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有什么药用功效?

 2024-08-14  阅读 701  评论 0

摘要: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干五味子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

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干五味子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五味子指什么药材?

五味子(玄及、会及、五梅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功能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五味子有什么作用

【五味子的功效介绍】:五味子 (《本经》) 【异名】菋、荎蕏(《尔雄》),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 【来源】为木兰种植物五味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五味子,又名:面藤、山花椒。 落叶木质藤本,长达8米。 茎皮灰褐色,皮孔明显,小枝褐色,稍具棱角。 叶互生,柄细长;叶片薄而带膜质;卵形、阔倒卵形以至阔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阔楔形至圆形,边缘有小齿牙,上面绿色,下面淡黄色,有芳香。 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具长梗,花被6~9,椭圆形,雄蕊5,基部合生;雌花花被6~9,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无花柱,受粉后花托逐渐延长成穗状。 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深红色,内含种子1~2枚。 花期5~7月。 果期8~9月。 生于阳坡杂木林中,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分布东北、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采集】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贮藏干燥通风处,防止霉烂、虫蛀。 【药材】干燥果实略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 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 显油润,有不整齐的皱缩。 果内柔软,常数个粘连一起;内含种子1~2枚,肾形,棕黄色,有光泽,坚硬,种仁白色。 果肉气微弱而特殊,味酸。 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而苦。 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商品习称北五味子。 五味子商品中尚有一种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主要为植物华中五味子(参见血藤条)的果实。 其果粒较小,红色,皮发抱,肉较薄,品质较差。 产四川、湖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 【药理】其他作用可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视力以及扩大视野;对听力也有良好影响,述可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辨别力。 【化学成分】 含五味子素 (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新一味子素(neo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酯(schisantherin,gomisin)、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炮制】五味子: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酒五味子: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晒干。 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与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黄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 《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二宿,焙干用。 【性味】酸,温。 ①《本经》:味酸,温。 ②《别录》:无毒。 ③《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④《长沙药解》:味酸微苦咸,气涩。 【归经】入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纲目》:入肝、心。 【功用主治-五味子的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1)敛肺止咳:用于肺肾两虚之虚咳、气喘,常与补肾药合用。 (2)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 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生津敛汗:用于阴液不足之口干渴、盗汗,常配麦冬、生牡蛎。 (4)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 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宜忌】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苁蓉为之使。 恶萎蕤。 胜乌头。 ②《本草经疏》:痧疹初发及一叨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 ③《本草正》: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 肝旺吞酸当忌,恐其助木伤土。

版权声明:xxxxxxxxx;

原文链接:https://www.fanque.com.cn/aa1b3B24DAFBQBVg.html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144525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l番茄知识网是实用的健康养生科普知识及日常生活保健小常识大全网站,分享春夏秋冬四季健康饮食养生保健小知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中医养生食疗做法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养生之道,学习健康养生百科知识尽在番茄健康养生知识网。
快捷菜单
健康养生知识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番茄知识网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页面耗时0.0822秒, 内存占用1.86 MB, 访问数据库18次

鄂ICP备2022009988号-2

  • 我要关灯
    我要开灯
  • 客户电话
    807220904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 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