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是广西田阳、田东、靖西,云南文山的道地药材。
正品三七的皮是像铜一样的棕黄色,芯像乌铁一样,因此又叫铜皮铁骨,因其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所以也叫三七参,人参三七。
三七是掌形叶,一般为3~7片,生长年限要求3~7年,因此名为三七
化瘀止血药通过活血化瘀而达到止血的作用,用于淤血导致的出血,此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具有止血而不留淤的特点。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胃、肝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性温,温则通,入肝经血分→散瘀止血
应用:1、各种出血证(热证、寒证导致的皆可)
三七入肝经血分,性温,能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有瘀没瘀皆可使用,
尤以瘀滞者为佳
单味三七即可用于各种出血证,也可配其它药
2、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三七活血而消肿,是治疗淤血诸证的上佳之品,亦是伤科的要药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皆可首选。
3、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血管当中出现斑块,血管变窄,心脏供血、供养不够,心脏出现疼痛。
中药三七,是常用的一种中药材,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药用价值非常的高。三七能够止血又能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具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三七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淤血阻滞都可以使用。
七叶一枝花(学名:Paris polyphylla)为百合科重楼属的植物。
别名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草河车,重台草,白甘遂,金线重楼,虫蒌,九道箍、鸳鸯虫,枝花头,螺丝七、海螺七,灯台七,白河车,螺陀三七,土三七,又名七叶莲。其特征是由一圈轮生的叶子中冒出一朵花,花的形状像极了它的叶子,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外轮花及内轮花,外轮花与叶子很像,约有6片,而内轮花约有8片,七叶一枝花的叶序属轮生叶,片数有个体差异、从4片到14片都有,“七叶”只是名称。花的结构特别:叶心如轮状会开花,花萼为绿色,花瓣呈细丝带状。
三七粉每日剂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0g。长期小剂量口服三七粉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脑动脉硬化,还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和降血压作用。三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等。
三七是伤科圣药,生打热补。作用:1.可用于各种出血,如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2.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遗症,高血脂症等。3.和其它的食材一起煎煮如乌鸡,生姜等,熟用可用于滋补,虚损劳伤。主要功效是消肿定痛,散瘀止血。
三七主要含六种皂甙和谷甾醇、胡萝卜甙、黄酮类化合物。
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对增强体力,改善心肌氧代谢,提高动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人参中最主要的药用成分四环三萜皂甙,三七不仅同样含有,而且比人参更高。
三七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调节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的作用。三七在治疗由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胶痛有满意的疗效,对降低胆固醇及血脂的功能也很显著。
《中国药典》称,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可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民间习惯把三七当补品。那三七到底有没有保健作用?
高等院校教材第七版《中药学》:“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有补虚强壮作用,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与猪肉炖服。”
《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其功大补血,------彼土人患虚弱者,以之蒸鸡服,取大母鸡用苏三七煎汤,将鸡煮少时,又将三七渣捣烂入鸡腹,用线缝好,隔汤蒸至鸡烂,去三七食鸡,可以医劳弱诸虚百损之病”。
可见三七是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的,但古今医案关于三七的应用或是取其活血,或是取其化瘀,或是取其消肿定痛的医案众多,很少有用于补血或者治疗虚损。
三七主要用于:
1. 出血证:功善止血,又能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
2.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本品活血化瘀而消肿定痛,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
3. 补虚强壮:民间用治虚损劳伤。
我是@瑞耀医生,三甲中医院40年中医临床经验。
想了解更多中医或健康知识?欢迎关注「中医瑞耀」
三七是近年来大力推荐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通常研磨成粉末用于口服。三七具有祛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咯血、呕血、鼻出血、便血、崩漏、外伤性出血等。此外,三七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是治疗血瘀证的良药,广泛应用于伤科。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孕妇应该小心。
李时珍说:三七能治一切血病。三七能保肝护肝、对三高、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三七是生物界少有单方使用即对以上领域疾病预防、治疗有明显效果的物种,因此被称为“时代品种”,是当代中药材中集食疗养生为一体的一颗明珠。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