油酸、亚油酸、甘油三酯及其他脂类,中药学里,“走油”是指某些含油药材因贮藏不当,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含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统称“走油”或“泛油”。人参走油即人参受潮变质,油质泛于表面。

5. 人参有点湿怎么处理好

把森林腐殖土倒入花盆,把人参平放在土上,将芽孢放在一起铺上约三厘米的土,湿度为微湿。在人参没有直立前,都需放在室内阴凉的地方,避免接触到阳光。

如果是采用种子栽种的话,只需平撒在土上后,盖上约1.5厘米的腐殖土,第一次浇水需要浇透。放在一个阴凉但能折射到阳光的地方养护即可。

6. 人参潮湿的时候怎么保存好

冰箱冷藏室保存,这样可以防虫蛀、霉变,也可以避免冰箱内物品串味,或药味走失。如果参本身还未阴干,应先放入冷箱冷冻柜内,冷冻干燥再放入贮品柜内。在春夏之交的雨水天气更加需要保证紫云参的良好保存,此时最容易受潮、药效走失。将人参阴干,放到装有石灰的木箱或器具中,并把器具的口封严,然后放在冰箱存放2~3年,药效不变。

对于确已干透的紫云参,可用塑料袋密封后置阴凉处保存,随取随用。而已生虫的人参也不是不可以采用,视程度而定,如果虫害轻微可以轻轻敲打除去虫卵和虫体等,再置阳光下暴晒以杀死剩余虫卵和虫体。如果表面有霉点的西洋参则应先晒干或烘干,然后温水洗净,再次暴晒致干燥后重新使用。

7. 人参有点湿怎么处理干净

      1、注意防旱排涝,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板结以利降湿和提高地温。严防参棚漏雨。

  2、药剂防治:(1)土壤 早春出土前,用恶霉灵300倍液与先锋600倍液喷洒床面,借雨水使药液均匀渗入土层。(2)种栽 通过适乐时种苗包衣技术,消灭种苗带菌。(3)病区处理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对病区进行药液浇灌隔离。可用恶霉灵3000倍液与死根一号、枯萎必治1000倍液混用。

8. 人参受潮变软怎么处理

人参保质期与加工方式有关,如生晒参的保质参在2至3年左右,而泡酒后的人参保存时间更长。

一、人参保质期

人参有保质期,不同的人参,加工方式不同,它的保质期时间也就不同,并且它也没用固定的保质期的时间。一般生晒参的保质期,在没用受潮的情况下都可以保存2-3年的时间,而红参,或者泡酒的人参,则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只要人参没有出现变质发霉的情况,都是可以食用的。

9. 人参受潮后了还能吃吗

不同人参,保质期时间不同。在没有受潮的情况下,生晒参可以保存2-3年,红参可以存放5年以上。保存在铁罐内的品牌红参可以保存十年以上,甚至五十年。西洋参只要保持干燥,不变质发霉,不受到阳关暴晒,可以保存3-5年。而没有加工的西洋参没有保质期,没有受潮变质发烂就可以一直食用。

10. 人参受潮发霉了怎么办

(1)吸湿剂干燥保管法:在可密闭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适量的干燥剂,如生石灰、木炭、硅胶等,使保存环境干燥。再将参用纸包好放入,加盖密闭,可防虫蛀、霉变。

  (2)低温保存法:将干透的参用塑料袋装好,放入冰箱贮藏柜内。如参未干,应先放入冷箱冷冻柜内,冷冻干燥再放入贮品柜内。

  (3)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已生虫的人参应轻轻敲打以除去虫卵、虫尿及虫体,再置阳光下晒或50℃烘烤,以杀死虫卵和虫体。有霉点人参先晒干或烘干,再用软毛刷或牙刷刷去霉尘,然后再用温水刷净,晒干即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c71Bm4DBFVVAFM.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3852秒, 内存占用1.92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