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山楂红枣汤
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痛经。
炒山楂
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
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
连用1-2个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慢慢看,肯定有合适你的。
1:处方:当归15克,白芍、牛膝、党参、桂枝、甘草各10克,川芎、丹皮各6克,吴茱萸4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7天每服3克,日3次,经净后停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100%
2:处方:益母草(包煎)、红糖各30克
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分2次服,日1剂。
疗效:服药1周,有效率达90%
3:治气滞血瘀性痛经
处方: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乌药各6克,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3天每服10克。日1次,红糖下水,经后停服。
疗效:服用1-2疗程,有效率达100%
高度白酒(不一定是特别好的,但是度数要高,最好50度以上)3-5两 红糖 2-3勺
方法:将白酒烧着(当时是用一张纸烧着了点起来的),烧热之后(觉得烫手)
把红糖放在里面,搅拌(一定要顺一个方向搅,至于为什么不得而知,是邻居特意强调的),红糖融化后,趁热把红糖和酒喝掉。然后去睡觉,就好了。
鸡血滕 茄子根治痛经
[偏方用药]:鸡血滕30克,茄子根15克。
[制作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行血通经。
[主治]:用治痛经。
山楂 当归汤治疗痛经
[偏方用药]:山楂30克,当归片15克,红糖50毫升。
[制作用法]: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两次混合,去渣,下红糖,继续煎至糖溶。分2次服,连服7天。
[功效]:活血行气。
[主治]:适用于气滞血淤,寒湿凝滞型痛经,月经量少,色暗紫,或有淤块。
材料:茺蔚子(益母草的籽,中药店有售)30克,老姜30克,红糖30克
水煎,行经时分三次温服
茺蔚子,活血散淤,老姜,辛温通散,和中暖中,配上红糖,能共奏温通之效。
痛经在中医来讲,是经期受到致病的影响,导致冲任淤阻或寒凝经脉,气血流通不畅,以至不通则痛。此方辛温通淤,活血化滞,所以对痛经有一定的效果。
这个方子的量,一次加3碗-4碗水,分3次喝下,有时是1天喝下,有时留到转天喝。感觉好些就不做了,感觉小腹还是不舒服,再按量做3碗。
·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少吃。
·禁饮酒,特别是容易出现水肿的女性。
·保持温暖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令紧张的肌肉得到松弛。
·多喝草茶或棱檬果汁及热牛奶。
·常洗温水欲,有条件者可选择泡温泉,在水中加入香薰洗液更能松弛肌肉及神经。
·练习瑜珈,弯腰,放松等动作有助改善经痛的问题。
以下一款香花叶蛋花汤水简单易做,有活血化瘀功效,不妨一试:
材料(二人份量):鸡蛋两只,姜适量,香花叶适量
做法:将香花叶和姜加水滚片刻,加入蛋花即可食用。
下面这6个小方子,是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运用到的哦。
1.玫瑰花茶
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功效: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于经期胀痛者。
2.姜枣茶
生姜3片,大枣5枚(打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功效:散寒止痛,适用于经行冷痛者。
3.当归茶
当归6克,川芎2克,沸水冲泡代茶。功效:补血活血,适用于经痛绵绵、体质虚弱者。
4.金荞麦根汤
金荞麦根50克,于月经来潮前3~5天煎服,每剂煎约500毫升,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2剂。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适用于原发性痛经。
5.当归元胡丸
制香附、当归各15克,元胡10克,肉桂6克。在月经来前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也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1日3次,连服数日。
6.白芥子末敷贴
白芥子3克,研末,敷于肚脐上以医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熨,每日3次,每次30分钟。可以在月经来潮前2天开始使用,连用3次即可。下次月经来潮前如法用药,连用3个月经周期。一般用药2小时可以止痛,提前用药可预防疼痛发生。
特别推荐:
【1】香蕉和蜂蜜调匀冲开水服用(前三天开始服用,一日2~3次,经期开始后3~4次)。
【2】大量白糖加少量开水(开始痛时饮用)。
【3】红糖泡开水(经期开始后方可饮用)。
【4】用暖水袋捂小腹(痛时采取的措施)。
1. 活血散淤汤
组成: 当归尾 川芎 赤芍 苏木 丹皮 官桂 延胡索 乌药 刘寄奴 生地 各适量
主治:痛经属血淤者
