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参和什么煲汤最好:可搭配当归、枸杞、黄芪、山药、百合、莲子、冬瓜、莲子、老母鸡、鸭子、乌骨鸡、排骨等。
2、人参皂甙:人参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成分,是评价人参的主要指标。根、茎、叶、花、果均含有人参皂甙,但各有不同的主要成分,作用也不相同。氨基酸和多肽:人参中的含氨有机物,蛋白质约占12%15%。
1、人参:原产地中国,是我们的本土参,盛产于长白山脉,按其生长环境可主要分为林下参、山参(或园参)和农田园参三种。
2、直参就是高丽参:顾名思义就是韩国的人参,学名朝鲜参。高丽参又分为两类,分别是白参和红参。红参是韩国主要出口中国的主要参种。不过其原材料多来源于中国吉林省。韩国将从中国进口的园参进行深加工,然后再贩卖到中国以获取高额的利润。
准备材料:猪瘦肉250克,人参10克,枸杞子30克,盐适量
烹饪步骤:
步骤一、猪瘦肉洗净、切条状备用
步骤二、人参、枸杞子分别用清水略洗,晾干水分备用
步骤三、将所有食材一齐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炖盅加盖,置锅内用文火隔水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人参素鸡肉炖汤 (这里的素鸡是豆制品) 材料: 1. 人参 两至叁支 预浸一晚 2. 素鸡炖肉 200克 解冻切块,用白镬煎煎 3. 乾冬菇 叁朵 剪去菇蒂,再用水洗净 4. 枸杞子 约二十粒 调味料: 1. 盐一茶匙 厨具: 1. 汤煲 做法: 1. 将所有材料放进汤煲,再放进四碗滚水,炖1小时即可。 人参粥 原料:人参3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人参研成细粉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内,人参粉也同时放入。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为度。取冰糖少许,加水适量,熬汁。将冰糖汁徐徐加入煮熟的粥内,搅拌均匀,文火稍沸。 服法:早餐空腹食用。 功效: 功能补益元气,预防衰老。用治年老或久病体弱,阳萎不举,短气乏力,食欲不振,神疲肢倦。 人参茶: 原料:生晒参3克。 制作:将人参洗净,干燥,切成薄片,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闷泡30分钟。 服法:空腹时饮用,饮完后加水再泡,最后将人参嚼碎吃下。 功效: 功能大补元气,防老抗癌。用治老年或患病体弱,阳萎早泄。健康入也可长期饮用。 秋天当令的几种素食,如萝卜、竽头、莲藕、红薯等,营养价值一点也不比肉食低,而且,它们口感清淡,不会伤到脾胃,对于秋季补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这些素食中,最好的秋季进补食品是萝卜,古语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中医认为,萝卜具有很强的调理脾胃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其次是芋头。它富含淀粉、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中的乳聚糖,质地软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恢复期的病人食用,也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第三是莲藕。它生食能凉血散淤,熟食则补心益胃,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还可以治脾胃之虚。 另外,土豆、红薯、板栗同样能健胃益肺、增强食欲,适合秋天进补。特别是红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但是,这些食物一次不能吃太多,否则不宜消化,容易出现胃胀气、打嗝等症状。 最后,,秋季进补还可以在主食上选择大米、糯米等谷物,它们在中医上都属于甘润食品,润燥和滋补作用很好。最好的吃法是用来熬粥,再放点芝麻、核桃仁、银耳、冰糖、百合、莲子等,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匈牙利 素炖汤 中型洋葱1个(大约50公克或1.7 oz),切碎 .红萝卜2条,切薄片 .荷兰芹根(parsley roots) 2颗,切薄片 .肥根芹菜(celeriac) 30至50公克 (1~1.7 oz),切丁 .中型马铃薯6颗,切块 .荷兰芹叶4~5叶,切碎 .色拉油6大匙 .水 调味料 .3茶匙匈牙利红椒粉(Hungarian paprika) .2茶匙香芹籽粉(caraway seeds) .1/8茶匙黑胡椒粉 .1茶匙盐 做面疙瘩步骤 .中筋面粉25公克(2大匙) .盐些许 作法:将一大匙水加入以上的材料中,将其揉成面团,分成几片,沾上少许面粉,每片再撕成一个个小面疙瘩,丢入容器中。不时将容器轻摇几下,以免面疙瘩黏在一起。 1) 放6大匙色拉油入锅内,用中小火炒洋葱末,大约十到十五分钟到洋葱变软即可,无需炒到金黄色。加入匈牙利红椒粉(味甜而不辣)、香芹籽粉、黑胡椒粉,搅拌均匀后加入红萝卜片,荷兰芹片及肥根芹菜丁,拌炒均匀小火煮10分钟,再放入马铃薯煮5分钟。 (2) 加入一公升的水及捏好的面疙瘩、盐、调味料粉。用大火煮滚后转中火,盖锅盖煮15分钟直到蔬菜变软,再加半公升的水煮到滚,关火(撒入荷兰芹叶,拌匀即可 。搭配面包食用。
