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药一两是现在多少克?

 2023-08-10  阅读 741  评论 0

摘要: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31.25克。 古代一斤为16两,又因为一斤为500克,因而一两为31.25克。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表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意思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31.25克。 古代一斤为16两,又因为一斤为500克,因而一两为31.25克。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表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意思是十六黍等于一豆,六豆等于一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十六两等于一斤。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是40克左右。古代称药,一两在40克。因为古代的记量方式和现在不同,一般是700克是一斤。所以这样算下来,一两是40克的。

一两等于30克。

一钱等于三克,1分等于0.3克,一厘等于0.03克。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钱,分表示。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进行表示。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既一斤等于16两,等于160钱,现在中国对中药生药剂量采用公制,即一公斤等于1千克。

为什么很多中成药说明书上要写“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成分和西药不太相同,主要表现在成分多杂,而西药往往是单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结晶,说白了,也就是中医与中药很难得到美国的认可的原因,成分多了,就有说不清楚的,比方说一味中药,它的成分复杂极了,中成药又往往是很多味,变数太大,说不准有哪一味药中的某个成分有升压作用什么的,这个就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了,他在用这味药时高血压的病人有没有发生意外,或者说高血压的病人药效不好,加量还是减量,都需要医生考虑,其他的病也一样。

中成药是什么意思?

中成药属于中药,是完全由中药成分加工而成的成药。

中成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药药材。毫无疑问,这两种成药在内容上是有许多不同的。
狭义中成药所指的各种成药,均为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的中药。相对于中药药材而言,成药治病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的煎煮时间,更因其能随身携带,不需煎煮等一应器具,故而使用十分方便。由于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故其每次需用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成药已几乎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异味等的不良刺激,因而在服药反应上,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狭义中成药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成药成分组成、药量配比的一成不变上。由于配方既定,药已制成,故而成药往往不能像煎剂方药那样表现得灵活多变,随症加减,这使成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引起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这类报道也多起来。如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蛋白尿及严重的药源性肠炎;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膀胱炎和过敏性皮炎;口服羚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丸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虽都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都较严重。所以,对中成药的优缺点也须全面分析,不能认为是凡中药都低毒无害。凡曾经因服用某种中成药而发生中毒或过敏反应者,必须牢记,以后不可再用同种中成药。
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其优缺点也是十分分明的,优点即组方灵活适应面广,缺点则为每次使用都需煎煮加工,费时费力,应用不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960AG4DBVFWAl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2.8080秒, 内存占用1.9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