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真菌的药物,它里面不含有激素,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中的麦角生成合成,实现抑制细菌和杀菌的作用,主要用于皮肤真菌引起的皮肤精神病,比如脚癣,股癣,体癣,还可以治疗皮肤病,能对患处起到很好的消炎杀菌止痒的作用。
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这种药物能够有效的预防细菌感染。建议患者应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避免发生不良的状况。同时使用这种药物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烧灼感、红肿和瘙痒,过一段时间就能够恢复。建议患者要注意饮食,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015年版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由我国皮肤性病学专家团队制定,它规范了灰指甲的诊疗原则,对临床医生极具指导意义。这份权威指南指出,甲真菌病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外用药治疗)和系统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
外用药治疗
外用药治疗更适用于轻症患者。具体适用的患者指征为:远端受损甲板小于50%、无甲母质受累、有病变的指(趾)甲数目小于4 个和不适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包括有口服药物的禁忌证、有可能发生与口服药物相互作用等)。
指南推荐用药:
1、阿莫罗芬
阿莫罗芬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属于吗啉类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最敏感。5%阿莫罗芬搽剂能在甲板上形成一层非水溶性的膜, 膜中含有高浓度的阿莫罗芬,能快速渗透进甲床, 并可在指(趾)甲上停留1周,使药物更易于被释放并发挥作用。
2、环吡酮胺
环吡酮胺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其他霉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同时具有穿透指(趾)甲的能力。8%环吡酮甲涂剂对甲板有强劲的穿透性,使甲下局部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而起作用。
口服抗真菌药物
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选择,不适于外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选择。
指南推荐用药:
1、特比萘芬
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是一种杀真菌药物。口服特比萘芬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响。在开始治疗的第1周内即可分布到甲板,口服12周后,药物在甲板中可存留6~9个月。特比萘芬的远期真菌学疗效和临床疗效更优,复发率更低。
2、伊曲康唑
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对于皮肤癣菌、酵母菌、其他霉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餐后应立即服药, 胶囊须整个吞服。在开始治疗的第1周内即可分布到甲板,停药后药物在甲中可保留6~9个月。
3、氟康唑
作用机制与伊曲康唑相同。氟康唑对于隐球菌、念珠菌、双相型真菌和皮肤癣菌有抗菌活性。口服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响,终止治疗后氟康唑可在手指甲中存在 4 个月,在脚趾甲中存在6个月。
口服与外用联合用药
口服与外用联合治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治愈率,降低失败率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一般在甲板受累面积较大(>50%)、甲母质受累或单一治疗失败时可以考虑。对于难治性甲真菌病的患者更推荐使用联合治疗,它在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能显出优势。
注意事项
1) 对于儿童来说,因为指甲生长速度较快,外用药物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由于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儿童的应用还缺乏足够研究,应权衡利弊,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再使用。
2) 老年人的治疗相对更困难,需慎重选择。因老年人通常口服药物较多,而特比萘芬的药物相互作用相对较少,可以优先选择。
3)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推荐使用口服药物治疗。权衡利弊后可以选择5%阿莫罗芬搽剂等外用治疗。
4) 甲真菌病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诸多因素,广大患者请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后,根据医生建议选用合适药物。
阿莫罗芬乳膏是一种外用药物,一般是针对皮肤科用药,这个药临床上主要是有抗真菌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多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比如甲真菌病、花斑癣。用药时要注意做好局部卫生,注意疗程的把握,应该足疗程足量的应用。
皮肤湿疹如果合并有感染的情况下是可以用阿莫西林的。阿莫西林是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要了解患者有没有青霉素过敏史,如果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尽量不能使用。皮肤湿疹尽量不要吃海鲜类的,辣的刺激性东西。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