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版超简单的八珍烤鸡的做法步骤
步骤 1首先准备我们家里有的八珍 因为黄老师视频教的用的都是灵芝 人参 这些东西我家都没有 所以我就是大料有啥放啥吧 QAQ 然后姜切片备用 凉水下锅 下所有的大料+姜片
步骤 2
煮香料的锅里放入 酱油两勺 老抽一勺 盐半勺 胡椒粉半勺 糖半勺(这里的勺是吃火锅那种大勺子) 汤可以尝尝味道 稍微有点咸是好的
步骤 3
汤水放凉 全部倒入盆中 没过整只鸡 冷藏腌制 最少12-24h
步骤 4
因为是我前一晚泡上的鸡 第二天开始冷水泡发干香菇跟干木耳
步骤 5
泡好的香菇跟木耳 开始炒制 少油下锅 放几片姜片 再加入泡好的香菇和木耳 加酱油 盐 鸡精 只需简单的烹饪! 然后这个香菇就会很好吃!!
步骤 6
超好的香菇木耳填塞到鸡肚子里 然后用牙签S曲线扎好
步骤 7
香菇木耳塞好,用绳子把鸡腿跟鸡翅的位置捆好 这样拷出来的鸡仔丰满好看
步骤 8
放入烤箱开始烤、 上下层200度 先预热5分钟 烤60分钟左右 (我看有的教程说 翅尖跟鸡腿用锡纸包一下 我的没有这个包 有怕烤黑的朋友们可以包一下)
步骤 9
成品!当当当! 打开烤箱的一瞬间真的是超级香! 还有剥开鸡肚子的瞬间 也是超级香!我爱这个香菇!
步骤 10
剥开鸡肚子的瞬间 也是超级香!我爱这个香菇!
步骤 11撕鸡的过程
今天我们来看看去集安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 头道镇的清炖鸡 –
如果你是起早从外地赶来集安,早饭可以尝尝头道镇苇沙河的鸡汤,虽是荤菜,却鲜而不腻,一勺汤汁顺喉而下,保证一整天让你的肠胃都是暖暖的。
– 清河镇的酱炖蛤蟆 –
清河镇有着中国最大的野山参交易市场,除了人参外,最滋补的要属这林蛙了(当地人叫它蛤蟆),每到春秋两季,配着粉条、白菜或土豆,炖上一锅,只要你胆够大,那就敞开了怀吃吧,或肉或仔或油,味道都是极好的。
– 财源镇的蝲蛄豆腐 –
财源镇的蝲蛄豆腐里其实根本没有豆腐,而是将蝲蛄像磨豆子一样制成浓汁,待水花翻滚时,把这浓汁缓缓淋在开水里,瞬间,锅内翻滚出大朵大朵略带粉色的“蛋花”,这时改小火,一两分钟后,再根据个人口味投入少许韭菜茉或者香菜叶、适量咸盐,其它调料一概不加,一锅粉绿白黄相间的蝲蛄汤,清香扑鼻,回味绵长。
– 花甸镇的小豆腐 –
花甸镇的小豆腐有着独特的做法, 饱满的黄豆经过一夜的浸泡显得更加盈润,用料理机将其打碎,连同切碎的小白菜一起放入狗肉汤中熬开,肉汤中透着豆香,豆渣中夹着肉味,非吃个两三碗才够。
– 台上镇的炖鲤鱼 –
到台上镇的水库捕一条七八斤重的冷水鲤鱼,整条下锅,以柴火炖之,同锅下入切成块的土豆,沿锅边放入贴饼子,待鱼炖好后,将这锅内所有一同起出放入大大的铁盘之内,满桌的菜肴只有它才是主角。
– 大路镇的炸江虾 –
大路镇与辽宁省宽甸县下露河乡隔浑江相望,早春的江虾味道鲜美,和鸡蛋、面粉、盐、味精搅拌均匀,再下入油锅中煎炸,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补钙上佳之肴 。
– 凉水乡的打糕 –
凉水朝鲜族乡是集安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居民以朝鲜族居多,自然这里的特色就是朝鲜族的打糕啦!甜、黏、香、糯,每一口都夹杂着朝鲜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
