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鉴定法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
(一)药材
1.形状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比较固定。
2.大小是指药材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度。一般应测量较多的样品测量后求其平均值。
3.色泽药材的颜色与其成分有关,每种药材常有自己特定的颜色。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色。
4.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粗糙,有无皱纹、皮孔、鳞片、毛茸或其他附属物。
5.质地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松泡)、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绵性、柴性等特征。有的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经蒸、煮加工的药材,常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
6.断面特征包括自然折断面和横切面。折断面特征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是否容易折断,有无声响,有无粉尘散落及折断时断面上的特征,如断面是否平坦,或显纤维性、颗粒性、裂片状,有无胶丝,是否可以层层剥离,有无放射状纹理等。
7.气是由于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
8.味药材的味是由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决定的,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
9.水试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产生的各种特殊的变化来鉴别药材,如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小通草(旌节花屑植物)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蛤蟆油用温水浸泡,膨胀度不低于55.这些现象常与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有关。
10.火试有的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香气或臭气,会有颜色、烟雾、闪光或响声等现象出现,如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的爆鸣声,起油点似珠,浓香四溢,灰烬白色;海金沙易点燃并产生爆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可资鉴别。
(二)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与完整药材相比,改变了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某些炮制品)。在性状鉴定时特别要注意横切面、表面和气味的特征。
大致的讲
中药,就是草药,要煎过才能用的
中成药,是现代工艺制作,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各种剂型,不需要再煎过就可以服用的,外观已经和西药很像了。
西药,包括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
区分的话,中药最好认,草药一看就知道了,什么叶子,根之类的……
中成药外包装的国药准字以z开头,表示中草药
西药的话国药准字肯定不是z开头的,也就是说国药准字开头是除z以为的几乎都是西药了。s表示生物制品,h表示化学药品
中药鉴别师,高级中药鉴别师,各省要求好像不太一样,考试有理论和实践二部分。
在生医药教育网查询一下相关内容吧形状与中药疗效有关系,比如枯芩含的黄芩苷就比一般黄芩的高;重庆石柱县的鸡爪黄连,形如鸡爪,是黄连中疗效最好的。
人参以年久者,形如人形者为上品形状与疗效的关系,大多是与中药材的根以及块茎关系比较密切。
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
1.形状
2.大小:长短、粗细(直径)和厚度。
3.色泽:日光下观察药材的颜色及光泽度。大部分药材的色调是复合的,二种色调组成的应以后一种色为主,如黄棕色,以棕色为主。
4.表面特征:
5.质地: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松泡)、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绵性、柴性等特征。
6.断面特征:自然折断面和横切面特征。折断面特征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
7.气
8.味:如乌梅、木瓜、山楂均以味酸为好;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等。
9.水试: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
10.火试:如沉香点燃则香气浓烈。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