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刺蒺藜的学名为蒺藜,是我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之一。蒺藜来源于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是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而得。蒺藜味辛、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肝经,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之功,常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等的治疗。成人日服推荐量一般为6-10克。
蒺藜为平抑肝阳之药物。文献资料显示,蒺藜可用于肝郁所致之乳房胀痛、乳胀不通;也可与百合、川贝配伍,用于肺痈,肺瘘;又可与菊花、地肤子、苦参等配伍治疗皮肤风疹瘙痒,以及白癜风等病。
现代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蒺藜含有多种黄酮、皂苷、生物碱、挥发油,以及脂肪油等,具有抗心肌缺血、延缓衰老、轻度利尿,还有性强壮作用等。
刺蒺藜,是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平卧,淡褐色。长1.5-5厘米,小叶6-14,对生,矩圆形,长6-15毫米,宽2-5毫米,顶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斜,近圆形,全缘。
花小,黄色,单生叶腋;花梗短;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果为5个分果瓣组成,每果瓣具长短棘刺各1对;背面有短硬毛及瘤状突起。
分布全国各地,长江以北最普遍;全球温带地区均有。
多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常为田间杂草;果入药,有散风、平肝、明目之效,嫩茎叶可治皮肤瘙痒症;种子可榨油;茎皮纤维供造纸。
可以使用枯矾,因为属于一种中草药,有一定止痒杀菌的效果,而且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也有一定止血解毒,去湿,消炎,杀虫的功效,也能够治疗舌头生疮,肝炎,痔疮等等的病情。患者如果出现了过敏性的皮肤病,也可以给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来止痒治疗。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