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领域,每一味中药都有很多的产地,药材质量最好的那一个产地产出的这味药,就叫“道地药材”,也叫“地道药材” 比如:宁夏的枸杞,四川的川芎,云南的茯苓,等。
我们常说的"地道"的字面意思即地下非天然的道路或坑道。另外它还有几个引伸意思:
(1) 没有异物;纯正的,正宗的,未掺杂的。例:他写的是地道的幽默文章。
(2)完全限于某一特定音乐风格之内的,未经润色的。例:地道的摇摆舞
(3) 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例:地道药材
(4) (工作、活儿等)实在;够标准。例:那人不咋地道。
湖北当归田间种植管理技术
1、 适种范围当归在海拔1500~3000米的高山,空气湿度较大的自然环境下生长良好。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好。忌连作。
2、 选地整地选半阴半阳坡,土壤以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地20—25厘米,施用复合肥30--60公斤,耙细整平,一般按1米开沟作畦,畦沟宽30厘米,畦高约25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前茬以小麦、大麻、亚麻、油菜等为好,不宜选用马铃薯和豆类地块。
3、播种育苗育苗地于6月上旬至下旬播种,播前将种子放入30 ℃的温水中浸种24小时,取出晒干后用撒播法,将种子盖严,再盖以杂草。亩播种量4~5千克。播后半个月左右出苗,此时将盖草挑松,以防揭草时伤苗。8月初揭去盖草。有草就除,保持田间无杂草,结合除草间苗,去弱留强,株距1厘米左右为宜。
4、 择苗移栽
1)种苗选择一般选用直径2—5毫米,生长均匀健壮、无病无伤、分叉少、表皮光滑的小苗备用(苗龄90—110天,百根鲜重40—70g),直径2毫米以下过细和6毫米以上的大苗尽量慎用。
2)种苗处理种苗栽种前用40%甲基异柳磷和40%多菌灵各250g兑水10—15公斤配成药液,将种苗用药剂浸蘸,一般10小时左右后再移植田间,可预防病虫害和当归麻口病。
3)适时移栽当归栽植分冬栽和春栽两种。冬栽在立秋后至封冻前进行,春栽在春分至谷雨以清明前后为宜。
4)栽植密度一般亩保苗6500—8000株。
5)栽植方法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地膜覆盖栽培。各种栽植方法的技术规格是:地膜栽培选用70—80厘米宽、厚度0.005或0.006毫米的强力超微膜,带幅100厘米,垄面宽60厘米,垄间距40厘米,垄高10厘米。每垄种植2行,行距50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2苗,穴深15厘米、亩植6600穴,先覆膜后栽植,栽后压实穴口封土。
5、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当归一般移栽后20—30天出苗,苗齐后及时查苗补苗。
2)中耕除草湖北当归在苗出齐后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齐苗后苗高5厘米时除草,浅耕浅锄;第二次在苗高10—15厘米时除草,适当深锄;第三次在苗高25—3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
3)追肥当归幼苗期不可多追氮肥,以免旺长,中后期结合中耕除草每亩追复合肥30--50公斤,
4)摘花苔栽培中因控制不当有提早抽苔的植株时,应及早剪除摘净,否则会影响药材质量。
5)灌排水当归生长前期要少浇水,土壤干旱时适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好,忌用大水灌溉,后期田间不能积水,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烂根。
6、病虫害及其防治
1)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半知真菌,主要危害当归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栽植前用70%的五氯硝基苯1公斤 对土壤进行消毒;二是选用无病健壮种栽栽植,栽前用65%的代森锌600倍溶液浸泡种栽10分钟,并尽量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种植,雨后及时排水;三是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对病穴消毒;四是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发病区。
