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别名大钩丁、双钩藤。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Wall.的带钩茎枝。 生于灌木林或杂木林中。产于云南、广西、广东。 采制:秋、冬季采收,去叶切断,晒干。 性状: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2~5mm;表面黄褐色至紫红色,有细纵纹。节上生有向下弯曲的双钩或单钩,钩黄褐色,扁平或稍扁圆,多少被黄褐色毛,钩下有托叶痕。质硬,茎断面有黄白色髓部。 化学成分:含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 性味:性凉,味甘。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功用主治-钩藤的功效】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①《别录》:主小儿寒热,惊痫。
②《药性论》:主小儿惊啼,瘈疭热壅。
③《日华子本草》:治客忤胎风。
④《纲目》:大人头旋目眩,平肝风,除心热,小儿内钓腹痛,发斑疹。
⑤《本草征要》:舒筋除眩,下气宽中。
⑥《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又治远年痛风瘫痪,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