– 榆林镇的火盆 –
如果想吃最正宗的朝族火盆,当然要来榆林镇了,一口平底大锅,上面满满堆放着豆腐、豆芽、牛肉、牛筋、牛肚、牛肠、五花肉、蘑菇、辣椒、米肠、洋葱……下面是烧得旺旺的炉火,待这些快吃完时往锅里煎个鸡蛋,再放点米饭和辣白菜,一起炒匀,真是太解馋了。如果你来,我还有个传说讲给你听。
– 麻线乡的本地鸡 –
麻线乡散养的本地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找一户农家小菜馆,点上一只,朴实的大妈会用天然野生的榛蘑给你做上一锅“小鸡炖蘑菇”,再配上鸡血葫芦、炒笨鸡蛋、农家蘸酱菜,这一桌美味佳肴可是真真的纯绿色无公害。
– 太王镇的水果 –
太王镇之中有个“水果之村”——果树场村,看这名儿就知道,这里当然是盛产水果啦!草莓、李子、K九、葡萄、白桃、“123”苹果、寒富苹果、苹果梨、尖巴酸梨、圆枣、山里红、山楂、甜瓜……各种水果应有尽有,一年四季,只要你来集安,各式采摘园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
– 青石镇的葡萄酒 –
青石镇位于鸭绿江河谷地带,以盛产中国特有的酿酒葡萄——山葡萄而著称,春风早度,秋霜晚至,夏无酷暑,冬少至寒的半大陆半海洋性气候,使得这里的山葡萄口感独特,以其酿造的冰红山葡萄酒远销国内外。另外青石镇也是吉林省唯一的板栗产区,这里出产的板栗又大又甜。
– 集安市区 –
说完了集安的乡镇,重点当然是市区了,无论你是哪里的客人,只要来到集安,招待你第一顿的一定是地摊烤肉了,将炭火放入立式火炉中,上面罩一张铁丝网,将拌好的各种食材放在网上直接烧烤,烤熟后配以芝麻酱、孜然、辣椒面、白糖、盐、味精、白醋等调制而成的蘸料,再包上生菜或苏子叶,一并放入嘴中,这原生态的肉香味别提有多香了,再来壶特色米酒,一碗榆树皮冷面,足够把你的心留在这里了。
除了烤肉,市区也不乏其他美食,人参鸡汤、农家炖菜、冷水鱼、滋补火锅、各种撸串……每一家小店都有自己的独特。
总之,在集安,美食、美酒、美景、美不胜收。
全鸡 一只,红枣 十颗,枸杞 两大匙,洋葱 一棵,葱 一株,栗子 6颗,大蒜 8~9颗,人参 三根,圆糯米 1~1.5杯
做法
首先将人参洗干净泡水30分钟,水到时候要留着喔,要煮鸡汤用的 先用牙签把鸡的头部封好,从屁股开口处放入栗子、大蒜、红枣各2-3颗,以及枸杞、圆糯米,抖一抖,约装7分满,再放入一部份的人参, 用牙签将鸡屁股也封起来。把鸡脚切掉,比较好封喔! 把鸡放进锅子,放入鸡脚、大蒜、红枣、洋葱、栗子和人参 倒入人参水、再加入一般的水,大概加到锅子的9分满,就可以开中火炖煮 煮开后,放入葱段和枸杞,转小火炖煮个2.5个小时 过程中可以捞捞浮油和渣渣,起锅前视个人口味加点盐巴调味,就完成囉! 上桌
1、枸杞子炖鸡汤:枸杞子的主要功效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其补益精血的效果比较突出。味道也还不错!
2、人参鸡:人参主要功效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尤其是道地的野山参,其强大的补气功效加上鸡汤温补的效果,有着较好的补气温阳、驱寒除湿的效果,味道还可以!
