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的第一个原则是确定这些身体症状是由焦虑症本身引起的,还是确实是两者结合的,所以临床上应该做一些必要的检查,看看其他器官是否有器质性问题。如果有的话,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检查后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那么考虑焦虑肯定与他的情绪有关。
我之前就是,重度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现在早已走出来了,并活的好好的。
我也觉得我是最严重那一个,我也曾经觉得看不到希望,内心恐惧迷茫,每天活在恐惧,紧张,焦虑痛苦中,不知道该如何摆脱。
抑郁症是内心问题,所有的痛苦也是内心和负能量纠缠,不断强化放大负能量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痛苦的程度是你自己心里想多痛苦就有多痛苦,承受不了也是负能量状态下自己认为的,其实都是虚幻的。
抑郁症是内心问题,境随心转,内心变了,有了正能量,一切也就都会慢慢变好了。
我来回答最合适,因为我刚好有个高三的女儿。
你应该自己也在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像我女儿一样,很容易根据量表就把自己给定性了。找医生也没用,因为你很明白医生问问题后面隐藏的深意。医生在他的知识框架内,给了你“诊断结论” ,甚至还开了药。
为了我女儿,我“被迫”看了一些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一些书籍。其中,很重要的几点大家,包括医生都没有注意到。
1. 心理学是研究成人心理方面的科学,青少年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不能轻易把他们正常的心理波动归类于某种心理疾病;
2.心理正常与不正常的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正如我之前说过,人都有生理周期、情绪周期、体力周期、智力周期等等。人正是通过这种周期让自己修生养息;
3.所谓心理不正常的人,往往都是优秀的人。心理完全正常的人往往都比较平庸。这话听起来不怎么好听,但你想想,所谓的抑郁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吗?平庸的人早就选择得过且过了,哪有功夫烦恼;
4.我读过的说大多数心理学家写的书,作者本人大都都有过“精神病史”;
5.和我国把精神健康纳入监控的情况相反,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2015年后)都大幅提高精神病的认定等级。很多精神病医生都多过去的治疗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药物基本没有什么作用。
言归正传,你的情况我估计就是一种焦虑。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没有办法,很无助。老师整天加课、刷题,家长整天催促,成绩不见进步,确实很难办。焦虑和抑郁的区别在于焦虑是有目标的,比如担心考不好;抑郁是无指向性的。长时间的焦虑最终导致抑郁。这个困局只有你自己有走出来的信念,才能破。
1. 降低期望,特别是过高的期望。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北大,也不是所有人努力了就一定会比不努力的强。努力过就好。
2. 和父母沟通。告诉他们你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的后果,希望他们不要给你太多的压力,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凡事用正念思维,避免接触让你产生负能量的人;
4.一定要参加体育运动。这一点很难,但是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你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运动,焦虑必与你无缘。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