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
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
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鹳
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镰翅鸡
5.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棕熊(包括马熊)
6.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驼鹿
7.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灵猫
8.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
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
1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兔狲
1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盘羊
1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
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麝(所有种)
1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马鸡
15.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
16.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含白臀鹿)
17.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豺
18.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血雉
1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冠长尾雉
2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原斑猫
2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
2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
2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
2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胸黑雁
25.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沙丘鹤
26.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颈鸬鹚
27.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他鹰类
28.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林狸
2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鸬鹚
3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猫
3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柳雷鸟
3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河麂
3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腹沙鸡
3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鹮
35.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
36.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鹈鹕(所有种)
37.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
38.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枕鹤
3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
4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渔猫
4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琴鸡
4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锦鸡(所有种)
4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
4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鹮
45.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嘴端凤头燕鸥
46.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
47.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丛林猫
48.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羊
49.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犀鸟科(所有种)
50.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
51.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貂
52.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马鸡
5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荒漠猫
54.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鸠(所有种)
55.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颈鸊
红鬣羚是云南涉危野生保护动物,其不仅是云南涉危野生保护动物,还是我国新发现物种,生存区域狭窄,仅生存于云南省高黎贡山窄小的范围内。
因其生存范围过于狭小,在高黎贡山之外的地方均无发现,红鬣羚在我国的发现时间是2017年,具体数量不详,但是因为其生存环境过于狭窄,初步估计种群数量不是很多,已经被列为涉危保护动物。
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类,拥有哺乳动物中2/5的种类,分布几乎遍及除南极和少数海岛以外的世界各地,包括大老鼠、小老鼠、田鼠、松鼠、河狸和豪猪等。它们体形中等偏小,长有凿子一样的门牙。啮齿目动物的门牙无齿根,终生生长,所以常借啮物以磨短。它们之所以能成功地居住于陆地上,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的繁殖速度。许多啮齿目动物是农林业的有害动物,也是疾病传播者。
啮齿目动物
啮齿目动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松鼠类啮齿动物、老鼠类啮齿动物和豚鼠类啮齿动物。它们可以生活在许多地区,从火热干燥的沙漠直到潮湿的沼泽地。通常,啮齿目动物都比较小,有两颗不停生长的盘子似的门牙,有一些可以繁殖许多后代,一年可以生好几次。它们对后代十分爱护,有一些还特地用草、树叶或小棍子搭了窝来让后代居住。
老鼠类啮齿动物
除了通常所见到的老鼠,还有旅鼠、田鼠、大鼠和沙鼠都属于老鼠类啮齿动物。它们占了哺乳动物类的1/4,大多数都是夜间活动的小动物,主要以种子为食。相对于它们较短的寿命而言,它们繁殖了巨大数目的后代。有些老鼠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们偷吃人为的粮食,并且会传播疾病。
松鼠类啮动物
我们所熟悉的树栖松鼠,还有生活在地面上的松鼠、草原狗、土拨鼠和海狸都属于这一类动物。它们有独特的脑袋、长长的圆柱形身体、多毛的尾巴。树栖的松鼠有敏锐的视力,可以用来判断两根树枝之间的距离。会飞的松鼠利用前后肢之间的薄膜,可以滑翔很长距离。
豚鼠类啮齿动物
豚鼠类的啮齿动物是啮齿目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它们包括刺鼠、豚鼠、豪猪和最大的啮齿目动物水豚。大多数都有大大的脑袋,肥胖的身子,短短的尾巴和细长的腿。它们一窝生得都比较少,但是生下的后代都已完全发育。虽然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水豚大部分时间都在附近的河流和沼泽地中度过。
群居的啮齿动物
许多啮齿目动物,特别是生活在地面上的,都是群居性的,比如说,黑尾草原狗就成群地生活在地洞中。每一个小家庭包括一只雄狗、几只雌狗、还有它们的后代。许多这样的小家庭通过通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草原狗的王国,这个王国里面包含成千上万的草原狗。
快速的繁殖
啮齿目动物可以快速地繁殖。许多啮齿目动物,特别是老鼠类啮齿动物妊娠期很短,能生很多后代。许多幼鼠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繁殖,家鼠6周大的时候就可以交配,一年可以生10窝,一窝有5~7只小老鼠,它的妊娠期仅为20天。
大鼯鼠
啮齿目松鼠科,体背毛红棕色至黑褐色,蒙以1层灰白色霜状毛尖。飞膜背面与体背同色,但略深,腹面浅橙色,背腹色泽有明显的界限。眼周具黑圈。耳廓背部具1块黑斑。后足趾端黑色或灰白色。尾圆形,其长超过体长。2~7月繁殖,每胎产1~4仔。分布于我国福建、台湾、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
河狸
啮齿目河狸科,头大而钝,眼小,微露出毛被。前肢小,前足无蹼,爪强,适于挖掘。后肢粗大,趾间具全蹼,第4趾十分独特,生有双爪甲,一为爪形,另一为甲形。最明显的特征是尾粗大而扁平,似铲状,上覆有大型鳞片,鳞片间有少许短毛。背毛栗色或棕褐色,体侧及臀部较淡。颊、喉及唇黄棕色,腹毛灰棕色,四肢棕色。肛腺前具1个香囊,其分泌物称“河狸香”。每年繁殖1次,每胎产1~6仔,多为2~3仔。我国数量极少,仅分布于新疆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豪猪
啮齿目豪猪科,全身毛呈黑褐色,有时混杂灰白短毛。其显著特点是:从肩至尾密布长刺,肩及体侧面刺扁,上面有沟,背后半部的刺呈黑龙江色,尖白,长约22.5厘米,杂以圆柱形长刺,其长度可达37厘米或更长。刺棘基部有许多细毛,尾很短,为背刺所掩盖。每年繁殖1次,每胎多产2仔,偶有4仔。分布于我国陕西及长江以南各地。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
1、兽类:
白唇鹿 白鱀豚 白颊长臂猿 白眉长臂猿 白头叶猴 白掌长臂猿 斑 羚 斑海豹 斑林狸 豹 北山羊 藏羚
藏酋猴 藏原羚 豺 长尾叶猴 赤斑羚 穿山甲
大灵猫 大熊猫 滇金丝猴 貂熊 短尾猴 鹅喉羚