3、肉桂炖鸡汤:肉桂的功效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元,具有较好的温阳效果,本身又是一味调味品,所以经常搭配炖鸡汤,既可以调味,又增加了鸡汤的温补效果,味道很绝!
高丽参炖老鸽,高丽参炖鸡,高丽参炖瘦肉,高丽参煲排骨,高丽参炖猪心,高丽参炖猪腰,高丽参薏仁汤,高丽参乌鸡汤高丽参粥,高丽参海参元贝汤,高丽参燕窝汤,高丽参炖鱼汤
hoopa韩国香烟,一般称为日韩明星。这款香烟是韩国人参公社出品的韩国国内香烟,韩国香烟在韩国国内大多在2W5韩元一条左右。这款香烟是不对外出口的,可以说是韩国的当地烟。
社交礼仪
在社交礼仪上,韩国一般不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的礼节。握手时讲究使用双手,或是单独使用右手。在晚辈、下属与长辈、上级握手时,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前者须先以右手握手,随手再将自己是左手轻置与后者的右手之上。
在韩国,妇女和小孩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在称呼上多使用敬语和尊称,很少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要是对方在社会上有地位头衔的,韩国人一定会屡用不止。 服饰礼仪 社交场合中,大部分韩国人会讲英语,对讲日语的人没有好感。
在韩国,穿衣上不会过于前卫,是庄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袄,下身穿宽大的长档裤,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袄,下穿齐胸的长裙。 餐饮礼仪 韩国人在一般的情况下喜欢吃辣和酸。
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菜肴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总体来说,韩国人的菜品种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清淡。一般来是说,韩国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妇女则多不饮酒。
平日,韩国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韩国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欢喝清汤。韩国人一般不喜欢吃过油、过腻、过甜的东西。不啻鸭子、羊肉和肥猪肉,至于熊掌、虎肉。吃饭时,一般用筷子。为环保,韩国人的会为你提供铁餐具。
与长辈吃饭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在韩国人的家里宴请时,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
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习俗禁忌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 日本货。 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讲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
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声谈论。 韩国强化礼仪教育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举办的韩日世界杯赛,使世界两次走近韩国。韩国青少年在大赛期间表现出的良好礼仪给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韩国平时是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礼仪习惯并在世界大赛前进行强化和提高的?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韩国相关人士。 学校教育:礼义之宗 小学教师朴仁浩向记者介绍了韩国礼仪教育的基本情况。
从1973年开始,韩国就开设了道德课,正式以书本形式向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授课,一二年级则设有类似的“正直生活课”,内容涉及个人生活、家庭邻里、校园、社会和国家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
“校内师生之间尤以礼义为先,师严生敬各尽其道”。学校还设有礼节室,模拟生活场景,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 两次大赛之前,教育部门都制定了走廊、楼梯、食堂、商店、运动场等公共场所中应遵守的礼仪,强调勤勉、诚实、节制、礼节、责任、孝道、秩序等。
朴老师对奥运会当时的口号“谦让之心,语言得体,姿态端正”记忆犹新。他还向记者讲述了参加开幕式与同学们一起滚铁环入场时的场景。 孩子们单纯好动,秩序井然和预防事故成为学校的教育重点,为此印发了大量手册和漫画书,报警、自救、逃生等方法一目了然。
学校还教育学生无论在何处都要排队,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不得妨碍他人,不高声说话,保持清洁等等。两次赛事虽然观众众多,但看台上基本没有垃圾,这一点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举办赛事前,学校还向学生介绍参赛国的大众文化和生活习惯。
