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宝棍,也叫索拔棍。五尺二寸长的木棍,不去树皮,为的是雨天不滑,粗端用红绳栓两个青铜钱...
2.
快当签子,取鹿角顺直的一段,削磨熏制成六寸长的签子,用来挖参。这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蔡...
3.
骨头签子:用鹿或其它动物骨头制成,用来拔人参细根。
4.
快当锯:放山时遇到比较粗,缠绕盘旋的藤根,快当锯是最好的工具。
据山里人说, 人参只在黎明前开花, 太阳一出就萎谢, 混在杂草灌木中极难发现.采参人找到人参时,必须在黑暗中先用红头绳将其栓住, 等天明再找红头绳就容易了. 挖人参更是一门学问, 工具很有讲究, 不能用任何金属器具, 人参须根越齐全越珍贵, 所以就象挖出土文物那样, 使用专门工具慢慢来. 还有一说, 人参根茎象娃娃会跑走, 只有用红头绳拴住才跑不了,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呵呵!到至今为止,我还没见过人参会跑的!!!!
根据种类采收:
1.根和根茎类
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春季发芽之前采收。一般采挖法,在雨后土地湿润时,用特制工具挖掘,人参必须保护须根。
根和根茎类药材,往往需要生长一年以上才能供药用,一般须2-5年,栽培药材中如白芍生长须3-4年,人参须5年以上;野生者其生长年限更长,如野生黄芪需2-3年才挖。
2.根皮和树皮类
相对而言皮多在清明到夏至时间采集,有些药材取皮,可在取伐木材时收。
根皮、树皮的采收,容易损害植物生长,应注意采收方法,树皮不可整圈剥,否则破坏输导系统,造成树木死亡;根皮是挖根后再剥取。
3.叶类和全草类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此但桑叶需经霜后采收,枇杷叶、银杏叶需落地后收集。
全草多在花期采收,也有采嫩苗的,如茵陈蒿应于春初幼苗时采集。
4.花类
通常采集在花朵开放或含苞待放之时。
花的采收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初干时进行,以利迅速干燥。对有刺的植物如红花,应露水未干时采,若干后、植枝及苞片上之刺,可刺伤采集人员之手指。
5.果实、种子类
除少数药材如青皮、青梅、枳实须在未成熟时采收外,一般果实须在已经充分长成或将近成熟时采集。
种子类药材,必须等完全成熟后方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摘取或连枝剪下,晒干后再收集。
6.菌、藻、孢子类
菌核、藻类、孢子类药材,按其各自的特点采收。
7.动物类
动物类药材的采集,因药材的种类不同而异。
8.矿物类
矿物类药材,随时可以采收,也可结合开矿进行。
扩展资料:
药材的采收,应注意保护药源,应用多少、采多少,使药材资源取之不竭。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据老一辈的人说,人参是可以成精的。人参长在深山里,长年累月的吸收天地之灵气,到了一定的时间就可以成精了,为此才有人参娃娃之说。
采参的时候,要轻轻的靠近,先拿根红线把它栓住,否则它会跑掉。采的时候还要小心翼翼的,不能伤害到它。这些事情毕竟我们自己没有经历过,所以无从证实,可本就有很多东西是科学解释不了的
因为人参芦头如果不把它掰掉,那么人参的根就长不到多大。只长苗苗。人参头头就无法生长。只有把芦头掰了才能长根根
人参最好直接晒干,如果你阴干的话,容易长毛,长虫.放在大太阳下直接暴晒,或者有干燥室干燥箱都可以.要保持人参的干度,千万别受潮.如果想弄干,最好是放在太阳下面快点晒干,皮色会较药店里卖的那种烘干的要深一些,尽量不要阴干,一个是容易坏,另外温度如果较高,人参内部会自我消耗,有效成份损失较大.希望能帮到你!
下雪天最好不要去挖,不安全,并且不好挖。
挖野山参,俗称“放山”。
在深山老林中挖参,充满神秘色彩。然而,细加推究,那种种神秘的言行,原本是一个个实用的目的。放山人一字排开,用“索拨罗棍”(即拔草的木棍)拨开野草,寻觅人参,这叫“压山”。另一种方式叫“掇山”,众人分散寻找,以敲“索拨罗棍”为联络信号。无论哪种方式,都严禁说话,更不准吃东西。放山人说,一旦惊动了穿红肚兜的人参娃娃,人参就跑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找人参要全神贯注,说话、吃东西会分散大伙的注意力。还有,倘若在山林中大声呼喊,容易产生回声而麻达山(迷路)。谁发现了人参,便立即将“索拨罗棍”插在地上,用系了古铜钱的红线拴在人参茎上,并在人参下面铺上一块红布。据说,人参娃娃有遁土而逃的本事,一拴红线就跑不掉了。其实,拴红线是为了醒目,因为人参长在杂草丛中,一不小心就会踩坏了。拴上一根红线,红绿相间,格外醒目。至于红布铺地,那是用来接一碰即掉的参籽——这东西也很宝贵,是一种催生助产良药。做完这一切,那位幸运者才喊一声“棒棰!”——东北人俗称人参为“棒棰”。伙伴们忙问:“什么货?”回答:“四品叶!”众人一听,高兴地说:“快当!”快,捷也;当,顺当。这是东北林区的一句行话。“拿火!”发现者话音刚落,便有人为他递烟点火。向发现者敬烟,这是放山的规矩,一来表示慰劳,二来让他吸一袋烟,把心静下来,因为接下来由他来挖参,免得他过于激动而挖坏人参。倘若不慎而碰破一点表皮,或挖断一根参须,人参浆就会渗出来,价值就大减了。还有,东北的“小咬”特别多,烟可以把它们熏跑,免得它们骚扰挖参者,使他分心。挖参要用木刀、鹿角,因为铁器过于锋利,碰上人参就会划破了。与别的花草往下扎根不同,人参是贴紧地面平卧着的,其根须则向上生长,以便吸收表土的露水和腐殖质。因此,挖参须从人参的外围开始,自远而近,由下往上,一点一点地挖。一棵野山参终于挖出来了,伙伴们找来桦树皮和青苔,把参包扎起来。有柔软、湿润的青苔裹着,外面再包上桦树皮,人参就不会干瘪了。离开前,他们又走到附近一棵红松跟前,削去一块树皮,先砍出四个大口子,再砍上五道小口子,这叫“留兆头”。日后有人到这里放山,一看就知道曾有五个人在这里挖到了一棵四品叶的人参,他们也会撞上好运。其实,一些参籽落入地里,会长出新的人参,留个记号,告诉后来人注意这一带;若日后自己路过这里,也便于查寻有没有新的人参长出来。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