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性味甘温,具有补元气、生津止渴、益气固脱的功效。人参具有很强的益气作用,用于脾肺气虚引起的自汗、倦怠、厌食、感冒。由于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气短、自汗、口渴等。由气阴两虚引起。根据临床药理,人参可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具有抗衰老、抗癌和抗肿瘤的作用。
人参是属于名贵的中药,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对于气虚的病症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有病人发生休克的症状,可以使用人参一味,用水浓煎服下,就可以使病人苏醒。这就是人参的补气固脱的作用,如果与附子同时煮服,叫做参附汤,对于气虚伴阴寒内盛的病症有治疗的作用。正常人不能使用。
传说早在远古黄帝时期,有关野山参的功效就已为人所知,以此算来,野山参的应用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有史料佐证,中国人对野山参的药用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野山参被历朝历代赋予特殊的养生功效及文化内涵。
秦汉:出现最早关于野山参的记载
关于人参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的“纬书”和“本草”,在此之前的先秦著述和前四史中均未见有关人参的明确记载。从《晋书》起,正史中开始记录人参,《晋书·石勒传》记载:“石勒所居武乡北原山下草木皆有铁骑之象,家园中生人参,花叶甚茂,悉成人状。”父老乡亲及相者由此想到“此胡(石勒为胡人,晋代北方少数民族)状貌奇异、志度非常,其终不可量也”。
人参有大补元气的作用,还有止渴生津的作用,对于气虚不足,津液亏虚的病症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对于身体可极度虚弱的病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当前,此药物对于冠心病的病症引起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的病症有比较好的效果,多与其他的补心药物配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参类的药物,大部分都有补益性的作用,除了苦参、元参、之外,其他的参类都是属于具有补气作用,如人参、西洋参、海参等,有的还有理血的作用,如丹参等。人参性温,对于阳虚兼气虚的病症有调理的作用,而西洋参是属于凉性,对阴虚兼气虚有调理的功能。
1、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参是存活了500年的,在长白山上发现的。根据文献资料显示,最早关于人参的记载是春秋时期《范子计然》这本书,足以可见人参至少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2、千年人参是野参,它确实存在过,但我们见不到,由于现在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野参基本上很难有发现,大多数人参都是人工种植的。
3、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安神、益气,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4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用药禁忌1、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2、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应忌同用。 3、人参不可滥用。人参是一种补气药,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妄用本品。如误用或多用,往往反而导致闭气,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
4、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含红萝卜、白萝卜和绿萝卜)和各种海味。古医书讲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萝卜消食利尿,与古代观点相同,人参大补元气是其最主要功能。这两者,一个大补气,一个大下气,正好抵消。故有此一忌。
5、忌饮茶。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
6、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忌用五金炊具。
7、人参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人参是一种很强的益气补血药物。人参具有固本安神、治疗老年损伤、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尿频、糖尿病、小儿惊厥缓慢、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大脑能量物质利用、改善记忆的作用,人参还能增加心肌收缩力。人参具有明显的耐缺氧性。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