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人参果的植株可以忍受零上3~5度,零下冻死,危害最大的是重霜,通称白头霜,重霜击打地面,叶片立即枯萎,幼果冻死,为了防止霜冻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阳光好、背风地带,霜冻来临,管理方便。(2)采用膜防霜。(3)提前种植地膜和弓棚,霜前回收果实。
人参果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过冬,需要做好保暖措施,但是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冬季气温达到零下30℃的地区不能过冬。人参果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能忍受3~5℃的低温,低于0℃冻死,需要建造隧道保温,早期施用基肥,用稻草、麦草、枯草等复盖在果树行间,可以阻止冷风侵入根茎,减弱冻害,发挥增温作用。
冬天菜参防寒的具体措施。
1冬季莱参防寒必须在前期就做好准备工作,秋季防寒时应采取提早、分期、加厚、复膜的原则。春季要适时,分期的撤掉防寒物。在10月中下旬先在床面上盖一层(10厘米左右)稻草、落叶、玉米桔等,而后再用膜压上,最后用遮阳网或参帘把膜盖住。这种防害办法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早春撤防寒物时也要一层一层的分期撤掉。
2.在晚秋及早春一定要搞好参床的水分管理。因为水分过菜参根易发生冻害和腐烂,尤其是早春雪水融化时,一定要及时清好排水沟排出积水。
3、早春下防寒物是时,不宜过早,缓阳冻常常发生于早春,为避免早春气候变化无常而引起的缓阳冻及霜冻,所以早春防害物下的不宜过早。
人参果种子种30天才发芽长出来。
选取人参果的种子,将其放在温水中浸泡2~4个小时,捞出晾干,盖上稀薄的湿沙,可采用喷雾器保湿,2个月后就能发芽。适宜人参果生长的温度为10至35℃,南方多在冬春季节种植,北方多在夏秋季种植。人参果原名为香瓜茄,又名长寿果、凤果、艳果,其果肉味道独特、脆爽多汁。
人参的茎为圆柱的形状,没有分枝。它的复叶为掌状,大概有3-5个小叶子,中间位置的3片叶子几乎差不多大。
1、保持温度
人参榕喜欢温暖的生长环境,适合它生长的温度在18度到33度,冬天想要人参榕安全过冬,需要保持温度在10度以上,如果温度低于6度,那么人参榕就会被冻伤,所以我们在冬天的时候要保持好温度,提前做好保暖措施,尽量让温度保持在10度以上。
2、增加光照
人参榕十分喜欢阳光,生长期间离不开充足的光照,尤其是冬天,温度比较低,充足的光照有利于人参榕保暖,而且冬天的光照比较柔和,即使是全天日照也不会晒伤人参榕的叶片,所以我们在冬天要增加人参榕的光照时间。
3、减少浇水
人参榕在平时养护的时候需要保持盆土的湿润,但是冬天温度比较低,而且水分的蒸发速度也很慢,这时候就不需要浇水太多了,等到盆土干透之后稍微浇湿就可以,否则土壤中水分太多不利于保暖。
4、停止施肥
进入冬天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人参榕会慢慢进入休眠 ,这时候人参榕的生长基本停止,所以多养分的需求也基本没有,如果我们这时候还给人参榕施肥,那么肥料就会在土壤中堆积,时间长了会烧坏人参榕的根部。
人参果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能忍耐3-5℃低温,低于0℃会冻死,需要搭建大棚保暖,早施基肥,用稻草、麦草、枯草等覆盖于果树行间,可阻挡冷风侵袭根茎,减弱冻害,起到增温作用。
怕
人参果是怕冻的,它适合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过冬期间的温度要在8℃以上,若是气温较低的话,就很容易把它给冻坏。最适合它生长的温度是18~25℃,要是最低温度低于0℃的话,就要赶紧把它转移到室内,并且还要注意避免被寒风吹,气温较低的时候要注意控水
充足光照
人参榕具有着一定的耐寒性,它也是日照性植物,平时需要摆放在温和的阳光下养护,特别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需将人参榕摆放在温和的阳光下,如果植株在冬天缺乏光照时,那么会冻伤的枝叶
人参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认真选择参地
选择高燥、通气、透水性好的适宜人参生长的地块。每个生产季都要精细整地,清除残枝落叶,减少病原菌越冬场所,减少初侵染源。
2、科学管理
要求生产设施结构合理,管理细致,减少人为失误,消除病原菌侵染条件,避免无谓的生理性损失。
(1)松土除草 及时松土、除草,减少土壤板结,以利降湿和提高地温。
(2)光照、通风 注意防雨、排涝、通风,保持的土壤温、湿度;连续阴雨天应注意通风和尽可能增加光照。光照过弱和连续降雨,易造成田间空气湿度大、温度低而使病菌繁殖蔓延。栽培密度不宜过大,创造通风透光的良好生长条件。
(3)防寒 秋季做好覆盖,防止“缓阳冻”,防寒物可以是落叶、稻草、树根、薄膜、草帘或土等,厚度在10-15cm以上。早春适时撤防寒物后,及时松土、上帘防霜冻,预防冻害和低温冷害。出苗展叶期参苗受冻,灰霉病菌和黑斑病菌极易从冻伤的茎部或花梗处。
