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油肉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菜肴,只要是山西人说到过油肉就没有哪个是不知道的。过油肉最开始是一道官府名菜,后来传到了太原一带,经过历代厨师们的精心改进,这道菜也越来越完善,熟知的人也越来越多,直到现在在山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过油肉的成败与否主要就看火候,油温要控制得恰到好处,才能让肉片光滑利落,不干不硬。这道菜曾在多种烹饪大赛中获得过金奖,有幸之前在太原娄烦出差时吃到过这道菜,至今难忘。
二:葱爆柏籽羊肉
柏籽羊肉是山西中阳县的特产,具有鲜嫩清香、不腥不膻等特点,在当地被称为“土人参”。这道菜是将柏籽羊肉加上葱姜、绍酒等调料大火爆炒而成,刚上桌时香气扑鼻,我一个不爱吃羊肉的人也经不住这香味的诱惑。
三: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山西太谷县的传统特色名菜,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山西历史文化名食,也是“山西四大名熏”(熏鸡、熏肉、熏醋、熏鸽)之一。之前有山西的粉丝朋友寄过一只给我,闻起来熏香味很浓,和我们安徽这边的农家熏肉的味道很像,吃起来多了更多的大料味,更香。
四: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是山西省平遥县的特产,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遥牛肉从屠宰到切割,到腌制,到制作,这其中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讲究,做出来的牛肉色泽红润、瘦而不柴、醇香可口。之前在网上买过一点回来,但是感觉不正宗,没有吃出什么牛肉味,希望以后什么时候有机会去山西平遥尝一次正宗的牛肉。
五: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山西定襄塞北的特色名菜,是把猪五花肉切条,加上花椒粉、胡椒粉等多种调料腌制后打成糊状,然后再装进容器里蒸熟而成。其做法和很多地方的香肠有点像,吃起来很香,而且不腻,是当地办酒席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六:巴公烧大葱
山西巴公镇的大葱个头大、味道浓、肉厚心实,是山西晋城的特产之一。这道菜是只用葱白,在油锅里炸一下,再配上里脊肉和姜丝蒜末爆炒而成,吃起来葱香弥漫、开胃又下饭。当地人招待客人时,经常会做这道菜。
七:阳城烧肝
阳城烧肝在山西晋城市是非常有名的一道菜,是把新鲜的猪肝先切丝,加上调料腌制,放到热油里煎至黄色,再放进蒸笼里蒸熟,最后再放进油锅里炸至略黑即可装盘。吃起来外焦里嫩、鲜香无比。
八:党参炖土鸡
党参炖土鸡是山西晋城陵川县的特色名菜,其实这道菜本身的做法并没什么特别,其特色是陵川的特产党参好。陵川党参又叫“五花芯”,横切面呈五花形,油性大,无渣滓,含糖量和药用价值比一般的党参都要高。所以用陵川的党参炖出来的土鸡就特别受欢迎。
九:酱梅肉
酱梅肉是山西的传统名菜,是把五花肉加上葱段、姜片、酱豆腐、料酒等调料先炒后蒸而成,其做法和我们常见的粉蒸肉差不多。不过,加了酱豆腐之后蒸出来的肉咸香味浓,最主要是肥而不腻。
十:香酥鸡
香酥鸡是山西的一道传统特色名菜,是用笋母鸡加上多种调料一起腌制,再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最后再切块装盘。吃起来外焦里嫩,肉烂味美,是道下酒的好菜。
就是人生的横切面 ,露出来的纤维的形状 ,就叫做点状结构
黄芪和人参在外观上有很大的区别,黄芪常见的片状居多,有横切片和斜切片,也有整体碾压成平面的。外观颜色偏黄,在横切面上会有菊花盏的纹路,被称为金盘和银盘。切片厚度在2-3毫米,有明显是木质结构闻起来略甜。人参颜色偏白一般有整支和参片形式的。整支人参头上面会有芦头,外观整体成人形,参须上会有珠点。人参片很薄有1毫米左右,闻起来有土味和苦味。
野生人参五匹叶以上称为大棒槌,
人参等级规格划分,不以人参大小划分,是按照外形和品质来划分,主要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天参,地参,良参,切参,尾参。
天参:外形完整,看起来就像人一样,会有两个明显都是跟内部组织细密,品质好。
地参:它的品质仅次于天参,外形也像人一样,会有1~3个中心支根。
良参:外形是椭圆形,支根不发达,横切面中心泛白。
切参:主要是由高丽参煮根切成的薄片,价格实惠,可以用来入药,也可以入菜。
尾参:高丽参的支根,品质比较差,很多人会用来泡药酒。
可以采用鼻嗅、口尝、借助常见物质做简单鉴别。
真品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呈类圆形或圆柱形,长2-5厘米,直径1-4厘米,上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表面光滑,呈灰褐色或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斑点。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真品闻着有类似人参的味道,口尝先有苦味后有回甜。已经是粉状的,可取适量药粉置于清水中浸几十分钟,然后用力晃动,会产生持久性泡沫,且10分钟不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