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白茶主要产区在福鼎和政和,其中福鼎白茶名气很大。福鼎白茶的口感比较清淡,政和白茶的口感偏于浓厚。目前市面上白茶的品种有:
白毫银针:极品的白茶,不太适合新手喝,需要深入了解白茶之后,就会明白它的清淡口感;
白牡丹:比寿眉贵一点,主要在于白牡丹香气和口感比寿眉更好一点,同样三年内的白牡丹也适合预算中等的新手,口感香气都很好;
寿眉:产量最大,所以价格也比较实惠,三年内的寿眉口感和香气都是中规中矩的,如果预算较低的新手,寿眉绝对是高性价比的入门白茶首选了。
牡丹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形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初生根始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肉质白色,个别红色,肉质中心木质化,俗称“木心”。肉质部储有大量养份和水份供植株生长,一般来说,根深的植株枝叶茂盛,植株较高,根浅则枝短株型矮。牡丹因品种不同,其根型、数量也不一致,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1)直根型:此类型的根深(四年生的牡丹根可入土80厘米以上),但根条稀疏,没有明显的主根,仅有几十条粗细均匀的粗“面条根”,根光滑、皮百,根上极少分生小根,根(加工后称“丹皮”)产量高,质量好。如“凤丹”、“赵粉”、“二乔”、“墨魁”等。这类牡丹多为药用兼观赏两用品种。
(2)坡根型:此类根条粗细长短不一,分生侧根较多,交叉生长,俗称“鸡爪根”,多数入土较浅,斜坡角度大。如“青山贯雪”、“白玉”、“黄花葵”等品种,此类牡丹产丹皮质量、产量低于直根型,不适于药用栽培。
(3)中间型:此类根条稀密适中,无明显主根,生有多数粗细均称、根皮光滑的“面条根”,平均入土深度在70-80cm,如“种生黑”、“姚黄”等,既可观赏,又可药用。
白牡丹是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白牡丹主产于中国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是中国福建省历史名茶。 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白牡丹产地环境 白茶是业内的统称,具体分为:以大叶种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制作是为白牡丹茶;以小叶种为原料的传统工艺制作是为贡眉;以大叶种或是小叶种片茶为原料的是为寿眉;以新工艺制作是为新工艺白茶。 白牡丹茶的主产地在福建省政和县,采用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为主要原料。这种茶身披白茸毛的芽叶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 闽北建阳以生产贡眉为主,因为是小叶种品种,茶叶外形没有白茸毛,毫芽不显。 闽东福鼎以生产新工艺白茶为主,在白牡丹茶叶制作的基础上萎凋的时间减少、再经过轻微揉捻、产生轻微发酵,外形略带曲卷。 白牡丹功效价值 有润肺清热的功效,常当药用。且茶中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茶多酚、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生津止渴、清肝明目、提神醒脑、镇静降压、防龋坚齿、解毒利尿、除腻化积、减肥美容、养颜益寿、防治流感、防御辐射、防癌抗癌等诸多功效,是当今公认最安全又营养的绿色健康饮品。白牡丹茶属白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白牡丹茶叶是两片叶子,中间有一叶芽,叶子隆起呈波纹状,叶子肥嫩,边缘后垂微卷,叶子背面布满白色茸毛。冲泡后,碧绿的叶子衬托着嫩嫩的叶芽,形状优美,好似牡丹蓓蕾初放,十分恬淡高雅。茶汤清澈呈杏黄色,茶味甘醇清新。
一、上元初年(公元760年)
对于白茶来说,上元初年是它的第一次亮相。
《茶经》中只用简单的一句话提到了白茶:“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后经过陈椽教授考证:“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国白茶原产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
白茶的出现,为成为六大茶类奠定了基础。
二、大观元年(1107)
大观元年,对于白茶来说是重要的一个纪年。
在这一年,白茶成为了最流行的茶。
宋徽宗是这样说的:“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
至此,白茶成为了宋朝皇帝的最爱。
白茶,也渐渐成为了大家所喜爱的茶。
三、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
白毫银针诞生。
这时候的白毫银针与我们现在喝到的白毫银针有所区别。
它是选用福鼎用本地菜茶茶树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四、咸丰六年(1857年)
在这一年,白茶又有了新的突破,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开始出现在茶农的视线中。
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的出现,为白茶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五、光绪十二年(1885年)
与现在最接近的白毫银针诞生。
光绪十二年,福鼎茶人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的壮芽为原料加工“白毫银针”(大白)。
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芽壮、毫显、香多的特点被发掘。