为与参赛国拉拉队一起加油助威,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国家的语言。为给外国朋友当好向导,学校还组织了“了解你的周围”活动,让学生掌握身边的医院、银行、邮局、特色饭馆、物美价廉的商店、旅馆和风景名胜等外国朋友可能去的地方。
家庭教育:风化之源 在家庭礼仪教育方面,大人的行为习惯具有无声的影响力。为此,以家庭礼仪为中心,孝道、和谐、为他人着想成为赛事之前韩国家庭教育的重点。为使大人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韩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秩序教育、亲切教育、清洁教育”。
大人守秩序,孩子们就会跟着学,从礼貌精神、礼仪形式到实践行动,潜移默化,将文明礼貌向制度、习惯、文化方向推进。 韩国记者李秀植介绍说,对青少年来讲,生活教育更加重要。政府鼓励有一间空房、懂一门外语的家庭在自己家中接待外国游客,申请许可的市民异常踊跃,竞争激烈。
此外,韩国还将赛事、庆典作为教育和学习的一部分,鼓励市民与各国人民和谐相处,学习他们的文化。为使青少年和家人一起参与,社会各界还发起了“一个家庭看一场比赛”的活动。世界杯时,很多家庭大人小孩都一同融入了红魔拉拉队的洪流。
大赛过后,很多家庭都有了外国朋友。 为使市民讲文明懂礼貌,韩国电视每天播放一分钟的公益广告,并号召家庭成员共同收看。李秀植还记得这样的广告词:“我的亲切是整个社会的笑脸,整洁的街道就像开心的面庞,对外国客人的热情是成功的捷径,庆典只是一瞬,心意永存,大会成功我的人格即成。
” 社会教育:习俗之寓 韩国自古就崇尚儒教和礼节,具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礼仪基础,在大赛前后,礼仪更是得到了强化。青少年无疑都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文化世界杯,观光韩国”是韩国政府当年的口号。
韩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转变姿态,亲切服务,培养先进旅游观光文化”活动。政府还在细微之处下工夫,鼓励国民在电梯中相遇首先打招呼,每天让行十次,培养交通文明,对别人的礼让以微笑作为答谢。还有倾听他人讲话,拒绝脏话等等礼仪规范。
两次世界体育大赛展示了“韩国魅力”,也巩固、强化了青少年的文明礼仪。希望中国孩子能借此次开礼仪课之机,如韩国青少年一样在文明礼仪方面得到强化和提高,并希望整个社会能为我们的青少年的文明礼仪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示范。
人参炖鸡的做法食材:鸡腿1只、人参1根、红枣、姜、枸杞、葱段若干做法:
1、人参洗净,红枣枸杞洗净,葱白和姜切好待用。
2、土鸡腿清洗干净,放入砂锅焯水。
3、锅里加水,加鸡,放入鲜人参、枸杞、红枣、姜和葱白。
4、盖上锅盖,开火,炖煮3小时。
5、炖好了以后,加盐搅拌一下,即可盛盘。
材料:
人蔘1支,红枣5∼6颗,板栗5∼6颗,土鸡1只(约1.5斤),米酒随意,牙签3支,松子5∼6颗,葱花少许,长糯米1杯(泡3小时),盐少许
做法:
(1)先处理鸡:由尾部将一半份量的红枣、松子、板栗和全部的糯米放入鸡肚内,最后放入人蔘,再用牙签从鸡的尾端固定住。
(2)将鸡放入冷水中加热煮1.5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再放入另一半的红枣、松子、板栗和少许葱花即可。
(3)食用前淋点酒,可增加香味。其汤汁非常鲜美,鸡肉可沾胡椒盐食用。
韩国的饮食文化 韩国饮食的主要特点: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韩国人自古以来把米饭当做主食。菜肴以炖煮和烤制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韩国人喜欢吃面条、牛肉、鸡肉和狗肉,不喜欢吃馒头、羊肉和鸭肉。 韩国人普遍爱吃凉拌菜。凉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开水焯过后,加上佐料拌成的。还有生拌鱼肉、鱼虾酱等菜肴。生拌鱼肉,是把生肉、生鱼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丝的萝卜、梨等,再浇上加醋的酱或辣酱拌成。 汤也是用餐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类、大酱、咸盐、味素等各种原料烹调而成。 韩国人爱吃辣椒,家常菜里几乎全放辣椒。韩国人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分别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韩国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饭碗和汤碗,其他所有的菜则摆在饭桌中间供大家享用。韩国人使用饭碗也很有讲究,分男用、女用和儿童用。韩国人注意节俭,无论是自己食用还是招待穷人,都尽可能把饭菜吃光用净。 韩国饮食须知 虽然有不少人经常说自己爱吃韩国菜,但对于韩国菜的认识多止于烧烤食法,最多是对人参鸡汤或泡菜略知一二,其余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可谓一无所知。 