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茂县花椒
四川茂县十大特产之一有茂县花椒,茂县花椒果型粒大而均匀;果皮色泽鲜红,油囊密生,鼓实;开口大,内果皮光滑呈淡黄色;香气浓郁持久,麻味纯正。
2.茂县苹果
茂县是四川阿坝茂县的特色水果,茂县苹果种植历史悠久,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开始栽培了。茂县苹果产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干燥多风,冬冷夏凉、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苹果的生长,所产出的苹果果肉黄白色,质地脆、味浓,纯甜、有香味。
3.甜樱桃
甜樱桃是四川阿坝茂县的特色水果,茂县气候特殊,四季明显,干湿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和地区温差大,所产出的甜樱桃晶莹剔透,甜美多汁,十分美味。
4.茂县李子
茂县李子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著名特产,该品果实中大、圆形、整齐,缝合线不明显。果粉、果肉厚,肉质硬脆、纤维少,味甜,有香气
5.羌族刺绣
羌族刺绣是茂县羌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匠心创造的艺术,根植于羌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中,并且承载着底蕴深厚的羌族文化,以直观地形式表现出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审美特点等。2008年,羌族刺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6.糌粑
糌粑是茂县藏族人的主要食粮。形似内地的炒面,可分为青稞、豌豆、燕麦糌粑等。藏胞无论下地劳动,上山放牧,出门旅行,都要随身携带糌粑
7.茂县野生沙棘
茂县野生沙棘品种、面积及分布地点:茂县有野生沙棘20万余亩,品种主要有中国沙棘和卧龙沙棘两种。
8.酥油茶
酥油茶是茂县藏族具有特色的饮料之一。由酥油和马茶混合加工而成。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多,热量高。
9.茂县枇杷
枇杷是四川茂县的特色水果,茂县气候条件特殊,局部气候复杂,日照充足,气候干燥,四季明显,干湿季分明,非常适合枇杷的生长,所产出的枇杷味道甘美,肉质细腻,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10.茂县中药材
茂县产天麻、当归、贝母、党参、冬虫夏草、黄芪、禾香、羌活、大黄等名贵中药材及野菌、云豆、野菜等食品。
独活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羌活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湖北等地。
羌活生长周期一般为3—4年,以9月下旬到10月上旬采收质量最佳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1
川牛膝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
羌活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
牛膝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4
黄连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5
半枝莲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乌梢蛇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
豨莶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
水蛭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9
川木通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
白薇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1
白及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
鬼箭羽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3
重楼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
鬼针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15
鹅不食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6
老鹳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7
菝葜
《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
18
鸡冠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9
紫菀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0
虎杖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1
茯神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22
香薷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3
山慈菇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4
青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5
青风藤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6
冬凌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7
马勃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8
马鞭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29
地锦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0
益母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1
绵马贯众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2
五加皮
《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
33
海风藤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4
橘红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5
白蔹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6
鸭跖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7
地枫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38
透骨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39
凤仙透骨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0
海桐皮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1
大青叶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42
山木通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3
石见穿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4
石上柏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5
见风消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6
紫萁贯众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47
贯众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8
刺猥皮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49
刘寄奴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0
龙葵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1
寻骨风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2
黄药子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3
苦丁茶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4
猕猴桃根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5
毛冬青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6
鸡矢藤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7
白花蛇舌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8
六月雪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59
接骨木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0
地耳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1
雷公藤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2
紫荆皮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63
玉米须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4
败酱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5
石南藤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6
绞股蓝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67
天花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8
木香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9
知母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0
瓜蒌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1
槲寄生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2
墨旱莲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3
浙贝母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4
薄荷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5
荆芥穗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76
蜈蚣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7
预知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8
白矾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79
鹿角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0
橘核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1
赭石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2
五倍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3
蛤蚧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4
紫石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5
磁石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6
赤石脂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87
青礞石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88
生姜皮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89
琥珀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90
红参须
《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
91
紫河车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92
阳起石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93
浮海石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94
硼砂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95
大风子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96
鸡内金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97
款冬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98
山楂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99
桑椹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0
车前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1
巴戟天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2
全蝎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3
僵蚕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04
五谷虫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05
冬瓜子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06
葛花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07
橘络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08
椒目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09
夜明砂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10
黑蚂蚁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11
蚕沙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112
浮小麦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13
路路通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14
乳香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15
六神曲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16
槐角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17
罗布麻叶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18
冬葵果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19
灵芝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0
月季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1
厚朴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2
胡芦巴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3
茯苓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4
银杏叶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5
莲须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6
韭菜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7
凤尾草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28
黑芝麻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29
砂仁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0
莲子心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1
牵牛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2
玄明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3
制乌梅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34
巴戟肉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5
盐巴戟天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6
酒升麻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137
蜜远志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8
蜜紫菀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39
淫羊藿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0
醋青皮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1
盐橘核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2
醋乳香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3
酒续断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4
煅阳起石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45
煅紫石英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6
煅磁石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7
煅青礞石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8
血余炭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49
炒地龙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0
麸炒泽泻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1
四制香附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2
麸炒乌药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3
土炒白术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4
煅青礞石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55
炒冬瓜子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6
炒五谷虫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7
炒刺猥皮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8
制壁虎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0年版
159
焦六神曲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160
玄参炭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161
荆芥炭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序号
品名
检验标准
162
生地黄炭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
1、三七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其茎、叶、花均可入药。三七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三七分“春三七”和“冬三七”两种,这是以采分季节来区分的,在结籽之前采必的为春三七,结籽以后采必的为冬三七。以春三七品质为佳,选择个大、体重、色好、光滑、坚实而不空泡者为最好。冬三七绉纹较多,质量次之。云南三七以文山州各县为主要产区,该州的砚山、马关、西畴等县栽培三七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2、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铁皮石斛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物质及多种等微量元素,被公认为最为高端养生极品。野生“铁皮”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在云南西南地区,普洱、西双版纳、德宏、保山等地有人工种植。
3、天麻
天麻以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是一种名贵药材,近年来用于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症。云南是我国天麻主要产地之一,云南又集中产在昭通地区,尤以方该地区的彝良、镇雄两县,产量最多,质量最佳,所产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质坚实,是云南天麻的代表。
4、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其功能为补血和血,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归头用以炖鸡、炖肉等,为温性强壮药,有补虚养血之效。当归主产于云南高寒山区,现多为工人栽培,其品质以身干,根头大,结实,有油气,味芳香,肉白者为最佳。
5、重楼
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效。多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
6、鸡血藤
根茎断开之后,有一圈圈“血渍”,惊艳异常。此物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之功效。主治腰膝关节痛、风湿麻痹、肢体瘫痪、月经不调。
7、黄精
黄精能壮筋骨、益精气、变白发。治疗脾胃虚弱、肺痨咳血、肺结核、高血脂症、糖尿病、低血压等。
8、何首乌
何首乌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消痈,制何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9、灯盏细辛
灯盏细辛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的干燥全草,别称灯盏菊、土细辛、地顶草、细辛草、东菊等。灯盏细辛性温,味辛、微苦,能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文山、红河、玉溪、昆明、楚雄、曲靖、昭通、大理及丽江、迪庆等地。
10、白芨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f.的干燥块茎。每年9~10月当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溪鲵就是娃娃鱼。
溪鲵即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