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是以团体的形式报名参加。
第一届残奥会是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 4年一届的残疾人奥运会,自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始举办以来,到2004年雅典残奥会已经是第12届了。残奥会的起源,得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 为了让在战争中因脊髓受损导致下肢瘫痪的士兵能够尽快康复,1948年伦敦第14届夏季奥运会期间,英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衷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为一批轮椅运动员组织了自己的运动会,称为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4年后,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在英国成立,并于当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这也就是“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身。此后,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1960年,在罗马第17届奥运会结束两周后,来自世界23个国家的4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罗马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而这届运动会后来也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第一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从1960年开始,残奥会每4年举办一次,1988年汉城第八届残奥会以后,形成了每届残奥会和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城市举行的惯例。44年过去了,从最初的只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运动员报名,到第12届雅典残奥会136个国家和地区的3806名选手参赛,这不仅标志着时代的发展,也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2008年残奥会共有20个项目,分别如下:
1、射箭
2、田径
3、硬地滚球
4、自行车
5、马术
6、五人制足球
7、七人制足球
8、盲人门球
9、盲人柔道
10、举重
11、赛艇
12、帆船
13、射击
14、游泳
15、乒乓球
16、坐式排球
17、轮椅篮球
18、轮椅击剑
19、轮椅橄榄球
20、轮椅网球 2008年北京残奥会于2008年9月6日——17日举行。 除马术比赛在香港举行,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外,其余项目均在北京举行。
2022北京冬残奥会共设6个大项,78个小项,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共计736名运动员参赛。
第16届残奥会将于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共设22个大项、539个小项,届时将有来自约160国家和地区的4400名运动员参赛。
17日,第16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动员大会在京举行。
代表团团长、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张海迪表示,残奥会是全世界残奥运动员展示运动才华、实现人生梦想的盛会。
根据美国奥林匹克与残奥委员会的承诺,金牌奖励3.75万美元,银牌奖励2.25万美元,铜牌奖励1.5万美元。因此,美国将最终为东京奥运会支付784万美元奖金。无论运动员以个人身份还是以团队身份获胜,每个人都将获得相同数目的奖金。此外,委员会还会以培训补助金和健康保险的形式提供财政援助。
北京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开幕举办,闭幕时间为2月20日(星期日),总时长为16天。而北京冬残奥会计划于2022年3月4日(星期五)开幕,3月13日(星期日)闭幕。除比赛场馆外,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将在鸟巢内举行。举办地点为中国北京和中国张家口。张家口赛区将新建比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改扩建比赛场地密苑云顶乐园,同时新建张家口奥运村,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和一些非竞赛场馆。延庆赛区将新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两个竞赛场馆。以及延庆奥运村和山地新闻中心等非竞赛场馆。
据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39个场馆,其中竞赛场馆12个、训练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24个。竞赛场馆永久性设施已经完工,非竞赛场馆大部分已经完工、部分即将完工。
对象不同:残奥会是专为残疾人举办的运动会,特奥会是专为智商在70以下的智障人士举办的运动会。目的不同:残奥会更强调竞技和竞争,特奥会更强调参与和融合。规则不同:特奥会的参赛者都可获得荣誉,第四名以后的选手可以按名次获得绶带奖励。
特奥会的介绍
特奥会即特殊奥林匹克运动,是专门针对智障人士开展的国际性运动训练和比赛。世界特殊奥运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夏季和冬季交替举行。
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委员会是特奥运动的国际权威组织及管理机构,也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奥林匹克”名称独立开展体育活动的组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特奥运动的发展。
30日,东京残奥会举重项目比赛在东京国际论坛大厦落下帷幕,中国残奥举重队在当日比赛中夺得1金1银,总成绩定格在7枚金牌、6枚银牌。
在举重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举行的女子86公斤以上级决赛中,首次参加残奥会的江西姑娘邓雪梅表现出色,三次试举全部成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以153公斤的成绩夺得金牌,为举重队的东京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今天很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残奥会,这和别的国际比赛不一样。虽然没能发挥出最好水平有些遗憾,但能拿到金牌我非常兴奋、非常高兴。我的目标是在下一届残奥会时刷新世界纪录。”邓雪梅赛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在此前的女子86公斤级决赛中,同样首次参加残奥会的郑飞飞以139公斤的成绩摘得银牌。“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激动。今天我已经发挥出了训练时的最好水平。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巴黎取得更大突破。”她说。