3、合理施用肥料
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通透性和土壤肥力,提高人参抗病虫害能力。一般要求每亩(667 平方米/亩,下同)施45%的商品有机肥500kg以上。
4、大量施用腐殖酸水溶肥和生物菌剂
调节土壤酸碱度,调整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创造优质土壤环境,抑制病菌繁殖,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
2 亿/克复合生物菌剂(以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5406放线菌、哈茨木霉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为主)5-10 千克/亩。
5、种子包衣处理
播种前使用 2.5%的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或 62.5%的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亮盾)将人参种子或种栽进行包衣处理,可以大大减轻苗期枯、枯萎及根腐等病害的发生。每10mL药剂兑水50g,可以拌种,栽 2.5kg。
6、土壤消毒
可减少越冬病菌基数,控制病菌繁殖、蔓延,减少病虫害的初侵染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在出苗前10-15天,进行土壤化学药剂消毒。距离水源比较近的地块,每亩使用39%的精甲嘧菌酯悬浮剂80-100mL+99%的噁霉灵粉剂100g+嘉美红利300g兑水喷施,活土混拌。距离水源较远或池床水分较大的地块,每亩使用20%的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kg+68%的恶霉福可湿性粉剂1kg+嘉美红利300g,拌土撒施,活土混拌;或77%硫酸铜钙(多宁)粉剂1kg+50%克菌丹粉剂1kg+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kg+嘉美红利300g,拌土撒施,活土混拌。
7、防治病虫害
当人参有20%-30%出苗时,即开始第1次用药防病,以后每隔10-15天1次。每年施药 7-10 次。低年生(1、2 年)人参主要防治立枯、猝倒、疫病、根腐等病害,高年生人参主要防治黑斑、灰霉、疫病、菌核、根腐等病害。防治药剂要尽可能混配、交替使用,以扩大防治谱系,降低抗药性的产生。在5月中下旬,是防治人参黑斑病的关键时期。
白参常见虫害
1、蛴螬 又名“白地蚕”,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以幼虫为害,咬断参苗或咀食参根,造成断苗,断根空洞,为害严重。白天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上下3-6厘米处找到。
2、地老虎又名“地蚕”、“乌地蚕”等,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有小老虎和黄地老虎。以幼虫为害,咬断根茎处。白大常在被害株根际或附近表上下找到。
3、蝼蛄 又名“土狗”,“拉拉蛄”等,属直翅目蝼蛄科,主要有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成虫或若虫咬断幼苗并在土中做隧道,被害苗断处常呈麻丝状。
4、金针虫 又名叩头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主要有细胸金针虫和沟金针虫两种。以幼虫伤害幼苗根部。
以上四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
1、施用的粪肥要充分腐熟,最好用高温堆肥。
2、黑光灯诱杀成虫。在田间用黑光灯进行诱杀,灯下放1个口径比较大的盛水容器,容器内裝入0.2%的洗衣粉水,水深10-15厘米,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前开始诱蛾,每天傍晚开灯,天亮关灯,能诱杀地老虎、蛴螬等多种害虫的成虫。
3、糖醋液、性引诱剂诱杀。糖醋液配制的比例为糖∶醋∶酒∶水为1∶4∶1∶16,加入适量敌百虫,同时结合性诱剂一起使用,定时清除诱集的害虫,每周更换一次糖醋液。
4、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
5、田间发生期用辛硫*高氯氟或甲氰*辛硫磷+嘉美红利1000倍液浇灌根部。
6、毒饵诱杀。将糠麸、豆饼粉碎炒香,加适量的杀虫剂,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7、堆草诱杀幼虫。地老虎幼虫发生期,采集新鲜嫩草,均匀喷上杀虫剂,在傍晚放置于被害株旁和撒于行间,进行诱杀。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