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镜中如何计算add?

 2023-05-10  阅读 1101  评论 0

摘要:一.近用时,眼的瞳距与眼镜的光心距 眼在看远时,其瞳距与光心距相等,也等于两眼转动中心间距离。近用时(33cm),则瞳距不等于光心距。因眼镜的后顶点距离(VD)约等于12mm。两眼在注视33cm

一.近用时,眼的瞳距与眼镜的光心距
眼在看远时,其瞳距与光心距相等,也等于两眼转动中心间距离。近用时(33cm),则瞳距不等于光心距。因眼镜的后顶点距离(VD)约等于12mm。两眼在注视33cm时,在集合作用下,近用瞳距小于远用瞳距。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近用眼镜光心距小于瞳距(如图1)。 临床经验方法,近用瞳距比远用瞳距小2mm,近用光心距比近用瞳距小2mm。用公式法比较精确。

近用光心距=[(330-12)/(330+13)]X远用瞳距=0。927X远用瞳距
(330,为看近距离mm。12,为VD。13,为角膜顶点至眼转动中心距离mm。)
加工制作近用眼镜时,需根据瞳距来设置近光心距。从远瞳距换算为近光心距,可从下表直接查出。
远瞳距
mm
40cm光心距47495152.5
54.556.
33cm光心距46..557.559.5616365
二.近用眼镜光心距对眼矫正的影响
眼镜配装国家标准(GB13511),对眼镜光学中心有三项规定: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光学中心垂直互差,光学中心水平互差。这三项指标,只有在眼固定看近处一点,才能满足要求。但是眼是运动的。老视患者阅读时,两眼扫视运动,改变距离时的异向运动等。常使瞳孔中心偏离光学中心。这里需要讨论一下。
近用眼镜大多是年龄45岁以上的老视患者使用。在视光学专著中所说,morgeng正常值(视远:0-2Δ外隐斜,视近:0-6Δ外隐斜),对老视不太适用。两眼运动性融像,集合大于散开。也不适合老视。老视患者因调节力的下降,集合力也低于正常。常出现视近隐性外斜视。在处方中要加入底向内(BI)的棱镜,以缓解阅读书写时的视疲劳。于正镜,光心要向内移动;于负镜,光心则向外移。这样看起来,用作近用的正镜片光心距略小些较好;而负镜的光心距则稍大为好。
三.渐进多焦点眼镜近用光心(近用眼位对应点)的设定
渐进多焦点眼镜(以下简称“渐进镜”)近光心(近用眼位对应点)的设定,根据远光心(远用眼位对应点)位置,向鼻侧移动一定距离。如:依视路镜片内移2。5mm,豪雅镜片内移2。5mm,也有内移2。8mm的品种,国产有2。03mm,还有1。92mm等。我们看一下,近光心究竟内移多少为合适。近用距离为33cm。根据公式计算和实际对照表:(单位mm)
远PD
内移2。
内移2。846.448.450.452.454.456.458.460.462.464.4
内移2。
实际近光心距4850525455.557.559.5616365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光心内移2。5mm的镜片,最适合的远瞳距是60-70mm。内移2。03mm的镜片,最适合的远瞳距是52-64mm。内移2。8mm 的镜片,最适合的远瞳距大于66mm。欧美等国的白种人,身材高大,瞳距也较大,适合选用近光心内移2。5-2。8的镜片;而中国人属黄种人,身材相对比较矮小。女性平均远瞳距58-60mm,男性平均远瞳距62-64mm。可以首选内移2。03的镜片。或者可以根据患者远瞳距选镜片。
测单眼瞳距是可取的,但用瞳距仪测量远瞳距时,注意鼻梁中线与瞳距仪中线对准,否则偏差0。5mm,两单眼瞳距就会差1mm 。用瞳距仪或电脑验光仪测远用瞳距,会有近感知集合,使测出的数据略小于实际瞳距。据笔者临床考察,约有1mm左右。
三.近用时,眼的视轴与眼镜主光轴
戴近用眼镜阅读书写时,眼的视轴与眼镜片的主光轴应重合或接近重合。否则会出现多余的球柱镜,影响矫正。造成不清晰或不适。
1. 视轴:固视点—眼转动中心-黄斑中心凹的连线。眼通过视轴看清外界物体。偏离视轴,则视力会下降。
2. 主光轴:垂直入射薄透镜,并通过光学中心的光线。于厚透镜,则是通过物方,像方主点和节点的光线。
3. 镜面夹角:眼镜两镜片凸面夹角(如图2)。 有180度,大于180度,小于180度三种可能。常用眼镜多用180度或略大于180度;近用的老视镜,则用180度或略小于180度的镜面夹角。
老视镜在近读时,两眼视轴交于33cm。如果镜面夹角大于180度,镜片与眼球倾斜,视轴与主光轴有一个夹角(如图3)。
吴夑灿教授说:球面透镜倾斜后的光学效应,相当于一个屈光度较原球面透镜高的新球面透镜和一个园柱透镜的联合效应。倾斜后的光学效应计算公式:
DS=D?(1+sin2Q/2n)
DC=D?sin2Q
其中:DS为新球镜度。DC为新柱镜度。Q为主光轴与视轴夹角。n为眼镜片折射率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a3dAW4DBlJXBw.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845秒, 内存占用1.85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