2)褐斑病褐斑病也是一种半知真菌,高温高湿时易发病。在当归上主要危害植株叶片,一般5月发生,7—8月严重。发病初期可用65%的代森锌600倍溶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洒或浇灌病区防治。
目前市场上山西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葡立是比较好的,主要有两种规格:0.24g*42粒和0.24g*180粒。山西中远威药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香港独资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公司拥有一大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成立了中远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公司主要生产“中远威”牌溶栓胶囊、葡立胶囊。企业各公用设施配套齐全,生产设备先进完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按GMP要求设计、建造、生产和管理。
不同种类的药材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因此根据土壤的特性,选准选好土质,是种植中药材最关键的一步。适宜的土质,种出的药材不但质量好、产量高,还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一举两得。下面介绍几种不同土质适宜栽种的药材品种,供药农参考。 荒山秃岭 适宜在荒山秃岭种植的药材种类很多,主要品种有:蒲公英、葛根、黄芪、甘草、玉竹、菊花、山豆根、牛膝、黄芩、徐长卿、防风、远志、山茱萸、吴茱萸、连翘、马兜铃、酸枣仁、金银花、枸杞、荆芥、刺五加、紫草、土贝母等。 盐碱沙地 盐碱沙地中只要土壤含盐量在0.5%以下,适当增施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和田间管理,同样可以获得好收成。主要品种有:射干、白术、沙参、甘草、枸杞、金银花、蔓荆子、草红花、地肤子、白茅根、大麻、蓖麻、酸枣仁、知母、香附、麻黄、小茴香、红花等。 微酸沙质地 适宜土质微酸、温和、中性沙地的品种主要是:贝母、黄芪、人参、川芎、白术、百合、金樱子、刺五加、远志、芍药、玉竹、紫菀、紫草、小茴香、白扁豆、红花、沉香等。 土质肥沃地 排水良好、土层较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地适宜种植菊花、防风、桔梗、党参、紫苏、红花、沙参、黄芪、白芨、板蓝根、苍术、黄芩、贝母、玉竹、五味子、决明子、黄柏、地黄、白芷、知母、丹参、白术、车前子、苦丁茶、山药、款冬花等。 耐干旱地 适宜在耐干旱地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柴胡、远志、射干、花粉、元参、黄芪、红花、牛膝、枸杞、胡芦巴、山芝麻等。 粘土地块 适宜粘土地块种植的品种有:荆芥、元参、牛膝、栝楼、薏米、薄荷、藿香、紫苏、决明子、苦丁茶等。 闲散地块 可充分利用城市公园、人行道两旁、单位院内、楼前楼后以及农村的房前屋后、河边地堰、农家庭院等闲散地块,种植中药材,既美化环境,还有经济收入,一举多得。如:牡丹、芍药、菊花、银杏、麦冬、杜仲、花椒、枸杞、车前草、蒲公英、黄芩、黄柏、金银花、槐树、皂角、玉竹、白扁豆、鸡冠花、女贞子、蓖麻、薄荷、旋覆花、款冬花等等。 旬邑县和淳化县为药用植物生长的最佳适宜区,尤其是旬邑县被陕西省确定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境内天然地道中药材达1260多种,分布广泛,长期种植的230多种, 尤以黄芪、黄姜、穿地龙、沙棘、柴胡、当参、桔梗等有名。加之当地群众药材种植具有丰富的经验,易于推广。
绿褐色或者灰褐色。
以粒大饱满、色绿褐或灰褐、无杂质者为佳。关沙苑为植物扁茎黄芪的种子,主产于陕西大荔而集散于潼关。为地道的药材,品质最优。两者区别就是:关沙苑是产于陕西大荔,沙苑子是各种沙苑子的统称,也包括关沙苑。
从近代以前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古时的杜仲主要产地在陕西汉中、商州(即陕西南部秦岭南坡),山西省长治市以北(吕梁山),四川省巫山县(巴山)、湖北省宜昌(神农架)、河南省淮阳、三门峡市(东秦岭、伏牛山、熊耳山),主产山区。古籍善本对杜仲生产的具体地点记载较少,即便记载也都以当时有名的政治中心地域为名。可以看出以前以野生杜仲采剥为主。这些地方是杜仲的道地产区。