人参和姜是可以一起食用的,从人参和姜两者的营养成分上面来看,在人参当中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在生姜当中富含纤维素,挥发油和胡萝卜素,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不冲突的。
从人参和姜的性味上来看,人参是属于味甘微苦,但是性温的食物,具有一定的补给安神的作用,但是生姜是性微温味辛的,人参和生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步骤 1
冲水洗净加入葱姜凉水下锅煮出血沫
步骤 2
把脏东西洗出去,挑选骨头多的脊骨
步骤 3
先煮半个小时,开盖搅拌一下在煮半个小时,直至汤汁变白,滤出备用
步骤 4
准备沙锅,里面放入两个小人参,红枣枸杞少许点缀,煮20分钟小火,出锅前下入鸡精,盐,鸡汁调味,别弄得太咸了
人参很补,姜是凉的,所以要加一点人参炖鸡要放姜的,人参炖鸡是一道以人参、鸡为主要食材,蘑菇、青豆、红枣、生姜、盐、白糖、味精为辅料制作而成的传统药膳。 ...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微温。 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姜自古被医家视为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本草纲目》记载:“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和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
姜为药食两用之品, 入药又有生姜、干姜和炮姜之分。现代普遍认为,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干姜则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干姜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炮姜是干姜砂烫的炮制品,味苦涩,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散寒、止痛止泻的功效。
日常食用中生姜又有嫩姜和老姜之分。老姜又称姜种、姜母,是立秋之后收获的姜,外皮粗燥,比较厚,肉质坚硬,纤维比较多,味道辛辣,但香气不如新姜。老姜因辛热且燥烈,主要入脾胃,长于温中散寒,可以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等症状。其功效可以参照干姜。清代《本草思辨录》记载:“生姜是老姜所生之子姜,干姜则老姜造成者。”
茶剂是一种古老的中药剂型,早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即有“茶饮方”的记载。传统意义上,我们常喝的姜茶是茶叶与姜、红糖煎煮后的汤水,做法是将茶叶、生姜、红糖各适量一同放入锅中煎煮而成。
中医认为, 生姜辛温, 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而干姜或者老姜长于温中散寒,解除表证的作用差,因此姜茶多用生姜。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姜茶中加入红糖,可改善体表循环。茶具有清利头目、清热解毒、祛风解表等功效,常在古方劑中配伍。
姜茶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疗效显著,对风寒感冒、寒性痛经、咳嗽、呕吐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用量。阴虚内热及邪热亢盛者忌服;姜茶对风寒感冒有效,风热感冒喝了反而会加重症状。
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最简单方法是,看寒热轻重、有汗无汗。恶寒重,发热轻,无汗,一般为外感风寒表证;恶寒轻,发热重,少汗或有汗,一般为外感风热表证。风寒感冒主要是风寒外袭,而生姜是热性的,主辛散,所以喝姜茶有效。
那么,什么时间喝姜茶最好呢?
一般情况下,因受凉、淋雨引起外感风寒之邪,造成恶寒发热、头痛、身体疼痛、鼻塞,可以喝姜茶,且一定要尽早。
为防止病情发生变化,服用姜茶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感冒后喝姜茶不要超过两天。就风寒感冒来说,有时经过一段时间会转变成风热感冒,而出现发热加重、目赤、咽喉肿痛、咯黄痰等症状,如果继续使用姜茶,反而会使病情越来越严重。
材料
"冰鲜走地鸡 一只","长白人参 一根","糯米 四両","杞子 二十粒","去核红枣 十五粒","姜 两片","盐 一茶匙","玫瑰露酒 两茶匙"
做法
step1
1: 1. 先把糯米洗净,用水浸2小时。
step2
2: 2.红枣和杞子冲洗一下,然后浸一会。
step3
3: 3. 鸡切去头、尾和脚。用水清洗干净外面和里面
step4
4: 4. 将浸泡好的糯米、五粒红枣和十粒杞子塞进鸡腹中,然后用牙签丰封口。
step5
5: 5. 烧滚一锅水,下姜煲十分钟,然后再放入鸡、人参和其余的红枣、杞子以大火煲十分钟,加入盐再转中小火煲至两少时,熄火。
step6
6: 6. 开盖倒入玫瑰露酒,再盖上盖焗十分钟即可饮用。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