蜂猴 高鼻羚羊 海南兔 河麂 河狸 黑麂
黑熊 黑长臂猿 黑叶猴 虎 灰叶猴 江豚
金猫 金丝猴 鬣羚 林麝 马麝 马来熊
马鹿 梅花鹿 蒙古野驴 猕猴 麋鹿 扭角羚
盘羊 坡鹿 黔金丝猴 儒艮 猞猁 水鹿
水獭 塔里木兔 台湾猴 兔狲 豚鹿 豚尾猴
驼鹿 倭蜂猴 西藏野驴 鼷鹿 喜马拉雅塔尔羊 小灵猫 小熊猫 熊猴 熊狸 雪豹 雪兔 亚洲象
岩羊 野马 野骆驼 野牦牛 野牛 云豹
紫貂 棕熊
2、鸟类:
卷羽鹈鹕 红脚鲣鸟 褐鲣鸟 小苇(开鸟) 白鹳 黑鹳 朱 鹮 白 鹮 白琵鹭 黑脸琵鹭 红胸黑雁 大天鹅
小天鹅 疣鼻天鹅 鸳鸯 金雕 虎头海雕 秃鹫
高山兀鹫 苍鹰 松雀鹰 蜂 鹰 栗鸢 草原雕
乌雕 小雕 蛇雕 游隼 燕隼 红隼
黑琴鸡 岩雷鸟 花尾榛鸡 血雉 灰腹角雉 黄腹角雉
红腹角雉 绿尾虹雉 棕尾虹雉 藏马鸡 蓝马鸡 褐马鸡 黑鹇 白鹇 蓝鹇 原鸡 勺鸡 黑颈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黑长尾雉 白腹锦鸡 红腹锦鸡 孔雀雉 绿孔雀 灰鹤 黑颈鹤 白头鹤 丹顶鹤 白枕鹤
白鹤 赤颈鹤 蓑羽鹤 大鸨 遗鸥 绿皇鸠
大绯胸鹦鹉 花头鹦鹉 灰头鹦鹉 草 鸮 红角鸮 领角鸮 雕 鸮 雪 鸮 鹰 鸮 褐林鸮 长尾林鸮 长耳鸮
蓝耳翠鸟 棕颈犀鸟 冠斑犀鸟 双角犀鸟 长尾阔嘴鸟 蓝翅八色鸫
3、爬行类:
四爪陆龟 玳瑁 鼋 山瑞 大壁虎 鳄蜥
巨蜥 蟒 扬子鳄
4、两栖类:
大鲵 细痣疣螈 虎纹蛙 娃娃鱼
答:反刍动物是指将食物先吃入胃中,再将胃中未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的动物,较为常见的有骆驼、长颈鹿、水牛、山羊、羚羊等。
1、骆驼
骆驼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躯体高大,体毛褐色。极能忍饥耐渴。骆驼可以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生存3周,没有食物可生存一个月之久。
骆驼是骆驼科骆驼属的动物,只有两种。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开始驯养骆驼,作为役畜,以供驮运和骑乘,有许多国家有倚赖骆驼为生的骆驼牧民,甚至有骆驼骑兵。单峰骆驼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亚洲、印度等热带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带的牧民以骆驼奶甚至骆驼血作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万头,全部都是家畜。
骆驼由于胃内附生有水俘,作储水用,故能耐渴。骆驼鼻子构造异常特别,鼻腔内布满弯曲微小气道。当骆驼大量消耗水分时,其分泌物变得干燥,形成硬膜。骆驼呼气时,这种硬膜能吸收来自肺部的
反刍动物有鼷鹿科动物、长颈鹿科动物、麝科动物、鹿科动物、叉角羚科动物和牛科动物。
鼷鹿科包括鼷鹿、大鼷鹿、水鼷鹿、斑鼷鹿;长颈鹿科包括长颈鹿、狓(欧卡皮鹿)麝科包括林麝、马麝、黑麝、原麝、喜马拉雅麝;鹿科包括驯鹿、梅花鹿、豚鹿;叉角羚科包含叉角羚;牛科(又称洞角科)包含牛(原牛)、水牛、牦牛、绵羊(土耳其盘羊)、家山羊等。
金钱豹是羚牛的天敌之一,但金钱豹不敢觊觎结群的羚牛,只敢打落单羚牛的主意。
位于四川雅安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栖息着国宝大熊猫,还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云豹、金钱豹、雪豹。近日,在蜂桶寨片区还发现了几十只“六不像”羚牛,其中有成年羚牛,还有个头明显小得多的羚牛幼崽发现有个别羚牛搞特殊,独在山里游荡,脾气躁点的独牛遇到人,还会有攻击性,这是为什么呢?
01猛兽“六不像”:肩高1.2米,体重600斤,像羊像鹿也像熊,羚牛又叫扭角羚,是牛科、羚牛属大型偶蹄动物,因为外形与牛、羊、鹿、熊等动物都有相似之处,却又都不像,所以被称为“六不像”。羚牛有四个亚种,秦岭羚牛、四川羚牛、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不同亚种的外形有明显区别,毛色由南向北逐渐变浅,高黎贡羚牛几乎全身都是棕褐色,而秦岭羚牛,除四肢、鼻子歪,浑身呈现出耀眼的金黄色,四川羚牛则介于两者之间。羚牛每次出场,气场十足,那庞大的身躯,让你无法忽略它。肩高约1.2米,成年雄羚牛体重在600斤左右,最重可达800斤。而雌羚牛小一些,大约500斤重。虽然是个吃素的,但也堪称猛兽。
02落单的羚牛通过牛蹄印,辨别气味,找到同伴。羚牛常栖息在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带,在我国秦岭、岷山、邛崃山、凉山、高黎贡山及喜马拉雅山脉均有分布。喜欢群居的羚牛,通常一个家族10-50只不等,到了冬季,则会聚集成百多只的大群。在林中穿梭时,丝毫不受灌丛的阻挡。还常常跑到陡峭的山崖上觅食,庞大的身躯,竟然也能轻巧攀爬在陡峭的岩石上。
不挑食,吃得多!羚牛的食谱上多达300种植物,以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嫩枝、茎叶、花、果实、种子为食物,有时也吃苔藓植物或蕨类植物。
一只成年羚牛的食量也惊人,每天要吃20公斤,有时候还会后肢站立,前肢趴在树干上,采食高处的树叶;更粗暴的做法是,以身体的重量直接压弯树干,采食鲜嫩的树叶。春季,来到海拔1600米以下的山谷,觅食青草;夏季,向上迁移到海拔2500以上,吃丰美的植物,顺便避暑,毛发太长太密就是热啊!秋季,又逐渐下移到海拔2000米的地方,觅食植物果实种子;冬季,山上积雪冰封,虽然不怕冷,但为了觅食,只好继续向低海拔迁移。
04常爬到岩壁上舔石头,还会刨开地面“吃土”。羚牛大多时候在山地转悠,但有时候会成群结队,爬上陡峭的岩壁,伸出舌头在光秃秃的石头上舔来舔去。用前蹄刨挖地面,把泥土弄松了,再慢慢“吃土”,补充盐分。那么,羚牛为什么需要舔盐呢?