近代书籍和考证(冯风、周政贤等杜仲专家教授考证)中可以看出:杜仲的天然分布区就在陕西四川的秦(岭)巴(山)山区、湖北北部、河南西南部、湖南西北这些都是杜仲中心产区,根据杜仲生物学特性,其适应性强,就连前苏联有大量的引种(Bouhockuu.A“马莱树胶”中译本.1955,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并获得成功。可见杜仲人工推广种植容易。
后来出现的杜仲生产大市县区都是近期发展起来得。
从内在品质来看,杜仲的道地产区和中心产区的质量是优于其他产区的。
在销售上,略阳是关中通往巴蜀的道路之一, 昔日水陆交通繁忙。
清朝以前销售以商号或纳贡方式以水运汇集到武汉汉口和重庆嘉陵江口,再运往全国。
略阳虽建县较早,但遗留下来的县志最早是嘉靖年间的现藏上海天一阁藏的“明代方志选刊”《略阳县志》记载有杜仲;另在清末的“略阳县乡土志”中也记载有杜仲、柴胡“系大宗由白水江运四川销行”等中药材的销售记载。
到近期八十年代,国家曾对此控购,后来大规模发展后,杜仲皮和叶成为自然流通产品,杜仲叶大量出口日本、韩国等地。
光绪《大宁县志》关于药材种植的记载: 杜仲, 俗呼其树曰丝棉, 种子成苗, 移植空地, 经十余年始可剥皮, 树以老而佳, 野生者尤良, 行销甚远。
山茱萸产地很多,中国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都有分布。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的山地、林缘区域,其中600-1500米比较适宜。陕西秦岭太白山为山茱萸最著名的产地,太白山茱萸为传统道地药材。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植物,四大怀药(怀山药、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之一,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内)所产道地,在河北等地又被称为麻山药。山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可以食用。产:河南、湖南、湖北、山西、云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贵州、四川、山东等地亦产。山东太平镇泗河畔,山药产量不大,但是品质很高,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曾是清代贡品,与琼珍灵芝搭配一起煮粥,可以和排骨清炖,能降血糖,是糖尿病人理想食物。
山药怎么种植?
1、整地挖沟
山药属浅根性作物,生长期长,一年一茬,一般在春季地温达到10℃时田间栽植。山药种植要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沙壤土或轻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宜。山药不宜连作,一般应隔2--3年轮作1次。
挖栽培沟时一般沟距1米左右,深0.6~1.0米,宽25厘米。挖沟时将表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使土壤得到充分风化。春季土壤解冻后,先将下层土壤填入沟内,再将表土填入,使之不乱土层。结合填土一般亩施土杂肥1000--1500千克,磷肥50公斤-70公斤、碳铵25公斤-30公斤、硫酸钾25公斤-30公斤施入其上。忌施入大量未腐熟的有机肥,以防止发生烧根和块茎分杈。
2、种块处理
在种植前20-25天选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块极上端较硬的根头作种,将其一端断面在消石灰粉中蘸一下,然后放太阳下晒几天,以杀菌和促进发芽。若要增加繁殖系数,必须将块根切断繁殖。即选长1m左右,横径2.4-4.5cm的较细块根,切分成15-20cm长的若干小段,并用毛笔记上、下端,然后将每个断面蘸石灰,横放太阳下晒种,一直晒到段头有细裂缝为止。晒种期要轻拿轻放,以防擦伤。同时要做好防风、防雨和防霜冻工作。
3、山药栽植
山药栽培沟填入土肥后,沟上做成1米左右宽的平畦。栽植时在平畦中间开深10厘米左右宽的栽种沟,然后浇水。待水渗下将山药栽子按株距15~20厘米单行平铺到沟内,每亩栽-4000株左右。盖土8~10厘米,再加盖地膜保墒,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出苗。利用“山药豆”繁殖山药栽子的,可一畦中两行,提高繁殖系数,行距40~5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每亩栽12000株左右。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