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在语言方面,年幼者必须对长辈使用敬语,至于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昔日的韩国家庭,是将盛着米饭的器皿放在台中央,而菜则在碗里,并放置于周围,每个人则有一把长柄圆头平匙,一双筷子,一盘凉水,用餐时就用匙把饭直接送到嘴里,筷子用来夹菜,凉水则是涮匙用的。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 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亦保留了不少传统文化。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脚的小桌,宾主席地盘腿而坐。年青人更会在长辈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脚底上,绝不能将双腿伸直,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摆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便可。不过,现代的韩国人越来越崇尚外国潮流,无论餐桌或者饮食礼仪,都离传统越来越远了。 吃在韩国 身为美食大国的国民,从韩国归来,都免不了埋怨那里的饮食。这类同胞,我遇见过不止一次。临去韩国前夕还有人 “警告”我:“好好吃一顿吧,这一去就别想有好的吃了。”而我的实践结果,却是与此大相径庭的。虽说呆的时间不长,韩国的饮菜和韩国人的吃法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就从餐具谈起吧,韩国人同我们一样使用筷子,但他们使用的多为金属筷,餐馆里见不到一双竹木筷子,更不用说一次性的 “方便筷”了。我问过他们,回答是金属筷爽利、卫生、经久耐用,一次性的简易筷子太浪费,即消耗资源又污染环境。仅此一点,我就觉得是我们应该仿效的。 韩国人和日本人一样,习惯于席地而座,盘腿就餐。其传统饮食比较简单,主食为米饭,爱吃泡菜,泡菜的出口量据说是世界第一,种类之多我看也能拿冠军,因为每餐都有它堂而皇之地上桌,精致盘碟中能摆出不少花样:白菜、萝卜、辣椒,还有我们叫不出名的,既开胃也好吃。他们餐桌上的素菜显然比我们多,因为靠海的缘故,海产素菜也相当多。另外一项 “多”是酱制品。我们的“酱缸文化”在那里的影响,大概已达到“青出蓝而胜于蓝”的地步,他们有专门用来掺和着菜拌地饭的一种酱,我试了一下,味道很不错。以上“三多”,恐怕构成他们饮食中的低糖、低脂肪、符合营养学要求的合理因素。我们注意到韩国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能保持身材且有健康的气色,这是不是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关呢? 韩国人待客同我们一样热情、周到,但没有用满桌 “大鱼大肉”来显示慷慨大方的。从官方到民间的宴请,从韩式到非韩式的吃法,至少我们没有享用到我们在国内经常会碰到的“高大全”。他们的荤菜如烤鸭,做得也很正宗,瘦肉层较厚,不肥不腻,滑嫩可口。吃法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不用面饼包鸭肉,而是用菜叶裹,碧绿的生菜上佐以葱蒜、调料,夹上烤好的鸭块,色、香、味俱佳。还有一种菜叶,是我们想不到的:芝麻叶。主人特别介绍说,这是目前的时兴食品、科研新成果,芝麻叶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物质,还有防癌、抗癌作用。后来,我在商店里看到有“芝麻叶罐头”卖,也赶了回时髦。 韩国饮食中最有名的恐怕还是烧烤。 “铁板烧”不仅用来烧菜,也用来炒面。最有意思的,是一种“石头烧烤”:用一堆鹅卵石放在铁架上电热升温,先摊放肉块,待到一定火候再用长剪将大块肉绞成小块,拼柔到滚滚的石头中去,不一会就响吱吱地冒出香气,你就可以大快朵颐了。据介绍,鹅卵石是进口的,既然能蓄热均温,使肉免于烤焦,又能去油去腥。我们是在仁川一家叫“海风”的餐馆里,品尝到这道古朴又摩登的美味,印象极深。 韩国人饮食主面的节约与科学,还可以从一种专供饮水机配套使用的 “微型纸杯”上得到佐证。那是一种只有中指长、两指宽的小纸片,经过特别处理,拿上手就变成一个很小的杯子,放到龙头就能接水。比起那种透明塑料杯和普通纸杯,自有它微小、简便的优越性,韩国街头和快餐店里常能见到。 韩国的食礼 中国人和韩国人都说饮食文化,可见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密切。食礼便是表现饮食文化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常识,你可以不去遵守,便是不要忘了,不然会使当地人感到不愉快。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坐,女人屈膝支立 ——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把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在你坐好后,看了墙上的菜单或者桌上放的菜谱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当然,有的饭馆在桌子上已经准备好了餐具。但是讲究一点的店都是亲自给客人送上来:筷子穿着纸衣、勺子蒙着脸 ——圆形、有着勺子头大小的纸袋套在上边,纸上画着一杆烟枪和一顶帽子——韩国以前的贵族“两班”的象班。最初我感到新鲜,曾经将它收藏起来,可是后来发现韩国的几个大城市的餐馆都是用这种图案,便见怪不怪了。 筷子和勺子,除了婚礼的礼品、怕人谋害自己使用银制品以外,还有黄铜制的。但是这两种不常见,平民百姓们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木制筷子是一次性的,据我观察,一般韩国人在吃日式面条、紫菜饭卷时才使用。