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商贸城7个区
1区:主要经营童装、童鞋、童车、婴儿用品、床上用品、窗帘等。
2区:主要经营男装、女装、中老年服装、针织用品等。
3区:主要经营文体用品、电子电器、喜庆用品、玩具、五金、日化、鞋类、文具箱包、服装综合类等。
4区:成都府河桥建材市场,主要经营厨电、地砖、地板、吊顶、洁卫浴、灯饰、家具、门类、软装、油漆涂料、板材、塑料制品等。
5区与7区:主要经营粮油、海椒、花椒、香料、调味品、杂粮、海产品、菌类、炒货、禽蛋、包装食品、干果、豆类、花椒、茶叶、烟酒、糖果、缝纫机、食品添加剂、一次性用品、物流等。
6区: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主要经营贵细药材(冬虫夏草、川贝母、燕窝、鹿茸、海马、海龙、西红花、天麻等)、道地药材(川芎、黄连、杜仲、麦冬、附子、白芷、川黄柏、川明参等)、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医药公司、大健康产业、滋补养生保健产品等。经营药材品种达2000多种,常见川药1300种,大宗交易的川产道地药材有300多种
产地黄连主产于四川石柱县及湖北利川县等地,为两省道地药材,素有“黄连之乡”之称,商品习称味连、鸡爪连,畅销国内外;三角叶黄连主产于四川峨眉、洪雅县,亦为川产道地药材,被誉为“雅连之乡”,商品习称雅连,历为黄连之佳品,享誉国内外;云南黄连主产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商品习称云连,因其产量小,商品以出口为主。
属于豆科植物的药材有一些,常见的种类如下:
根类: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
茎类:苏木、鸡血藤、降香;
皮类:合欢皮;
叶类:番泻叶;
花类:槐花; 种子类:决明子、沙菀子;
果实类:补骨脂
考点1、7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
考点2、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考点3、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考点4、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考点5、有毒与无毒:有毒,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
考点6、七情配伍概念: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考点7、君臣佐使概念: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组方的原则。
考点8、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考点9、方剂的组方原则:君臣佐使。
考点10、常用的道地药材:川药、广药、云药、贵药、怀药、浙药、关药、北药、华南药、西北药、藏药。
考点11、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
考点12、药材常见的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
考点13、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提取方法: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考点14、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进行分离;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溶剂的极性和溶解性差异进行分离;利用酸碱性进行分离;利用沉淀试剂进行分离。
考点15、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常见的方法有简单的液-液萃取法及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等。
考点16、根据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固-液吸附用得最多,并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半化学吸附之分。
考点17、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常用有透析法、凝胶过滤法、超滤法和超速离心法等。
考点18、根据物质解离程度不同及沸点进行分离:离子交换色谱法适于可离子化的物质的分离。
考点19、生物碱的分类:吡啶类生物碱、莨菪烷类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有机胺类生物碱。
考点20、生物碱的理化性质:性状、旋光性、溶解性。
考点21、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川乌、洋金花、天仙子、马钱子、千里光、雷公藤。
考点22、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杏仁、桃仁、郁李仁。
考点23、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
考点24、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
考点25、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川药 四川江油的附子 绵阳的麦冬 灌县的川芎 石柱的黄连 遂宁的白芷 中江的白芍 丹参 汉源的花椒 天全的川牛膝 川芎 川贝 附子 川乌 黄连 石菖蒲 姜 川牛膝 常山 丹参 麦冬 川楝子 川楝皮 青皮 陈皮 橘红 补骨脂 使君子 巴豆 花椒 厚朴 黄柏 麝香 虫白蜡 硼砂。
广药(广东 广西南部及海南岛) 防己 巴戟天 山豆根 何首乌 夜交藤 高良姜 阳春砂仁 益智仁 槟榔 鸦胆子 广藿香 金钱草 广金钱草 青蒿 鸡血藤 肉桂 桂枝 珍珠 珍珠层粉 蛤蚧 穿山甲 陈皮 云药(滇南 滇北) 三七 云木香 重楼 诃子 茯苓 儿茶 贵药(贵州) 天麻 天冬 黄精 白芨 杜仲 五倍子 朱砂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