其一,可以中和消除某些有毒生物碱的毒性,以及消灭体内某些寄生虫。
其二,夏季,羚牛通过尿液和汗水排出的无机盐比其他季节多,需要补充更多的盐。其三,在繁殖季,以及幼崽长身体时期,身体对盐分需求更多。05金钱豹偷偷跟了一路,却不敢主动攻击羚牛
羚牛的生境与大熊猫、毛冠鹿、中华鬣羚等动物,都有重叠,并且存在食物竞争。当羚牛成群结队走过时,毛冠鹿等食草动物纷纷回避,就算胆子大不走,也会被羚牛霸道地赶走。
面对狼群的围攻,羚牛的逃跑策略,就是向前冲!羚牛群会自觉把幼崽保护在中间,由强壮的领头牛带队,拔腿向前冲去。气势汹汹,仿佛千军万马,狼群再怎么凶猛,也不敢不要命地向前扑。要知道,羚牛正面冲击的力度是惊人的,一旦被撞上,受伤的总不会是羚牛。狼群平时的捕猎策略,在羚牛面前似乎难以施展,只好灰溜溜地跑了。
07最大的敌人是同类,打斗受伤后“离家出走”羚牛真正的敌手,是自己的同类。每年夏季,羚牛进入交配季,所有成年公羚牛都变得异常暴躁,也格外凶猛,一言不合就把碗口粗的树拦腰折断。为了争夺配偶,公羚牛会以武力打败竞争者,证明自己的强壮,以此获得母羚牛的青睐。“为爱而战”是残酷的。公羚牛各自占据一方地盘,对峙了一会儿后,略低下头,奋力向前冲去。“啪!”响亮的撞击声响震山谷,但它们像不知道疼似的,又开始相互撞击了。体弱的一方,自然会败下阵来,还可能会受伤。这些被“淘汰”的公羚牛,会“离家出走”,独自在山间游荡,性格依然暴躁。轻伤还能活命,如果重伤的话,结局就是死亡。所以说,羚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同类。
如果在野外遇到羚牛,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要主动靠近,不要驱赶。如果羚牛盯着你,不要惊慌,慢慢后退,及时撤离。
可以的。
鬣狗是鬣狗科动物,体型似犬,长颈,后肢较前肢短弱,躯体较短,肩高而臀低;颈后的背中线有长鬣毛;牙齿大,具粗壮的锥形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
外形略像狗,头比狗的头短而圆,毛棕黄色或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由于其后躯低于前躯,所以它走路和奔跑的姿势不甚优雅,可是跑起来却是相当迅速而且有耐力。
1.鬣羚,属牛科,典型林栖兽类,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动物之一,主要活动于海拔1000~4400 米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目前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福建、广东、广西以及陕南等地,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2.云豹,哺乳纲的猫科动物,体长约70-110厘米,尾长约70-90厘米,体重约16-40千克,为豹亚科最小者。夜间活动,善爬树,常从树上跃下捕食猴等小型哺乳动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林区,福建省主要是分布在南平市。
3.黑熊,体长150~170厘米,体重150千克左右。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4.金斑喙凤蝶 ,属凤蝶科喙凤属,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约110毫米左右,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色的斑,被称为“蝶中皇后。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西、海南等地。
5.鸳鸯,雌雄异色,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福建省屏南县有一条11公里长的白岩溪,溪水深秀,两岸山林恬静,每年有上千只鸳鸯在此越冬,又称鸳鸯溪。
6.黄腹角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山地的林下灌丛和草丛,形态特征为头顶黑色具栗红色羽冠,上体栗色,下体棕黄色。
7.白颈长尾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崎岖山地及山谷间的丛林中,形态特征为脸裸露部分红色,腹部白色,尾羽具栗色和银灰色横带。
8.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湖泊、河流和水库,形态特征为头、颈黑色而泛绿色光泽,具长冠羽,背黑色,下体和前胸白色。
9.勺嘴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沿海沙滩,形态特征为喙短而前端呈勺状,具白色眉纹,腿短、头圆。
10.卷羽鹈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沿海滩涂、河口和港湾,形态特征为体羽灰白,眼浅黄,具黄色或橘黄色的喉囊。
我也觉得角马是羚羊,至少跟羚羊关系很近。角马学名黑尾牛羚,是羚羊类中最像牛的一种。首先角马肯定不属于马,马没有角,蹄子单个,角马有角,蹄子偶数;角马和羚羊都属于洞角科,也叫牛科,是因为它们的角都是空心的,而且终身不脱换,牛也是这个大家族的成员,因此说它是牛也未尝不可,但是角马腿长,颈部有鬣,尾巴也不像概念中的牛,于是人们还是乐意接受它为羚羊。
答:牛有羊角的是羚牛,分布于陕西、四川境内
羚牛的肩高为110-120厘米,雄性体重可达300千克,雌性250千克,最重的羚牛甚至可达1000千克。雄性和雌性都长有较短的角,一般长约20厘米。[2]
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从头顶先弯向两侧,然后向后上方扭转,角尖向内。
红鬣羚肯定是濒危野生动物的。红鬣羚属于偶蹄目牛科鬣羚属下的一个单独物种,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
2017年11月25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联合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在对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的过程中。
在野外拍摄到一种红色鬣羚,经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陈辈乐博士和相关国际专家鉴定,该鬣羚是中国兽类的新记录物种——红鬣羚(,而这批野外影像资料也为研究红鬣羚提供了珍贵信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