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

 2023-06-22  阅读 779  评论 0

摘要:冬病夏治的理念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是指一些在冬季发生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而夏治是在夏天的时候采取治疗措施,这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择时而治,治未病等观念相

冬病夏治的理念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是指一些在冬季发生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而夏治是在夏天的时候采取治疗措施,这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天人合一,择时而治,治未病等观念相符。

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与自然界阳气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的阳气也蛰伏起来,阴气占据主导,极易受寒邪的侵袭,此时如果强制性调动人体内阳气,往往事倍功半,还可能导致阳气外泄邪气趁虚而入。所以,冬季主藏。到了炎热夏季,交替成阳气盛,阴气弱,在这个时候借助天时地利与自身的阴阳情况,治疗由于寒邪导致的疾病,是最好的时机。此时振发机体阳气与外界阳气一起,以阳克寒,达到治疗目的。

那么哪些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呢?大多是冬季发病或加重的疾病。比如手脚的冻疮,肩周炎,以及久治不愈的呼吸道疾病,咳嗽等,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痛。

冬病夏治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常用的有三伏贴,一些温经活血的膏药,找中医开具一些性质温补的中药方剂,艾灸,拔罐,药膳等等。另外,在夏天一定不能贪凉,比如有人喜欢抱着冰西瓜吹冷空调,还有出了一身大汗马上喝一大杯冰冻饮料,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在引狼入室,对胃肠造成很重的负担和寒湿。与我们今天说的冬病夏治背道而驰。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冬病夏治疗法即人体冬季易发、多发、既发、复发等相关病症,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特殊方法施治,从而使冬季将发、要发的病症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什么疾病是“冬病”?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一般具有4个特点:冬季加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虚寒表现。冬季阳气实于内而虚于外,这是机体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阳气有一个作用是温煦肌表,要温煦肌表就需到达体表,冬季时体表温度与自然界温度相差较大,若过多的阳气散布于体表,很容易会因为温差而导致过多阳气耗散,此时机体会自动收缩血管,关闭一些腠理,减少阳气散布于体表的消耗量,阳气得以回归于体内,体内的阳气便比较充盛了,这便有了冬季阳气实于内而虚于外的说法。

对于正气充足的人来说,即使体表的阳气相对较少,也足够防御外来的邪气。但对于阳气不足的人来说,过多的阳气收敛于体内,温煦体内的脏腑,势必会导致体表阳气不足,防御不了阴寒之邪,就会导致在阴寒之邪较甚的冬季病情加重,症状主要以虚寒症状为主。因为机体内阳气不足,无法将阴寒之邪全部驱逐于体外,阴寒之邪留伏于体内,就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

“冬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概括一下就是正气不足,伏邪难去。“夏治”主要是指,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从而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达到阴平阳秘。“冬病夏治”一来是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因势利导,充分温补阳气。二来是利用夏季人体腠理多疏松,此时温阳散寒更容易将伏邪散出,避免冬季外邪引动伏邪导致疾病再一次加重。

常见疾病有哪些?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适合冬病夏治的疾病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适合冻疮、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其他系统疾病。

文:中日友好医院研究生 李钰昕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52dBm4EB1dSAA.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5.0914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