没看见韩国人用过竹筷、象牙筷 、塑料筷等等。勺子的柄较长,头部又圆又大,所以刚开始使用时我挺害怕弄疼了我的嘴角。 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所以你一定要记住桌子上的饭碗是不能用手碰的,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然后你会注意到饭碗是不锈钢制的(在家里或高级餐厅时,用用陶瓷制的饭碗),圆底带盖地 “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的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你可以取下来随意地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你的左手就一定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 “露一手”。你的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没有水泡菜时,用其他汤代替也可以)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用勺子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 在上述中也许你会注意到:韩国人是用勺子喝汤、吃饭的。这与中国人、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不同。韩国人同时使用勺子和筷子并不是最近的发明,而是源于古代。在国立公州博物馆中,我就看过有百济时代的铁制勺子和筷子摆在一起。在朝语中,除了有分别表示勺子和筷子的单词外,还用两个字母来同时表示勺子和筷子摆在一起。 勺子在韩国人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盛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他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儿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 2/3在桌子上,1/3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韩国人没有使用筷架的习惯。这种做法,有人觉得除非桌子表面擦得很干净,否则是不卫生的,因此,便改成了把筷子放在小菜碟上。最后,当你吃完饭后,还是要把勺子和筷子摆成当初的形状,有始有终。 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勺子喝汤;韩国人用勺子吃饭、喝汤,用筷子夹菜;而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饭又喝汤。为什么日本人的饮食生活中没有勺子呢?有一位日本老人曾经告诉我说: “勺子只从中国传到了朝鲜半岛上,因为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隔着海,所以勺子没有传到日本。”后来我在《环球旅行·韩国》(1995年版)中看到的却是这样的内容:据说过去日本用手吃饭,韩国人觉得他们挺可怜的,就教给日本人使用筷子,但是没有教给日本人用勺子。韩国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所整个国家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具体表现在共食聚餐上。 中国人在家里也许不用公筷、公勺,但是在餐厅吃饭时,都用公用餐具往自己的碗、碟里夹菜。日本人除了份饭,亦如此。可是,韩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韩国人用自己的餐具直接食用公用的汤和菜。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当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共食表现时,我觉得,人们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 韩国人待客十分重视礼节 韩国是单一的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亦称韩国语),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种宗教,风俗习惯独特而有趣。 韩国人待客十分重视礼节,男性见面要相互鞠躬,热情握手,并道 “您好”。异性之间一般不握手,通过鞠躬、点头、微笑、道安表示问候。分别时,握手说 “再见”,若客人同自己一道离开便对客人说“您好好走”,若客人不离开则对客人说“您好好在这儿”。进门或出席某种场所,要请客人、长辈先行;用餐,请客人、长辈先入席;与客人或长辈递接东西,要先鞠躬,然后再伸双手。 同韩国朋友约会,要事先联系,尽管韩国人对客人不苛求准时,但他们自己是严格遵守时间的,因而客人也应守时,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到韩国人家里作客,最好送一束鲜花或者一些小礼物,见面时双手递给主人,感谢主人的盛情接待。进入韩国朋友家里,须事先脱掉鞋子,交谈时,说话要细语轻言,不可大声说笑,女性发笑时用手遮掩住嘴,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擤鼻涕,吸烟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不懂礼节。 