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个。长戟大兜虫(Dynastes)成虫体长最长纪录为184毫米,是世界上最长的甲虫,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甲虫之一,分布于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力量极大,可以举起自身体重850倍的物体,以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命名,一般显示其承载能力仅达100倍的体重的“独角仙”不同,而正式的独角仙指的是叉犀金龟属当中的独角仙和其他的六个亚种。
1.孔夫子锯锹
号称世界第二长锹,中国南方的骄傲。
分布:福建,浙江,海南岛,山东烟台有少量分布 尤以湖南,海南等地较多
2.巨叉深山锹甲
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深山属锹甲,是中国大型锹甲之一。
分布:福建,广东,海南,四川,广西浙江等地。
3.鹿角锹甲
在日本曾经出售过一只鹿角锹甲。售价高达89000美元,可称得上世界最昂贵甲虫了。
分布:广布于我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4.中华大扁锹
是我国最常见的锹甲,饲养容易,是新手养锹甲的入门品种。
分布:中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生活在平地 至海拔1300公尺山区。
5.细角疣犀金龟
其中广西的五角大兜虫是中国最大的兜虫之一
分布:细角疣犀金龟目前所知共有五个种, 全部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到中南半岛一带。不久前四川也发现了细角疣犀金龟。
兜虫分公母以下两个方式:(1)卵黄:如果你在锹幼的腹部看到有黄色或白色的结构体,也就是所谓的卵黄,那就是锹幼母虫的象征,卵黄日后会发育成为成虫母虫的卵巢。一般卵黄在幼虫L2时期就能看到(部分可能需要到L3),没有卵黄的就肯定是公虫了。
(2)头幅大小:通过观察幼虫头幅的大小也可以来分辨公母,头部较大的为公虫,小的就是母虫。大部分品种的锹幼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前提是这批幼虫都是同一时期孵化,龄期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孵化时间间距比较大,通过此方法辨别就并不完可靠。
南洋大兜虫,它适合在20度到28度的水温中,期间要经常给他吃一些营养的物品,由于他的性情比较凶猛所以不能混养,需要定期的给它进行换水,这样才会长出很大的个体
大褐象鼻虫
大褐象鼻虫本种为夜晚会趋光的象鼻虫中体型最大、最常见的。
象鼻虫(Elaeidobius kamerunicus)是鞘翅目昆虫中最大的一科,也是昆虫王国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全世界已知的种类已超过6万种,在我国种类可达6000多种。象鼻虫”祖籍西非大陆,体躯很小,头上长着一根触须,因形似象鼻故而得名。大多数种类都有翅,体长大致在0.1公分到10公分左右。其中“鼻子”占了身体的一半。看到这类昆虫令人不由得想起大象的长鼻子,因为它们的口吻很长,所以这类昆虫被人们称为象鼻虫。不过可别把长型的囗吻当成象鼻虫的鼻子,何况看生于末端的并不是鼻子,而是它们用以嚼食食物的口器。当然除了口吻长外,拐角着生于吻基部也是此虫的特色之一。
独角仙分为:特拉斯、海神、美国兜、兔子兜、双叉犀金龟、姬兜、印尼姬兜、马来西亚姬兜、黑金刚姬兜、白兜、中华小扁犀金龟、南洋大兜、毛象大兜等种类;
体色个体差异较大,从深红到红棕再到纯黑均有,有时同一个体的头胸和鞘翅颜色也会不同。头部较小,复眼深红褐色,触角有10节,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上唇呈上翘的扁平铲状。
鞘翅肩疣、端疣发达,纵肋仅约略可辨。臀板十分短阔,强烈隆拱。足粗壮,前足胫节外缘3齿,基齿远离端部两齿,足末端有钩爪一对。
黄花参(学名:Polygala fallax Hemsl.)是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又叫假黄花远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黄花远志(中国经济植物志),倒吊黄(福建),黄金印、念健(江西),鸡仔树、吊吊黄(广东),白马胎、一身保暖(广西),鸭仔兜(广西恭城瑶语),毛叶草。
独角仙是6月-8月才会有的
双叉犀金龟又名独角仙,雄性成虫的头部长有一支两边对称、双分叉的巨型犄角。主要分布在中国华中、华南、台湾地区、日本、泰国及朝鲜半岛等地,属于常见品种。是最具代表性的兜虫之一。
幼虫是以腐叶土或朽木形成的腐殖质为食,成虫还以树木伤口流出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生命周期约1年。常被作为宠物饲养。
1.长戟大兜虫
长戟大兜虫身长15-18厘米,打败了南洋,夹死了蜘蛛。那它是否比得上巴拉望巨扁?是的,它比巴拉望大,比他壮,我们的长戟大兜虫,无疑是兜锹之王
2.巴拉望巨扁锹甲
巴拉望巨扁锹甲是最大的锹甲,没有之一。身长118毫米,战胜苏门答腊巨扁锹甲。迎战它的捕鸟蛛,却前仆后继地被杀!
3.南洋大兜虫
南洋大兜身长14.5厘米有三个巨型犄角,在虫皇帝中叉死皇帝巴布蜘蛛,差点打赢长戟大兜虫。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