中国队共有14名选手出战,勇夺7金6银,成为东京残奥会举重赛场上表现最亮眼的队伍,这一成绩也好于里约残奥会的3金6银3铜和伦敦残奥会的3金6银6铜。
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取得这一成绩并不容易。举重队领队张文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6月赴阿联酋参加比赛后,疫情对航班的影响导致选手们长时间奔波,并且回国后还需要隔离,备战东京残奥会的时间受到很大影响。这一次的成绩超出了预期。”
据张文涛介绍,为了能让选手取得好成绩,举重队实行“一人一案”,根据每一位选手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比赛计划,并强化随队工作人员的综合服务员、参赛指战员、安全保障员、教育管理员“四员”的角色意识,确保运动员平安参赛、科学参赛。
“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努力激发运动员的内生动力和斗志。举重项目前两个比赛日,我们六人出战,获得4金2银,这样的表现让我们士气受到鼓舞,信心大增。”他说。
张文涛表示,队内一些“老兵”绝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是激励整个队伍奋勇前进的重要力量。“山东姑娘崔哲第四次参加残奥会,第四次收获银牌,但她依然微笑面对,这种奋斗不止、乐观处之的精神令人感动。‘三冠王’刘磊身体状况不佳,仍然咬牙坚持,拼下了个人第四块残奥会金牌。他们发挥了榜样的作用。”
爆竹“炸”出另一条人生路
19岁的徐京坤出生在平度,他失去了左前臂,属于二级伤残。
12岁时,徐京坤从外面捡回来许多燃剩的爆竹,他把火药倒出来装在酸奶瓶里,打算自制“礼花”,结果“礼花”爆炸了,炸掉徐京坤的左前臂。徐京坤是个坚强的孩子,拉拉链、系鞋带、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徐京坤始终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依然是学校体育场上的活跃分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校足球队队员。“我虽然没有左手,但在赛场上我没感觉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我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样,甚至做得更好。”徐京坤说。
徐京坤读高二时,省残疾人田径队选拔运动员,徐京坤进入省队练短跑。组建中国残疾人帆船集训队时,徐京坤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测试,从全国100多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
帆船在海上航行需在较大的风中进行,船既要保持航向和一定的航速,又不能倾翻,这就需要运动员尽力去压舷保持平衡,这些对正常人来说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徐京坤来国家队之前,连帆船都没见过,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刻苦很快上路了。除了严格按照教练的讲解学习操作外,他晚上还抽空自学空气动力学,研究船体结构,他喜欢在大海上行驶时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物故事② “三剑客”同驾索纳级帆船
在索纳级项目中,李克是舵手,徐京坤和王涛是缭手,他们三人搭档一起为梦想拼搏。
1974年5月23日,李克出生在即墨田横镇,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有双脚,只有极短的一截大腿。因为家里经济拮据,初中毕业他就辍学了。虽然没有双腿,但李克不愿意成为父母的负担,他选择了一条只用双手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修鞋。10岁那年,他在水库里学会了游泳,后来还经常到深水练习潜水,能潜下10米。正是童年时的无畏,让李克得到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2001年4月,李克来到青岛参加游泳队集训,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分获仰泳200米和100米亚军和季军。2005年,青岛成立残疾人帆船队,李克得到了参加残奥帆赛的入场券。驾驶帆船不是件容易的事,李克用10厘米长的大腿做支撑,一口气做几十个俯卧撑是他每天都要坚持的训练。因为他没有腿,要操纵帆船,他必须训练足够的臂力。他训练的是索纳级大型帆船。刚接触这种帆船时很不习惯,尤其是转向非常费力,胳膊和腿受伤都是常事,但他依然刻苦训练,技术提高很快,现在已成为帆船主力舵手。
人物故事③ 男女搭档世残锦赛上夺银
家住市北区的贾海亮今年42岁,参加残疾人帆船队之前,他经营着一家广告传播公司,生意越做越顺。2005年春天,贾海亮进入中国残疾人帆船队。
由于身体原因,在训练过程中,他遭遇到了许多未曾想过的困难:每次训练他的身体都必须保持垂直于海面,否则就无法操纵船舵,每次训练都特别的累。为了掌握一个技能,他要比常人多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在训练中,他还常常受伤,当钻心的疼痛折磨他的肉体时,他一次次地咬牙挺了过去。
2007年9月,他与杨秀娟开始搭档练习双人龙骨船,他任舵手。“刚上船的时候,晕得不知道东南西北,一开始一天练3个小时,后来6个小时。”20岁的杨秀娟说。2008年世界残疾人帆船锦标赛上,他们配合默契,夺得亚军。但这枚银牌是中国残疾人帆船队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世界锦标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奥运会上,殷剑夺得金牌,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在残奥帆赛上,我们会把平时教练所教的,自己所练的,在大赛中充分完美地发挥出来。”贾海亮说。
人物故事④ 世界冠军伤愈再次搏击
戚明学出生于1980年,他练习帆船有三年的时间。戚明学说,驾驶帆船让他学会了勇敢与拼搏。
中国残疾人帆船集训队成立以后,参加了中日残疾人帆船友谊赛、第九届远南运动会、2007美国残疾人帆船公开赛等比赛,在远南运动会上,戚明学获得了第四名。2007美国公开赛,这是中国残疾人帆船队自组建以来第一次整建制地参加国际比赛,戚明学经过奋力拼搏,为中国队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在4月28日的胶济铁路事故中,戚明学背部肌肉断裂,右尺骨受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他5月1日就出院回到青岛,投入到残奥会前的康复训练之中。
人物故事⑤ 放弃餐馆生意驾起帆船
王涛,29岁的胶南小伙子,平时喜爱打篮球,一听说有机会代表家乡,代表中国参加残奥会,从来没碰过帆船的他立即放弃了家中的餐馆生意,积极报名参加选拔,没想到胆大的他顺利入选集训队,担任缭手。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