韩国人接待经贸业务方面的客人,多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宴请,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业务交往,多在家中请客吃饭,用传统膳食招待。韩国人爱吃辣味,主食副食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面食为主,最喜爱的传统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韩国人制作冷面的面条是用荞麦面做的,汤里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苹果片等,而且要冰镇,吃起来清凉爽口,但过一会就会周身发热。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鱼片、烤牛肉、干烧桂鱼、脆皮乳猪、油泡虾仁、脆皮炸鸡、爽口牛九、软炸子鸡、冷拼盘等。韩国人每顿饭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为爽口。在正式宴会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种不同食物送上来,其中必须有火锅,随后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请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齐。 吃饭时,主人总要请客人品尝传统饮料 ——低度的浊酒和清酒,浊酒亦称农酒,昔日是农家自酿酒,制作简单,历史悠久,将粮食捣碎下酒曲发酵而成,酒色混浊,但酒精度低,清凉宜人,健胃提神,各商店有售。对于不饮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饼汁招待。柿饼汁是一种传统清凉饮料,把柿饼(亦可用梨、桃、桔、石榴等果品)、桂皮粉、松仁、蜂蜜、生姜放在冰中煮沸,待凉后滤去渣皮即可,味道甜辣清凉,家人逢年过节饮用,平时用来招待客人。有的人家还用油煎饼、松饼、油蜜果等传统食品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此外,韩国拥有许多西餐馆和日本餐馆,汉堡包、炸鸡、热狗等快餐食品受到人们欢迎,使韩国人以鱼、蔬菜和米饭为主的传统膳食结构趋向方便化、快捷化和多样化。在韩国没有收取小费的习惯,客人进餐、购物、住宾馆等不必送小费。 韩国的风俗 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面积 9.9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全国人口均为单一朝鲜民族,通用朝鲜语。历史上受我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国旗为太极旗,白地中央为红、蓝两色太极图案,周围有四组八卦符号。白色代表土地,太极图和八卦由我国传人,象征宇宙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反映我国“易经”代表的东方哲理。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经济发展水平居亚洲前列,外向型经济较发达。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 (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韩国的民族服装是: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进屋脱鞋是他们的传统习惯。他们也用炕,炕内用热水管取暖。 韩国人注重礼仪。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 “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在任何场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韩国节庆较多。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似我国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传统饮食是种果 (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五谷饭、陈茶饭等。农历4月8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农历8月15为中秋节,农历9月9日为重阳节。清明扫墓,冬至吃冬至粥(掺高梁面团子的小豆粥)。除上述传统节日外,韩国人还重视圣诞节、儿童节(5月5日)、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 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 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忌用 “ 四 ”( 韩语音同 “ 死 ”) 。忌用一个手指指人。站立交谈时不能背手。女子发笑时必须掩嘴。
整鸡洗净备用,在鸡肚子里依次塞入糯米、红枣、板栗、一整颗人参,封好鸡肚子,炖锅加水、大葱段、姜片烧开,加入整鸡炖煮2小时,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