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收载川贝母的来源是暗紫贝母、川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按性状不同分为松贝、青贝、炉贝(梭砂贝母)、栽培品(太白、瓦布贝母)四个商品规格。其中松贝是川贝母中极品,价格最高,质量最优。文献记载青贝主要来源于川贝母、甘肃贝母,松贝主要来源于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暗紫贝母分布于四川西部、青海南部及甘肃南部,主产于四川的红原、诺尔盖、松潘、南坪、茂汶里县、马尔康;青海的班玛、久治、达日、甘达、玛泌、玛多、河南、同仁、同德等地。
在产区,有些地区这几种贝母品种是交叉分布的,在药材采收时,药农不会分别采集,而药商收购药材时上述几种贝母是混在一起的。之后,在后期的药材加工、干燥时再分拣出不同等级,分别出售。据本人调查,产自四川红原、诺尔盖、松潘,青海的班玛、久治等地区的松贝,质量最好,收购的贝母商品中松贝能达到70~80%,剩下20~30%的商品主要为青贝。这几个地区也正是松贝的主产区。
松贝1500~1600元每公斤,青贝1300~1400元每公斤,炉贝700~760元每公斤。
海苔肉丝小贝主要属于一种糕点,热量相对来说比较高,每100克肉松小贝中含有380大卡左右的热量。主要是用一些面粉加入了一些肉松、沙拉、炼乳等成分共同制作而成。吃多之后有可能会导致这些热量在体内转变成脂肪,从而容易引发肥胖。而且因为里面添加了大量的糖分。
松贝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北,尤以吉林省通化产量最多。河北、陕西有引种栽培。黑龙江省分布在完达山、张广才岭一带、木兰、五常、尚志、方正、东宁、宝清﹑密山等县。人工栽培,以木兰、五常﹑尚志﹑东宁等县栽培的面积大,方法先进,产量高,质量好。以鳞茎入药。味甘﹑苦,性平,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川贝为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松贝,呈卵圆形,颗粒大小均匀,直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顶端稍尖、闭口。底部平,能直立放稳。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小鳞片被包在心脏形的大鳞片内,留一新月形部分在外俗称“怀中抱月”。外表纯白色,有光泽。质地硬脆,粉性足。
青贝,呈扁球形,外层两鳞片大小相近。顶端开口,内有小鳞片数枚,颗粒多歪斜,不能直立放稳。外表呈浅黄白色,质地较松贝疏松,粉性。炉贝,多呈棱形或圆锥形,颗粒大,形似马牙状,故俗称“马牙嘴”。质脆、粉性。这三种贝母均气微、味微苦。
用料:雪梨一个,冰糖3块,松贝5g。
做法:
1、把雪梨清洗干净,不用去皮,直接横切一个盖子出来,然后用不锈钢汤匙挖去中间的核,形成一个盅。
2、然后把5克的松贝,加入3块冰糖,用工具捣碎,越细越好。想省事直接在药店购买松贝研磨成粉末。
3、把松贝粉,还有冰糖沫分别倒入雪梨盅里面。
4、然后倒入适量的凉开水,少许即可,不要加太多(雪梨盅内也可以不加水)。
5、最后盖好雪梨已经切下来的雪梨盖,最好用牙签固定住,平放在锅内。
6、如果想让汁液多一点就多加,如果想喝的浓一点少一点就少加水。小火隔水蒸炖1小时左右即可。
川贝(学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别名:松贝母),百合目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有“怀中抱月”的称号。该类植物产于中国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 川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其喜冷凉湿润的气侯,以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
常见用来冒充川贝的品种有平贝母和浙贝母,其价格与川贝相差甚远,要多加鉴别。下面为三者的鉴别要点。
松贝:最大特征是“怀中抱月”,大瓣与小瓣大小较悬殊,抱合紧密,小瓣规则,无黑线,颜色是特有的灰白色。微苦,具备川贝特有的味道。
平贝母:颜色偏黄,大瓣小瓣大小较相近,抱合不紧密,大小瓣之间有泥土,故抱月部分有明显的黑线。
炉贝好, 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本品外形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在川贝中个体最大。外表类白色或浅黄棕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俗称“虎皮斑”。外层两枚鳞瓣,大小相近,在顶端形成略尖的裂口,内有小鳞叶及心芽。质地不如上两种川贝坚实,断面较粗糙。气微,味苦。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