用大白茶、大毫茶制作出来的银针外形、品质远远优于“菜茶”,出口价高于原菜茶加工的银针10多倍。
约在1860年用采茶加工的银针逐渐退出白毫银针的历史舞台。
六、1891年
1891年,用大白茶、大毫茶制作的白毫银针开始外销
七、1910年左右
福鼎有白琳工夫红茶出口,白茶常被茶商用于在撒于红茶的表面上装箱出口。
这时候的白茶,身价不如清朝时。
八、1912年-1916年
这几年,白茶的对外销售火热,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
但好景不长,受到一战的影响,白茶的销量一落千丈。
直至1934年起白茶产销才开始逐渐好转。
据福鼎市县志记载,在1937年白茶有少量的出口,“二、五大斗上等白毫银针,木箱封闭民船运输,由福州外运出口”。
九、1922年
1922年,是一个分水岭。
白牡丹在1922年以前创制于建阳水吉。
1922年以后,政和县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
十、1946年
一位傅姓的广东茶商,在福鼎试制白牡丹,开始共加工白牡丹约有0.1吨。
次年广东茶商扩大白牡丹的生产,随后茶农也将晾晒的白牡丹茶销售给茶商,此后,白牡丹茶的这个茶名就福鼎各
十一、1962年
到1962年,由于福建白茶外销市场的需要,福鼎开始加工白茶。
十二、1965年
1965年,茶农们为了战胜自然灾害,能够在阴雨天气也制作白茶,大胆地试用加温萎凋的方式生产白茶,取得成功。
至此,白茶的复式萎凋法开始走进茶农家。
今年的白茶市场行情见好,成品茶价格直线上涨。早在今年年初,白茶的价格较去年已经上涨了20~30%左右,部分高端老白茶的涨幅甚至高达50%以上。拿白茶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来说,不同存放年份、品级的白茶,价格差异很大。大红袍好还是白茶好,哪个更贵呢?
白毫银针特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4500/公斤左右,三年在8000/公斤左右,七年在16000/公斤左右。白毫银针一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3000/公斤左右,三年在5600/公斤左右,七年在12000/公斤左右。
白牡丹特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2500/公斤左右,三年在4000/公斤左右,七年在8500/公斤左右。白牡丹一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1500/公斤左右,三年在2500/公斤左右,七年的在5000/公斤左右。白牡丹二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800/公斤左右,三年在1500/公斤左右,七年在2700/公斤左右。
寿眉一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400/公斤左右,三年在700/公斤左右,七年在1500/公斤左右。寿眉二级茶,保存一年的价格在200/公斤左右,三年在400/公斤左右,七年在800/公斤左右。
大红袍的价格则会因品质与正岩、半岩、洲茶三种产地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先说大红袍洲茶,特级珍品茶的价格在1060/公斤左右,一级茶在640/公斤左右,二级茶在340/公斤左右,三级茶在200/公斤左右。
再说半岩大红袍,特级极品茶的价格在3200/公斤左右,特级珍品茶在1600/公斤左右,一级茶在760/公斤左右,二级茶在350/公斤左右,三级茶在240/公斤左右。
在正岩大红袍中,特级贡品茶的价格在7600/公斤左右,特级极品茶在5800/公斤左右,特级珍品茶在4200/公斤左右,特级正袍茶在2800/公斤左右,一级正袍茶在960/公斤左右,二级正袍茶在590/公斤左右,三级正袍茶在460/公斤左右。
是绿茶品种。
福鼎小白毛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为小乔木型茶树。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特征:芽叶生长力和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中。产量高,每667㎡可达200kg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3%、茶多酚16.2%、儿茶素总量11.4%、咖啡碱4.4%。制白茶,芽壮色白,香鲜味醇,是制白毫银针、白牡丹的原料。
白茶最好,养生益人助消化。白牡丹可欣赏、药用。
值得收藏。 首先,绿雪芽属于高端档次,是白茶中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
其次,绿雪芽属于白毫银针中的北路银针
白毫银针因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又分北路银针和南路银针两个品目。其中,北路银针产于福鼎市,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又名福鼎白毫)。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
1.主打产品不同。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白茶,都在受消费者喜欢,但主打产品还是以白毫银针最为知名,受众欢迎。
而政和白茶,目前也都有这五类茶品,但主要是以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为打产品。
2.原料分级差异。
福鼎分级细,政和较粗放。
福鼎白茶,知名度高,产量高大,规模全、体系完备,原料采摘、分级也比较突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等级标准明晰。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