用法:每日1剂,2次分服
功效:破血行气,止痛
2.痛经宁
主治:痛经偏血淤者
组成:当归9克 赤芍15克 川芎6克 柴胡6克 丹皮9克 香附15克 延胡索6克 白芥子6克
郁金9克 蒲黄10克 五灵脂15克 甘草6克 夏枯草15克 皂刺9克 九香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天津中医学院王敏之副教授验方
3.热性痛经方
主治: 经行腹痛,往往于经行第一天腹痛甚剧,或见血块落下则痛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组成:当归10克 川芎10克 赤芍12克 大地生12克 红藤30克 败酱草20克 金铃子10克
炒五灵脂12克 灸乳香.没药各5克
用法: 先将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没剂煎2次,于经行腹痛开始每日1剂,早晚各服1剂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名老中医沈仲理教授验方
4.香桃止痛汤
主治:各型严重痛经
组成:香附.桃仁.元胡.干姜.生蒲黄.赤芍.陈皮各9克,当归.白芍各12克,川芎.肉桂.小茴香.灸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原发性痛经者,月经来潮前每日服1剂,连服3剂,若月经未至,则加服1~2剂,一般需连用3个月经周期
.继发性痛经者,月经前后均需服药
山东中医学院副教授李广文验方
5.理气温经汤
主治:临经腹痛较剧,腰酸,经来量少不畅,夹有紫红血块,脉沉细带弦,舌苔薄白
组成:陈艾6克.制香附9克.当归6克.续断9克.白芍6克.熟地9克.煨木香4.5克.台乌药6克
川楝子9克.黄芪9克.肉桂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经理气
全国著名妇科专家朱小南验方
6.内异化淤方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组成:当归9克.丹参9克.川芎4.5克.川牛膝9克.制香附9克.赤芍9克.血竭3克,制没药6克.延胡索9克
苏木9克.失笑散15克
用法:每于经来前3天即开始服用,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淤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教授王大增验方
7.消痛方
主治:痛经
组成:柴胡.郁金.香附.川楝.元胡.蒲黄.五灵脂.当归.白芍各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舒肝理气,活血止痛
全国名老中医陈雨苍教授验方
8.止痛快
主治:痛经
组成:当归.益母草各15克.川芎6克,细辛5克.丹参20克,白芍.泽兰.元胡.川药.白芷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1周开始服用,服6剂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
功效:舒肝理气,活血化淤
韭菜适量,绞取汁液,加热,放入少量红塘,趁热服下,服后仰卧半小时。适于寒性痛经。
笔者应用自拟扶阳温通汤治疗痛经20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资料206例均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门诊部1990-1995的门诊患者。206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其中14-20岁58例,21-30岁95例,31-40岁44例,41岁以上9例。痛经病史1-5年者102例,6-10年者85例,11年以上者19例。
2、治疗方法
用自拟扶阳温通汤加减治疗。药用:制附片60g(先煎2h),桂枝30g,小茴香20g,生蒲黄、吴茱萸、青皮、乌药、当归、苍术各15g,炙甘草6g,生姜50g。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温服。7剂为一个疗程。
3、疗效标准(自拟)
临床痊愈:腹痛及其它症状消失。好转:腹痛及其它症状明显减轻。无效:诸症无变化。
4、治疗结果
临床痊愈187例,占90.8%,好转19例,占9.2%。服药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病程短者疗效好,疗程短;病程长者疗程较长。
5、典型病例
患者,女,32岁,本市某医院妇产科医生,1990年6月16日初诊,患者从15岁月经初潮开始出现小腹疼痛一直至今,每次月经来潮时即小腹疼痛难忍,经服用中西药无数仍未解除痛苦,来诊时月经将至,少腹坠胀疼痛,呕吐泄泻,脉沉紧略数,苔白腻,治宜温经散寒,用扶阳温通汤主之。
处方:制附片60g(先煎2h),桂枝30g,小茴香20g,苍术、吴茱萸、当归、青皮、生蒲黄、乌药各15g,艾叶12g,炙甘草6g,,生姜50g,干姜30g。
二诊:1990年6月19日。服药2剂,经水畅,腹痛消,泄泻止,脉沉缓,苔薄白根略腻。仍宜温血海,暖胞宫,化寒凝,温水土,调冲任,用扶阳温通汤增损治之。
处方:制附片60g(先煎2h),桂枝30g,当归、苍术、吴茱萸、生蒲黄、青皮各15g,麦芽、淫羊藿、小茴香各20g,炙甘草6g,生姜50g。
三诊:1990年7月15日。昨日月经来潮,色量均正常,无疼痛之感,脉沉缓,苔薄白,现气血已和,治当温中暖下,便冲任得调,仍用扶阳温通汤增损主之。
处方:制附片90g(先煎2h),苍术、肉桂、砂仁、当归、青皮、吴茱萸、生蒲黄15g,益智仁、麦芽、小茴香各20g,炙甘草10g,生姜75g。服上方后,自觉一切正常。随访3年,痛经之证未再发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